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心人物>张学良>张学良参考书架>张学良文集

  


接见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记者的谈话①

毕万闻主编

                   
  (1990年6月17日,8月4、5、6日,台北)
  问:张学良先生,尽管您如此高龄,仍答应接受我们长时间的采访,我代表日本的听众,向您表示衷心感谢。
  张:我这次见你们NHK(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主要是想对日本青年说明,日本青年不要还是沉醉在过去日本那种……之中。我要说明,不是我们中国人不愿意跟日本人合作,是日本的军人实在是霸道。不要用武力,用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点历史已经教训了我们。
  这次大战后,哪个问题解决了呢?哪个问题也没解央。不但是战败的人,战胜的人又能怎么样呢?结果是如何,何必还要重蹈那个覆辙呢?给我们的教训已经够了。我说了好多话,我并不客气,我并不是责备任何人,我只是说了这个事实,让后来的年青人知道这个经过。
  (电视中间插播张学良青少年画面及解说。)
  张:当年我本人是很想学医的。我非常喜欢日本当时的南满医科大学②我有很多那方面关系,南满医科大学我常去。
  南满医科大学预科有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所以那里我常去。我很想进南满医科大学的。我本来是想学医的,我父亲也不能说不答应,他就不吱声,不让我去我就没法子了。当时我想到美国念书去,并不想当军人。所以我现在说笑话,我说我原来想学救人没成功,结果现在学会杀人了。
  (中间插播当时中国国内形势。北伐等历史镜头和解说。)
  张:当年开始时我对国民政府是相当有好感的。我希望中国统一,当时我很难过,我是反对内战的。可当时我不但是我父亲的儿子,也是他的部下。所以我就劝他,我们这个战争(指同北伐军的战争)有什么意思,我们是为什么?我自己到河南去,看见人们流离失所,很可怜。
  我对父亲掉眼泪哭着说,这是干什么?什么意思,老百姓受这么大的苦,都是我们这个内战搞出来的。
  (中间插播张作霖乘火车回沈阳,于沈阳郊区皇姑屯铁路桥处被炸等历史镜头和解说。)
  张:当初对这件事我不知道,差不多一个礼拜的时间我不知道。他们瞒着我,没对我讲,我仅知道我父亲受伤了,我不知道我父亲死掉了。我那时在北京,我又从北京到了滦州,到滦州把事情差不多都安置好了,才知道我父亲死掉了。我不知难过,很大的任务背在我身上,我当时身体很不好,很弱。
  当时立刻就知道,不单是我知道,谁都知道是关东军干的。为什么呢?南满铁路,谁能到那儿去?我对日本军人不佩服,为那件事情南满铁路事先都停了,谁能让火车停,因为他们不知什么时候爆炸,为什么火车停呢?这不是很简单告诉人们他们要爆破吗?
  (中间插播张作霖死后奉天的形势镜头和解说。)
  张:当时走过山海关后都是日本军队了。我跟着军队,化装以后谁也没看出来,连我的军队也不知道我在火车上。等我进到家里,我的家人都看不出来,说这是谁呀。谁也不知我回到奉天。我会写我父亲的字,我父亲早就死了,但那时没宣布。可是我父亲的图章还有,我会写他的字,所以下的所有命令都是我下的。拿我父亲名字下的。拿我父亲的命令把黑龙江、奉天的事情,把我的问题都解决了。外面谁都不知道。等到把这些事情都安置好了,才宣布我父亲死了③。
  (中间插播张作霖死后日军失去控制东北三省时机,张学良为父修墓等画面和解说。)
  张:我同父亲可以说有特别的父子关系。我生下来时,父亲头一次打了个胜仗,换句话说,我父亲就是因为这个起来的。
  我父亲很喜欢我。我父亲死的那天就是我的生日,所以我现在的生日是假的,不是我真正的生日④。我生日我不要了,我不能过我生日,一过生日我就想我父亲。我父亲对我很好,很喜欢我。父亲的死使我非常难过。
  (插播1928年国民革命军进北京,除东北三省外中国大部分统一,日本担心张学良有变,派林权助特使访张学良的画面和解说。)
  张:林权助来后再三阻止我与南京合作,我始终没有对他作正式答复。我躲避,最后他要走了,我请他吃饭,我喝了点酒,后来我想我失言了。他意思说:“我同你父亲是那么好的朋友,我自己奉政府派遣来这边,但你始终不答复我。”当时我说,林老先生,你替我想的事情比我自已想的都周到,但是你有一件事情没替我想到。他很惊讶,他说哪件事没替你想到。我说,我是个中国人。
  (插播据美国资料证明,日本政府当时屈服军部压力,掩盖事实,宣布炸张作霖与日本军部无关等有关镜头与解说。)
  张:你们日本人刺杀我父亲,我认为他们很胡涂,我父亲当时很愿意和日本人合作。换句话说,作为我自己,日本人做出这样的事情,我怎么能同日本人合作呢?有什么法子和日本合作呢?也没法子。拿句厉害的话说,我父亲那么样子,他都被刺杀,那我再那样还不是被刺杀?什么人能跟日本人合作呢?怎么合作呢?当卖国贼?
