[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三、陕甘宁边区是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模范

李忠全


    在建国前的众多革命根据地中,陕甘宁边区虽然人口不多,面积不大,但它在全国以至世界上的影响则是最大的。因为它不仅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唯一没有丧失的根据地,而更重要的是,它还成为全国根据地建没设的模范。
    (1)革命战争的坚强堡垒: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担负着抗战和保卫总后方的双重任务。因此,边区首先加强了军事建设。除了八路军后方留守部队,着重加强了保安队和自卫军的工作。至1938年自卫军扩大到224000人,少先队扩大到280000人,边区的群众80%以上都参加了抗日救国群众团体;他们平时站岗放哨、盘查行人、除奸肃特,战时配合主力军作战、担架运输、护送伤员。在抗战期间,边区军民一直肩负着保卫宜川至神府一线几百里河防的任务。日军曾向河防阵地发动过几十次进攻,其中较大的有7次,兵力少者两千,多者一万,但都被击退。因而,日军始终未越过黄河一步。在保卫后方方面,为巩固总后方,开展了锄奸和剿匪运动。仅1937年至1938年就破获日特汉奸和反共分子的案件百余起,又先后消灭了48股土匪,共计4千多人。正是有这样一支坚强的人民武装,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在边区周围制造磨擦事件,借以占地杀人,甚至军事进攻。边区军民都给予坚决而有效的还击,并在1939年与1945年取得南线两次反击的重大胜利。1947年3月国民党向边区发动“重点”进攻时,敌人兵力30万,拥有现代化装备;边区人民解放军仅有2万5千人,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敌军十倍于我,形势十分严重。党中央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地区全体军民,不分男女老幼,都紧急动员起来,积极参军参战,誓死保卫党中央和保卫陕甘宁边区。在此期间,10多万青壮年参加正规军和地方兵团,几万人参加游击队,民兵组织遍及各地,整个边区都变成了兵营。仅1947年3月到1948年2月统计:参加担架民兵198653人,后勤运输民工1282409人,修、破工事民工22678人,押送俘虏的民工11204人,为我军带路11720人,磨面、烙干粮、做军鞋民工655000人,支援前线的牲畜1478700头。因此,在敌人占领延安后,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一年左右我军就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收复了所有失地,并把战争打到国统区,从而胜利地完成了保卫党中央和边区的任务。总之,陕甘宁边区从创立之后的十几年间,一直是革命战争的坚强堡垒。
    (2)发扬民主的模范:陕甘宁边区是第一个实行民主制度的区域。西安事变后,我党为了团结抗日,于1937牛2月把陕甘宁根据地政权由工农苏维埃制度改为抗日民主制度,同年5月边区根据议会民主制度的原则,制订了第一个《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和《选举条例》,接着就开始了第一次民主普选运动。当时一切赞成抗日的人们不分阶级、党派、性别、民族和信仰,不受财产和文化程度的限制,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民以普遍、直接、平等、不记名方式选举各级议员和政府领导成员。1939年1月边区第一届参议会(议会改为参议会)在延安正式召开,民主选举产生了边区参议会和边区政府,并制定了边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施政纲领。至此,民主制度在边区真正实现。朱德说:“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①1941年边区进行第二次民主普选,并在各级议会和政府机关中实行了“三三制”,一批党外人士到政府任职。这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政权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三三制”政权在边区的普遍实行,标志着抗日民主制度进一步得到发展。1946年边区进行了第三次民主普选,在选举过程中,人民放手检查政府工作,肯定优点,批评缺点,并淘汰了不称职的干部,新选了许多优秀干部。这表明民主制度在边区进一步完善。这样,一方面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主和自由,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另一方面政府真正成了人民办事的机关,实行廉洁政治,受到了人民的拥护。以上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它不仅为其他根据地的民主建设提供了经验,而且对全国民主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经济建设的模范:陕甘宁边区特殊重要的政治地位赋予它极其艰巨的经济建设任务,一方面要承担庞大的、必不可少的抗战经费供给,另一方面又要加强自身的巩固,为新民主主义制度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边区始终都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但在地域狭小、贫穷落后的山区,如何使经济建设与抗战需要相适应呢?党和政府实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比如抗战刚开始的几年,为了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支持长期抗战,边区实行争取外援的政策。1937年至1939年争取到的外援占边区财政收入的71%以上,这样便达到休养民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目的。此外,在争取外援的同时,在农业方面实行劳动互助,发放农贷,减租减息;在工商业方面废除苛捐杂税,奖励手工业生产,保证商人正当利益等。这样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40年,耕地面积比战前增长了39.3%,粮食产量增长了45%以上。正值此时,国民党政府停发军饷,又对边区实行严密封锁,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党中央直接抓边区的经济建设,毛泽东向全党发出“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号召,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其他根据地作出了示范和典型。
    为了指导大生产运动的顺利进行,毛泽东、朱德、陈云、贺龙、李富春等中央首长作了大量调查研究。毛泽东撰写了长达10万字的《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与财政工作的总方针,以及“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的基本原则。以后又写了《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和《组织起来》等著作,成为我党领导各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基本纲领。边区军民在大办农业的同时,还办工业、交通运输、商业以及其他建设。生产运动取得巨大成就,粮食总产量1944年达到180多万石,比1938年增长50多万石;边区过去不种棉,1944年植棉面积为30多万亩,产棉300多万斤。工业方面,战前边区所用工业品几乎全靠进口,生产运动中先后建立了成百个大小公营工厂,到抗战胜利前,边区已能炼铁、炼油、修造机器,配制军需品,制造三酸;而棉布、玻璃、陶瓷、纸张、皮革、火柴等物品实现了自给或半自给。这就是说,边区用发展经济的办法克服了困难,渡过了难关;又在生产中学会了从事公营经济的本领,建立了一种新式的国家经济的雏型。这都是实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的结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毛泽东称赞说:“我们的生产运动,成了全国的模范。”②当时党中央把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经验推广到了各敌后根据地,并且在那里收到了同样的效果。因此我们党才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给解放区所造成的严重困难,并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一直保持和发扬了艰苦斗争、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并迅速医治了战争的严重创伤。
    注释:
    ①《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3辑269页、75页。
    ②毛泽东在边区二次党代会上的讲话。

陕甘宁边区概述/中共盐池县党史办公室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