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张学良致西北各军电令
(1936年2月末3月初)
一、毛、彭、徐、林股匪,大部现窜晋西柳林、中阳、石楼、三交镇中间地区,声势披猖,似有继续向东、南两方窜扰模样,其余分股盘踞陕中正宁、公家塬、张村驿、临真镇一带。
二、晋军现在军家渡、离石、中阳、孝义、永和县、永和关一带,正包围痛剿中。
三、国军以歼匪于黄河两岸之目的,乘匪分离之际,以有力一部肃清陕中残匪,分期逐次完成鄜县、黑水寺间封锁线,其他各部完成碉线,防匪流窜,再并力围剿陕北股匪,与我晋军声援,协同而歼灭之。
四、围剿准备位置:
1.东部地区总司令杨虎城,指挥部队如下:
甲、第七军推进圪针滩、十里坪、宜川、石村、洛生镇(洛川不 含)之线,左翼连接六十七军,坚筑碉线,堵截延长之匪南下,并控 置有力部队于集义镇、仙姑镇,策应六十七军及三十八军;
乙、第六十七军(附山炮l连、工兵1连)以一部固守肤施、甘泉,牵制延长、瓦窑堡、安塞之匪,以主力在甘泉(含),鄜县、交道镇、叚仙子、洛川、常家原(含)一带坚筑碉线,策应第七军及三十八军;第一○五师(附骑十团、炮兵1连、工兵l连)限号(20)日以前到达中部附近集结,归王军长以哲指挥,协同六十七军及西南地区进剿部队完成羊泉镇、张村驿、黑水寺之封锁线;
丙、第三十八军(附特工团、警三旅)先以一部迅接耀县防务,再调三原、泾阳、淳化一带部队北进,增强交口河(含)、安子镇、龙坊镇、七里镇、中部、许家塬、宜君、苦泉镇、同官、耀县(含)一带,以备策应友军。
2.西南地区总指挥何柱国、副指挥董英斌,指挥部队如下:
甲、第三纵队以一一二师及一一五师、炮l连、工兵1连组成,归熊师长正平指挥,接替耀县(不含)、小邱镇、蒋家山、土桥镇、栒邑(含)之线;
乙、第二纵队以一一一师及一二○师、工兵l连组成,归常师长经武指挥;
丙、第一纵队以一○六师及一○八师、工兵l连组成,归沈师长克指挥;
丁、一、三两纵队在栒邑(不含)织田镇、永乐镇、正宁、平子镇、良平镇、襄乐镇、岘头堡、盘容镇、古城镇、黑亩塬(含)之线,由何总指挥妥为部置之,并酌派步骑兵接替黑水寺(含)、张家湾、太平镇、 连家匾、建水铺(含)及黑亩塬(不含)、拓儿塬、太白镇两碉线之防 务,筑碉固守;
戊、骑兵军骑十团归-○五师指挥,骑三师接替长武(含)至平凉(含)防务,骑十师接替长武(不含)、亭口镇、邠县、永寿、乾县、醴泉间之防务,筑碉固守,保护交通,归总部直接指挥,其余各部俟防务交代后仍归何军长柱国指挥,任后方交通通信、修筑碉路、粮秣护送、组织民众、肃清散匪之责。
3.西北地区之三十五师及第十五路骑兵归马司令官鸿宾指挥,在建水铺(不含)、合水、庆阳、曲子镇、环县、洪德城、黑城岔、定边(含)之线筑碉固守,与西南地区之部队切实连[联]络,堵剿西窜之匪。
4.胡宗南师限3月有(25)日集中西安,所遗防务着毛炳文部前往接替。
5.各部积极部署,具报,待命进剿。
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一辑)/刘东社编.—香港:香港银河出版社,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