  (日本派土肥原贤二劝说张学良以日本为靠山宣布满洲独立的历史镜头和解说)
  张:同土肥原最冲突的地方是他当时给我写了一份东西,就是王道论,就是要我当皇帝,我当时就问他,你是干什么,你要干什么?你让我当满洲皇帝,你是什么意思。我让千田森告诉参谋本部把土肥原调走,把土肥原这个顾问调走。千田森当时就说,你这个顾问是日本派的。当年订条约时规定你有两个顾问,你没有权让他调走,完全是政府派的。我就把前面的故事都跟他说了。后来我说,那好,我没有权,我没权没法子,我的顾问我也没权调,那么我不见他我有权吧。我不跟他谈话我有权吧。我不跟他谈话,我当时就告诉我那个传话的,我说以后土肥原顾问来,我一概不见。
  (张学良接受国民政府的呼吁,同意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1928年12月29日,东北三省同时挂出青天白日旗的画面和解说)
  张:日本人当时觉得自己聪明得很,觉得什么事情都对我们中国侦察得很清楚,我当时挂青天白日旗日本人不知道,我当时不是挂一面青天白日旗,我是全东北都挂上了青天白日旗。我们把青天白日旗预备好了,日本人一点也不知道。日本什么是谍报?我认为日本人用在谍报上的钱都是白花了,都扔到废纸篓子里去了。
  (张学良同日本诀别,1930年当上了国民政府的陆海空三军副司令。把奉军改名为东北军,并努力致力于军队的现代化的画面和解说)
  张,这个不能说是我只对东三省。我是很想为国家。东北大学这段我还没讲,我父亲死后留下很多遗产,留下很多钱,我把这些钱差不多都捐出来了。建设东北大学是我自己拿的钱,还有教育经费,都是我私人拿的钱。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那时我的脑子里想,一个国家要强,主要靠造就人才。教育为基本。后来这个铁路还是改了。由大虎山到……。现在那个地名我说不来了,到黑龙江⑤。东北那个时候最要紧的出的是大豆,大豆是黑龙江出来的,我们那个时候要运黑龙江的东西南满铁路非常刁难我们。为自己的经济修铁路,那是自然的事情。
  (介绍张学良准备修两条铁路⑥,与满铁平行,通往黑龙江和吉林,与日本利益发生冲突的历史画面和解说)
  张:我毫不客气地讲话,日本当年完全是侵略的态度,我们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我现在说一件实在的事情。本来旅顺、大连的租借期已经满了⑦,我们中国本来是要收回的。当时我就谈判,我说旅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很好地合作解决。我承认日本在旅大多年来的建设权力。比如把旅顺、大连作为自由港,我们自由地选举,当然要自由选举,要以旅大的居民为中心,他们选举出来的人,负责治理这个地方,主权是我们中国的,负责治理这个地方的权力在他们手里,当然选出的一定是日本人。当时他们回答我一句话,使我伤心透了。他们说你想的那个事情是做不到的。他们说日本有句话,城是箭射来的,你要想要你就拿箭射回去⑧。怎么办?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仅一天占领奉天的画面和解说)
  张:我那个时候在北京,我在医院养病,那时病刚好。那天我是请英国大使看梅兰芳唱戏。我听到事变的话后立刻回到家,我不明白当时是怎么个情形,所以我当时是沉静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个事情。
  (因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不到半年⑨就占领了东北全境的画面和解说)
  张:当时我要节制。我的判断是日本的军人实在是无能,实在是狂妄。我当时想,假如他们真这么做不但对中国不利,对日本也是不利的,假设我是日本人,我决不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后果对日本一定是很不好的。所以我想日本不会这样做,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误了。后来国人骂我。我说你骂我“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我是一点不认这个账的,我没有错。可是你要骂我是封疆大吏,没把日本的情形看明白,那我承认。我判断日本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对他不利,我这个人是胆大妄为的。假如我真知道日本人要政变,我当时可能跟日本人要拼的。
  (满洲事变后日本立宣统皇帝,否定张学良对东北的统治,溥杰⑩谈日本对满洲的野心的画面和解说)
  张:我在天津的一个饭馆吃早饭,溥仪突然进来看见我。我劝他把袍子脱掉,把身边那些老臣辞掉,你这些老臣围着你,就是在揩你的油。你能天天出来走走,我倒很佩服你。我劝他,你肯不肯到南开大学去读书,好好读书,你做一个平民,把你过去的东西都丢掉,你真正做个平民。如果南开你不愿意去,我劝你到外国去读书,到英国或到哪儿去读书。我说你原来有皇帝的身份,你虽然是平民,你比平民还是高,你要是真正好好做一个平民,将来选中国大总统,(其)中,(就)有你的份。你如果今天还是皇帝老爷这一套,将来有一天会把你的脑瓜子耍掉。我跟他很熟。
  (日本的行为遭到西方列强的谴责,1933年2月14日国联通过李顿报告书,否认满洲国合法,日本退出国联,走上更孤立的道路的有关画面和解说。)
  张:后来我明白了,日本军人疯狂到那样,不但对中国人,对他们本国的元老都敢杀了。你不照我的办就把你打死。我在想,日本这个国家象现在这样存在,这是日本的幸运。这个国家军人这样疯狂,这个国家还能存在?
