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心人物>张学良>张学良参考书架>张学良文集

  


张韩为南京事件致蒋介石等南军将领电

毕万闻主编


  (1927年4月5日,郑州)
  (衔略)顷阅报载南京南军失纪,引起外舰炮击,戕杀同胞,言之泪零,闻者发指。我国今日内变无可讳言,然终属阋墙之争,胜败得失,皆一家之事。若因偏*(左阝右禹)之劫。动天下兵,敌国外患,何堪设想!
  窃维行军之有军纪,固古今中外所同,实法律之制裁亦文明之通例。掌扰攘之时,行抢掠之事,虽暴徒必当制止,岂维军队。虽妇孺不宜凌虐,岂维侨民。此次金陵之变,致我数千无罪之同胞,受伤于200百无情之炮火。乱靡有已,责将谁归?即不顾友邦,究何以谢天下?即不畏清议,究何以对神明?或者谓为预定之计划,其说纵近于苛,而谓为排外之表征,想亦无以自解也。学良、麟春非有厚于外人,实痛切于中,不得已耳。果诸公有救时之良策、爱国之真诚,同是国人,一致对外,千艰万巨,夫何敢辞!若仍逞愤一时,肆虐群众,集合佣保,挑衅强邻,师秦始之愚民,袭商君之教战,坐令民无安乐,海无静波,四境烽烟,生灵涂炭,揆之中山先生民生主义,岂宜出此!公等利用血气未定之青年、训练数月速成之行伍,无善教而图近功,其势必至横决。发之也易,收之也难。学良、鳞春曾屡电及,不幸其言之中也。公等皆智识阶级,度越等伦,顾今日举动,不惜牺牲内部千百万性命财产,求快意于一逞,兹非学良、麟春所能忍同也。    
  学良、麟春忧时救国之愿未敢后人,缕缕陈词,出自肺腑。切愿公等同心觉悟,毋徇个人之利害,而忘全局之安危,整饬军纪,禁止暴行,保全社会秩序,以回天下之观听。神州赤县固有可为,挽回劫运,岂异人任。夫一人之成败事小,异族之凭陵事大。朝鲜东学之乱,尽八道而皆亡①;巴黎山岳之争,将百年而始定②。殷鉴不远,固亦诸公所知。吾辈政见同异,自当轰轰烈烈正正堂堂准诸公理,则樽俎折其是非,逼于时会,或疆场决其胜负。安忍以一党一系之私,而致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地!无论后事不可知,而目前千百生命,果谁为之赔偿,而谁为之伸诉者?兹尤学良、麟春所愤慨激昂垂涕而道者也。临电彷徨,诸希照察。张学良、韩麟春叩。
  (天津《大公报》,1927年4月8日,第2版)
  ————————————
  ① 东学党是朝鲜李朝末年民间的秘密结社,信徒多为农民。1894年,东学党掀起了反对李朝统治和外国侵略的武装起义,李朝统治者勾结日中两国出兵镇压,不久,日本帝国主义乘机灭亡了朝鲜。当时朝鲜分为8个道(相当于省)。
  ② 山岳,指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山岳派,是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民主派。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斗争激烈而曲折,持续了很长时间才取得了最后胜利。
  

张学良文集(1.2)/毕万闻主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