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陕甘宁边区教育的教材建设是当时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艰巨工程之一。就高等干部学校来说,学校专业多、发展快、变化大,要系统地进行教材建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高等干部学校的教材建设,分散性、灵活性、应急性很大。而集中地、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教材建设工程,主要是在边区政府教育厅领导和主持之下的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中。
教育工作包括教材编写在内,有其固有的、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边区的教育工作者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摸索,在教材编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接受了不少教训。
第一,编写的教材必须注意联系实际。
1.教材内容要结合边区实际。边区实际首先体现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方面,它集中反映了群众的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因此在教材中宣传党的政策就是联系实际,而且是最重要的实际。贯彻了政策观点,教育服从政治,教育为政治服务才有实际意义。其次,边区实际还表现在群众生活方面,如切合实际的卫生习惯、反对迷信的科学知识、待人的礼貌、做事的能力等,在教材中都必须有所反映。
2.教材内容要结合学习对象的实际。儿童、成青年农民、干部是三种不同的学习对象。他们的生活、经验、兴趣、要求各不相同,编写教材应注意这些差别,适应各自的实际情况。
3.教材的表达形式也要结合实际,即所编教材的学习对象不同,应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如边区教育厅编的《抗日三字经》、《新五言杂字》、《日用杂字》、《识字课本》等社会教育教材,采用了精练、通俗、便于诵读的韵文形式,适应了成人费时少、识字多的特点,为他们所欢迎。
第二,编写教材必须精简集中。
精简集中主要是关于教材内容的分量轻重问题,即教材内容不宜过多,突出重点,使学生集中力量学好实际有用的知识。为此,就必须着重讲基础知识,即各科教材最主要的东西。首先,是生活实践中最常用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是下一步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再次,还要注意掌握战时和预防自然灾害的知识。
第三,编写教材必须综合联贯。
综合联贯是关于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问题。每一种教材,在具体安排上不能杂乱无章,应该综合为一体,力求前后联贯,成一系统。教材的系统化,既要考虑科学本身的内在联系,又要特别注意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的特点。一种教材如果组织得当,可以大大减少学习的困难,便于理解较复杂的问题。相反,若是层次安排不当,就会造成困难,降低学习效率。
第四,编写教材必须深入浅出。
深,是就其思想内容和讲的道理而言;浅,是就其语文和讲述的方法而言。深入与浅出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割。边区教材编辑人员较好地运用了这一原则,因而编出的教材在内容上既有一定的深度,在表达的形式与语言上,又力求浅出,做到了简明易懂。
第五,教材内容必须能启发学生心智。
启发式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编写教材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启发性的教材,就是能够根据学生心智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学生原有的水平上,扩大其知识的范围,加深其知识的程度,使之系统化。这种教材,不但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