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1947年3月,国民党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变为向陕北、山东两翼的重点进攻。胡宗南率领几十万国民党军向延安猛扑过来。我们忙着疏散物资,汽车、驮骡队日夜不停。可是没有一定的后方,四处都是物资,也无法尽快取得通讯联络,物资疏散工作一时有些忙乱。敌军进了边区,步步逼近延安,我们把财贸机关、银行等撤退到安塞。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在靖边县和安塞之间一直住了两月之久。敌人找我主力决战,用大兵力向清涧、绥德前进。我们的重要物资二百多驮(其中包括黄金十万多两,是用木箱盛的。)放在清涧靠黄河边上的一个村子里,由郭林森带一个警卫班看守。好险呀,敌人到了离这个村子五里路的地方。由于当地群众的掩护,没有走漏一点风声,敌人没进这个村子,在前面那个村子宿了一夜营,第二天便收缩到蟠龙做工事。彭德怀同志知道这批重要物资,特地派保管科长谢扶琴带一排驮骡,准备将物资运到清涧转移。谢扶琴到达时,郭林森已在晋绥边区后勤部和贸易公司的大力帮助下,将大部分物资和黄金渡过黄河,放置在柳林和军渡之间。郭林森和谢扶琴又把这批东西转移到临县之间的一个村子里,就更为安全了。如今想起这件事,我心里还异常激动。多亏人民啊!要不是他们帮助掩护,我们搞了两年的钱和物资,就会丧失殆尽。另一方面也得了教训,这就是无后方作战有着很大的危险性。这次若是遭受损失,则军队的供给、金融市场都要成大问题。
此后,我军转向西面,在陇东地区寻找敌人弱点打击敌人。
我当时任贸易公司总经理。彭德怀想到军队棉衣问题,要我随军贸易,收购物资,解决棉衣问题。我到指挥部后,在后勤部住着。胡宗南部队受打击后,调青海马步芳骑兵来参战。骑兵在当时是很机动的,你走一夜,他只用一个早晨就赶上了。这时部队的采购工作困难极大,若不是群众条件和“藏粮于民,藏富于民”的政策,军粮都要成问题。好在我们实行了这个政策,群众坚壁清野,把粮食深藏起来(包括公粮)。我们的军队到哪里,群众都把自己的粮食和油拿出来供我军吃。敌人来了,则找不到人和粮食。
我随军了解到一些情况后,与刘景范商量,我先回去,到其他地区去采购。刘同意我的主张。我请他转告彭德怀保证部队有棉衣穿。
我们的布匹、物资都寄放在平桥一带群众家里,我问到平桥时,机关已移往绥德的义和去了。运输队在转运布匹。清点后,少了十一匹,不知错在哪里。棉花没藏好,大部分被敌人烧了。我到义合后,立即给晋绥后勤部长陈希云去电话,要晋绥贸易公司向太原、北平、天津吸收布匹,在平原收购棉花,拨黄金三万两。并要后勤被服厂增加力量,赶制棉衣和棉被。这任务陈希云完成得很好,天寒时部队都穿上了棉衣。
这时,敌人用更大兵力从陇东、关中、延安向我军出击,企图压我军过黄河,或在黄河边消灭之。这时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同志亦撤到黄河边。我后方人员和物资全部东渡黄河,在临县、兴县驻扎。在渡黄河时,没有经过战争锻炼的银行副行长听谣传说敌人来了,怕“资敌”,赶紧把三百多两黄金和一些重要物资投入黄河,结果敌人并没有来,过河后被逮捕。后查明他确是一个书生,没打过仗,便释放了。
敌人占领清涧、绥德后,即向我军进攻。我军在沙家店大胜胡宗南主力军,使之失去进攻的力量。马家骑兵也不敢深入边区。这时延安、关中、陇东、定边的贸易公司,又回到当地开展贸易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