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一九四一年

侯占元 张树林


    一  月
    20日  陕甘宁边区回民救国协会巡视团团长马文良(共产党员),副团长马文奎(共产党员),团员马尚福、仲正明、郑风云、马占仁一行6人,于上月下旬到盐池县回六庄调查研究,20日清晨突然被惠安堡敌县警察队及马鸿逵驻军包围,除马文奎脱险外,其余5人被捕。后送至宁夏,马文良被敌活埋,两人致死狱中,另两人押至1948年获释。
    二  月
    23日  边区政府任命罗成德为三边分区行政专员。
    五  月
    1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五一”施政纲领》,各级政权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男女在政治上完全平等。
    七  月
    5日  三边士绅参观团由定边启程,赴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参观各项建设。定边县商会会长周三与盐池县商会会长靳体元带队,成员有士绅高崇山、郭子范、文子盛等。
    20日  三边专员罗成德在区长联席会议上作报告,号召三边人民为完成三边公署发行的三十万零八千元(边币)建设救国公债而努力。
    八  月
    14日  三边士绅参观团返回定边。次日召集商民及群众大会,报告延安建设状况,并号召商人购买建设公债以及积极交纳商业税。当晚“七七”剧团进行公演,以资慰劳。
    本月  各县第二次乡(市)普选工作结束。盐池全县参加选民8796人,选出乡代表519人(其中女36人)。选出县议员41人(其中共产党员16人);定边全县参加选民22518人,选出乡(市)代表882人(其中女22人)。选出县议员64人(其中共产党员44人)。同时,民主选出乡(市)长和委员。
    九  月
    4日  驻安边国民党新一军第十一旅刘宝堂,被反动民团头子张廷芝、张廷祥诱杀,爆发了震惊三边的“安边事件”。
    14日  被迫撤出安边的新十一旅部队,由中共地下党员牛化东等人指挥,在我定边驻军的支援下,打回安边,活捉张廷祥公审枪决(张廷芝脱逃,全国解放后,于包头抓获处死),安边叛乱平息。
    21日  盐池县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靳体元先生当选为县参议会议长。会议通过建立“元华工厂”的决议。边区银行投资5万元,延安团结工厂投资机器3架,援助技工5名,并在当地扩大股份。工厂成立5人临时管理委员会,靳体元任经理。
    本月  “安边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国民党的惊慌。驻内蒙乌审旗的何文鼎部企图南下与新十一旅换防。为此,三边地区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战备动员工作。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王震亲自到三边进行军事部署。何文鼎部终于未敢南犯。
    十  月
    10日  定边县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期7天,到会议员60余人,选举专员罗成德兼定边县县长;选举罗成德、高桐、高秀山、高凤岐、高崇山、赵文献、张兴、陈思恭、付培芝、金三寿、芦勤良、范学圣、赵炳日13人为县政府委员;白青山(女)、王春华、张子明、韩月相、白治民、高桂林、郭子范七人为县参议会常驻议员;白治民、郭子范为正副议长;白治民、李生财、高崇山、周旭初、范学圣、杨彪(回族)6人为边区参议会代表。
    十一月
    6—21日  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在延安召开。盐池、定边代表靳体元、高崇山等出席了这次会议。高崇山被选为边区政府委员。
    22日  “定边事件”发生。驻定边关外的国民党新十一旅宋子元营,突然包围了我骑兵营二连,击杀我哨兵,并向我驻军马棚内扔手榴弹。经我方再三劝阻,宋置若罔闻。我军被迫进行了自卫还击。但仍本着和平解决事端的原则,对宋营在东关、南关的驻地,未予进攻。事件发生后,我方即向新十一旅提出抗议并提出解决事端的四项条件。其大意是:要求宋营公开承认错误,并惩办宋子元;取消敌对行为,巩固双方的友谊关系;调防宋营,重新划定防地以及友军不得干涉地方行政工作的进行等。经过谈判,“定边事件”基本得到和平解决。
    是  年
    三边地委机关报《三边报》创刊,主编王文岐(后为李季、张源),一直办到1949年全国解放后停刊。

陕甘宁边区概述/中共盐池县党史办公室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