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整风运动开始和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的召开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大会上发表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向全党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①的任务。从此,整风运动以延安为中心就在全党及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先后开展起来。
整顿“三风”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个思想大革命,是一个改造思想的运动,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运动。因而要求党员和干部去掉身上那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按照无产阶级的思想与世界观来克服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来建设党、改造世界。
1942年4月中旬以后,陕甘宁边区各级党员干部逐步开展了整风文件学习。根据中共西北中央局和边区总学委会的具体部署,首先是边区级党政军机关和在延安的各学校、民众团体的党员干部,开始学习和领会党中央规定的22个整风文件的精神和实质,掌握思想武器。根据西北局4月下旬和5月30日先后发出的《关于准备整风致各地党委的信》和《关于在各分区及各县学习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等22个文件的指示》,各分区党员干部从6月1日开始,县级和区级党员干部分别从7月1日和20日开始,把整风学习作为中心任务。留守兵团和保安司令部所属的各部队的整风学习,分别于6月1日和8月1日开始。
经过半年的整风学习,从中央到边区的各级干部在思想认识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有些不安心工作的安心了,有些不愿意下乡工作的愿意下乡了,有些自高自大的开始学习谦虚了,有些好高骛远的开始转向踏实了。个人主义、平均主义、自由主义和极端民主化倾向,开始受到唾弃。教条主义的歪风,开始受到抵制,党员加强了对党的观念。许多干部和党员认真改变自己头脑中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学习毛泽东指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积极树立根据实际情况办事、面向群众、面向实际的作风。
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导下,中共西北中央局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目的在于求得解决边区实际工作中的三风不正的问题。这次高干会召集了边区党政军和县、团级以上干部258人,在延安的中央高级学习组成员及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负责干部参加旁听。毛泽东出席了开幕和闭幕会,并在会议期间作了《论党的布尔什维克化十二条》和《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重要讲话,任弼时作了《关于几个问题的意见》的讲话,并自始至终参与会议领导。朱德、刘少奇、陈云、彭真、叶剑英、吴玉章、徐特立等都在会议期间作了重要讲话。这次高干会以整党、整政、整军、整关(即党政军民关系)、整财等为重点,以整风精神,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全面地检讨了边区的历史和现状,纠正边区党、政、军、民、财各方面实际工作中的歪风,解决了边区党的三个重大问题。
首先,总结了边区党的历史经验,基本上统一了对边区党内斗争历史的认识,增强了党的团结。
其次,集中地检讨边区党在抗战以来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偏向,特别是解决党内闹独立性、政权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和军队工作中的军阀主义倾向,以统一党的领导问题。
第三,明确规定了以生产和教育为边区建设的中心任务。1942年12月下旬,毛泽东在高干会上作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报告,这篇报告提出和阐述了党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以及“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的发展生产的政策,批判了那种离开发展经济而单纯在财政收支问题上打主意的错误思想,和那种不注意动员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渡过困难而只注意向人民要东西的错误作风。就是在这次的报告中,毛泽东强调指出:在目前陕甘宁边区的条件之下,大多数人做工作,除了经济与教育(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军事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业务教育、国民教育均在内)两件工作以外,究竟还有什么工作值得称为中心工作,或所谓第一位工作的呢?就大多数同志说来,确确实实地就是经济工作和教育工作,其它工作的进行都是围绕着这两项工作而有其意义。这就为陕甘宁边区今后的任务指明了方向。大会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精神,明确规定生产和教育为边区建设的两大任务,以发展生产为其第一任务。
这次会议不仅是陕甘宁边区整风运动中的中心大事,也是延安整风运动中一件大事。它总结了边区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指出了边区党内存在的主要偏向,纠正了干部中一些错误思想,确定了今后的任务,是促使边区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会议。高干会后,整风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整风学习的22个文件精神和高干会的决议,进一步把整风和边区实际结合起来,按照高干会提出的整党、整政、整军、整关、整财、整学等的内容,具体地改造各部门的工作和干部思想与作风,促进了边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