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空展览会开幕告武汉民众
毕万闻主编
(1935年9月9日发表)
自欧洲大战①后,世界各国因为饱受了战争的创痛,於是有多数的国家多数的民众呼吁和平,以期消灭未来的战争。不过呼吁仅是一种愿望,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种方法。方法是不是能发生效力,愿望是不是能成为事实,当然是另一问题。然而事实上不图真有些人们,特别是聪明也可以说是老实的中国人们,便真来相信未来的大战会因此而不再发生!
我们似乎用不到寻根究底的去问迷信世界会和平的人们的理由如何,只要一看所谓和平条约——如《非战公约》,和平组织——如国际联盟,和平会议,如海军缩军之类的纤弱的约束力及其崩溃的结局;并美国之大海军计划,日本的第二次补充计划,德国的废弃凡尔赛条约对於军备限制的声明以及世界普遍扩军的事实,恐怕惟有相信所谓第二次大战在许久的以前业已发生还比较的近於情理。
即使退一万步来讲,世界大战真能因为和平的呼号而不再发生,但未来我们的国家的生存与民众的复兴,毕竟是要建筑在和平上抑是要建筑在战争上,这一点我认为大有考虑与研究的必要!
更抑露骨一点来讲,真正和平的产生,毕竟产生自和平还是产生自战争?毫无国防的国家,是否配谈和平?我绝不是战争的倡导者,也可以说我是绝对反对战争而笃爱和平的人,惟是如此,我特别觉得战争与和平关系的密切,以及国防意义的伟大。
因为现代的战争已由平面的进而为立体的。而造成立体战争的原因,是由空军威力的发展,所以国防与空军的关系已进至化合的阶段,即是“防空即防国”,换句话说:即是“无防空即无国防”。
为说明空防即是国防,我可简单的把空军的威力说一下。现在空军爆炸机的载重,已由一吨进至一吨半,航程已由一千公里进至一千二百公里;炸弹的种类,已自爆裂弹进而有燃烧细菌弹,毒瓦斯弹。瓦斯弹一类已有催泪瓦斯、呕吐瓦斯、喷嚏瓦斯、糜烂瓦斯诸种。单就爆裂弹的威力来讲,据科学家的推算:“爆裂弹一大破片的爆发点炸开以后,在十公尺里可以炸破十五公厘厚的钢板,三公分厚的木板,四十公分厚的墙,在三百公尺里的其他建筑物或其他目标都要受损害”,按照这种数字来推算,大家很可以明白了空军威力的强烈,同时所谓武汉三镇对於空军威力的比较②!
以上不过是就其对于物质方面的破坏而言,事实上空军的威力,其可以及于精神方面的损伤尤为强烈。据医学家统计与观察:“每经一次之空中攻击约有二万八千人患神经病,须经过三周乃至十周后始渐复原。设有连夜之空中攻击,则次夜的压迫,尤胜于前夜,若连续八夜至十夜之久,则人心崩溃,其功效不可思议”。
根据以上的计算,大家很可以切实设想一下:即为欲完成我国国防的绝对安全,对于所谓“最恶的场合”我们应该怎样的觉悟?对于现时列强空军猛进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的反省?更显明点说:即我们的空防,也可以说是国防,与世界各国的大空军计划来相比较,我们要怎样的认识?总之,我们可以希望没有所谓“最恶的场合”的事实,但不可以没有如此的设想与准备,特别是为策划我们国防的绝对安全计,所以空防即为国防的话,也或许包含着若干分的夸大意味,但就中国来讲,是无疑的。惟是这样,所以防空问题,对于中国的重要,竟使我无法来形容。
我屡述空军的威力,我特别要大家来作设想,其目的即是要来补救描述防空重要的不足,同时要大家认识防空展览会的深刻使命与伟大价值。
谈到要大家来认识防空展览会的使命与价值,首先我要与大家约定:“无论任何人,在展览会的期间内,都要破出时间,来参观一次,至少一次”。参观时我还有两件事要请大家来切实注意。
第一:防空展览会,不是游艺会,更不是艺术或博物的展览会,这层我希望大家务必要认清。因为防空展览会的会场在新市场,所以也或许有的人便以逛新市场的心理来参观展览会,更因为防空模型等,不无艺术意味,各种防空机械,不无博物的情趣,也或许更有人以鉴赏艺术的心理,以所谓“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的心理来参观展览会。这我可以很坦白的说与大家,参观美术博物展览,或逛新市场是为娱乐,为消遣,充其量是为审美或爱智,但参观防空展览惟一的目的是为“救死”,除开为一“救死”之外,不应该更涉想其他。
第二:希望大家由此真正得到“救死”的本领,现在大家当然不必是防空的军士;但必须要由此得到可以充作军士的最低限度的本领。
姑无论是积极防空方面的器械,亦无论是消极方面的陈列,更无论是防空炮、是防空机关枪、是防空气球、是防空指示器、是防空听音机,抑是防毒面具,总之无论是任何一件,都要仔细的加以认识,特别是关于防空常识方面,例如灯火统制,消防组织等等,尤切望大家真能怀着“救死”的心理,予以深刻的注意。
据闻去年南京举行防空大演习的时候,当空袭警报及急警报发布以后,南京市的民众仍然如平时看马戏一样,站在街头,仰视天空,这样的错误当然不外一方面是民众知识的幼稚,一方面是指导的不足。
现在我极希望武汉的民众,在极热烈极诚挚的防空展览会的全体人员指导之下能鉴于南京市民众的错误,鉴于防空的重要与迫切,鉴于防空展览会的使命的伟大,意义的深刻,真能抱定“救死”的心理去仔细的参观,同时真正的得到“救死”的本领。
(《汉报》,1935年9月9日,第3张第9版)
① 欧洲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战场在欧洲,战争大部分时间都在欧洲国家之间进行因此也称欧洲大战。
② 此句可能针对当时对防空的一种麻痹思想而言。
张学良文集(1.2)/毕万闻主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