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二、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刘宪曾 刘端棻


    (一)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边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与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的,即“边区小学教育,应依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以促进儿童的民族觉悟,养成儿童的民主作风,启发儿童的科学思想,发展儿童的审美观念,提高儿童的劳动兴趣,锻炼儿童的健壮体格,增进儿童生活所必要的知识,培养儿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①遵照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各地大都制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任务和目标,例如,1942年绥德专署教育科制定的《小学训导纲要》,规定的训导目标是:养成(1)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2)互助友爱的民主作风;(3)清洁整齐的卫生习惯;(4)精确细密的科学思想头脑;(5)吃苦耐劳的劳动身手;(6)活泼愉快的艺术兴趣。②1949年子长县第九届教师座谈会制定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1)培养学生先公后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培养学生民主检讨,自我批评,自觉遵守纪律的精神。(3)培养学生刻苦俭朴,友爱互助,重视劳动的作风。(4)培养学生爱好运动,讲究卫生,注重健康的习惯。③概括的说,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懂道理,爱劳动,守纪律,讲卫生的新民主主义的小公民。
    (二)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第一,爱共产党、爱人民政府、爱边区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空洞地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一大堆政治名词或大道理,而是通过政治常识、时事、历史、国语等教学,通过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生产劳动等来给学生以影响和锻炼,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达到能区分共产党与国民党及日本帝国主义,区分边区人民政府与国民党政府以及日伪汉奸政府,区分地主与穷人,好人与坏人。从而爱憎分明,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政府,热爱边区,热爱人民,憎恨日本帝国主义,憎恨汉奸,憎恨一切反动派,憎恨钻到边区来破坏革命的特务分子。
    第二,时事教育。许多学校的政治常识课或公民课,以讲时事为中心,选择报纸上的重要新闻,作为课文。绥德分区各完小,每星期都有一次定期的时事报告,同时在校内设有读报栏,供学生自由阅览。关中分区西原小学每星期教员给学生读报两次,读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新来的报由教员读,选择适合时宜的消息读,比如植棉时就读植棉应当注意那几点;防旱备荒时读各地防旱备荒的消息,教员边念边讲,必要时让学生讨论。二是以学生自读为主。平时没有新报时才采用这种办法,以增加学生的社会知识。在解放战争时期,时事课更加重了分量,例如子洲县峨峁峪小学在1947年胡宗南军队侵入边区后,为了适应实际的需要,每天中午都有一节时事课,蟠龙战斗大捷,教员把胜利消息写在黑板报上教学生把字认会后,就讲战斗故事。并组织学生讨论,还利用游戏时间召开村民大会宣传时事,家长们喜欢听小学生的讲话,宣传效果很好。
    第三,爱科学教育。边区小学教育十分重视“启发儿童的科学思想”,要求学生养成“精确细密的科学思想头脑”。为了进行科学教育,小学高年级开设了自然课。课本内容以边区实用的知识即农副业科学知识为主体,同时介绍高小学生必须懂得的一般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地球及理化等方面的知识。初小学生也由教师结合课程内容以及社会实际进行热爱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例如,延安杨家湾小学就《不让迷信毒害娃娃的思想》,在防旱备荒教育中,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教育学生不要参加祈神求雨,收到很好的效果。杨家湾部分群众求雨“洗碾子”不久,落了透雨,就有人说:“这是龙王的恩典”。可是接着有的地方又下了冰雹,有一位学生写日记就反问道:“既然求的雨,是龙王给的雨,为什么又要给冰雹呢?……那龙王还有什么恩呢?”这说明初小学生已经不相信雨是龙王给的迷信思想,和这种落后迷信思想初步划清了界限。
    第四,爱劳动教育。边区小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不少小学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都把生产列入了教育计划之内。如富县交道区中心小学1943年全年产值达843000余元,保证全校两年开支。赤水县完小全年生产蔬菜3600余斤,粮九石,养猪四头,打柴60车,搓大绳1000丈,抹炕坯省洋30元。子长县一完小生产白菜3600斤。延安市完小根据学生的年龄、体力,分成木工组、纺纱组、农业牧畜组。木工组学会修理桌椅,学生踊跃修理学校的坏桌椅,还回家自修家中用具,受到家长称赞。纺纱组在短期内纺成甲等线七斤,乙等线十二斤。农业牧畜组学会了种菜养鸡的方法。学生的劳动时间,最多不超过两小时。其次,办半工半读学校,如延安沟门民小与新合工厂合并成立纺织学校,学生一面学文化,一面生产,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吃住和学校的费用,而且使学生既学了技术,又学了文化,成为文武双全的新公民。再次,通过课程教育儿童热爱劳动,如1946年出版的《初小国语》中就有不少课文是教育儿童热爱劳动的。在第一册中有这样的课文:
    左手和右手    两个好朋友
    不论吃和穿    动手样样有
    还有一课是:
    猪儿没有手    狗儿没有手
    有手不动手    好比猪和狗
    第五,集体主义教育。学生入学,要过有纪律的集体生活,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各学校都制定有学生必须遵守的各种纪律和制度,例如绥德实验小学1944年8月制定了如下公约,作为同学们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进步的标准:
    生活公约
    天天到校,决不旷课,遵守时间,按时作息。服务团体,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实行节约。要有礼貌,决不浮躁,注意卫生,保持清洁。爱护学校,积极工作,帮助家庭,多做生活。
    学习公约
    上课以前,要先预习,讲过之后,讨论研究。静心听讲,不懂就问,作业细心,写字认真。功课要会,看课外书,多看报纸,了解时事。自己学会,帮助同学,当小先生,教字唱歌。学了会用,才算真懂。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生产公约
    参加劳动,实际锻炼,组织起来,大家生产。遵守纪律,服从领导,保护工具,爱惜原料。抓紧时间,完成任务,提高质量,改进技术。认真踏实,决不马虎,学习别人,提高自己。劳动互助,帮助同学,不碍学习,不妨工作。④
    通过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有礼貌、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友爱的高尚品德。
    第六,讲卫生教育。卫生教育是使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各校都设有卫生常识课,同时很重视增加必要的卫生设备,如厕所、寝室经常撒石灰,教室设痰盂;注意饮食卫生,教育学生不要喝生水,不要吃不清洁的食物;动员学生打蝇子等。延安抗小为了经常保持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还制定了三种检查表,即个人卫生检查表、教室卫生检查表、寝室卫生检查表,每种表的内容都很具体,按要求定期检查评比,作为集体竞赛的条件之一。
    由于坚持经常进行卫生教育,不仅保证了小学生健康成长,而且由于每个学生都成了卫生宣传员和检查员,促进了边区广大农村群众卫生运动的开展。
    ①《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小学教育部分(上),第97页。
    ②《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小学教育部分(上),第227至278页。
    ③同上,第364页。
    ④《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小学教育部分(上),285至286页。

陕甘宁边区教育史/刘宪曾 刘端棻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