  (日本不满足于占领东北三省,1933年2月开始进攻热河省,当时张学良率东北军抵抗,但热河省长汤玉麟不抵抗,逃跑,热河省很快陷落的画面和解说)
  张:问到这件事情,本来我不愿意说出来。我当年做事情非常困难,我接掌东北的时期,这些人都是我的老前辈。都跟我父亲差不多,拿我当小孩子一样。可以简单说,比方说汤玉麟,他根本就不服从我的命令,我本是想把他换掉的,可是我不能啊,我没法子。
  (日本占热河省后,全国沸腾,蒋介石的方针是不抵抗,但人们指责矛头集中到张学良身上,张学良陷入困境的解说和画面)
  张:当时谈的时候有三个人,有蒋总统,有宋子文,有我一个(11)。蒋总统说,现在的局面是这样的,中国打败了,从热河撤退了。他说就好象一条船一样,三个人要乘这个船,船就要沉了,应该有一个人跳下去。蒋先生说完,我当时就说,跳下去的应该是我。那时,我决心出国清理清理自己,因为那时工作也很忙,身体也很不好,没有鸦片烟不行,不能坚持。所以我要借出国把大烟戒掉。没有这个嗜好的人不知道。当时我有两句话,就是一个活人叫一个死东西管着,因为我有鸦片烟瘾,你不把它弄好了,你什么事也不能办。
  (张学良1933年4月前往欧洲及在欧洲访问,1934年回国。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今天的西安华清池,在当地采访游人。当年中国共产党壮大、长征,1935年到达延安(12),蒋介石对共产党总攻,“一二·九运动”等画面和解说)
  张:我回来后不想再带兵,我已把军权交出去了。我当时很愿意跟蒋先生接近,两个(人)更能亲密些、更能认识些。我愿意给他当侍从室主任,蒋先生不答应我,还是让我带兵,谈到剿共的问题,就跟这个问题联系起来了。蒋先生当时让我自己选择到底要干什么。他给我几个题目:就是说,你回来了,国人对你有许多不满的地方,你要做几件事情。我当时问哪件事情最难,他说剿共的事情最难。当时我就挑了这个最难的。
  (张学良率东北军到西安,同杨虎城展开对共产党军队的作战,但因遭到顽强抵抗,作战没有成果,东北军内部发生动摇的历史画面和解说)
  张:当时部队内比较强烈的愿望是回家乡,怎么能回家乡?只能跟日本人打,不愿跟共产党打而失掉力量,愿保存力量回家乡,所以那时我的处境非常难。在这件事情上部队对我很不满意,说:“你服从蒋先生是为你自己,可我们怎么办?”
  (在部队的反抗下,张学良也不想同共产党军队作战了。1936年4月,张学良秘密访问延安同周恩来会谈,双方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答应说服蒋介石抗日的画面和解说)
  张:周恩来对我有评价,我也差不多同样评价周恩来。就是反应很快,了解事情也很深切。他对我的评价差不多也是这样。一谈话反应很快,你不用什么罗嗦,说话一针见血,而且对于事情看得很清。可以说我们两个人一见如故。
  (因周恩来与张学良的会谈,共产党军队同东北军处于停战状态。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到西安,张学良说服蒋抗战,但蒋介石不肯的历史画面和解说)
  张:我同蒋总统存在政见之争,就是蒋总统主要是安内攮外,我就主张攘外安内,就是对外就能安内,那么蒋总统说先安内,以后再攘外。从开始我们两人就存在这方面的意见分歧,但没有后来这么尖锐。
  (1936年12月9日西安1万多学生示威游行,纪念“一二·九运动”1周年。学生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决心以武力迫使蒋介石抗日,张学良见杨虎城说明意向,两人决定监禁蒋介石的画面及解说)
  张:我一当军人的那天我父亲就教导我说:“你要做军人吗?你要把脑袋割下来挂在裤腰带上。”就是说你要随时预备死。做军人后我就真是随时预备死。不过后来我对内战非常厌恶。
  (孙铭九谈1936年12月12日率兵抓蒋介石的经过,西安事变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12月16日张学良向万人集会说明监禁蒋介石的目的,向蒋介石提出8点要求,应张学良要求周恩来于17日赴西安,蒋介石拒绝同周会谈,南京政府派宋美龄、宋子文到西安,蒋介石态度开始软化,12月23日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宋美龄、宋子文会谈,达成抗战的基本协议等历史画面及解说)
  张:假如我把蒋总统扣了,我们岂不是扩大内战吗?我们是要反对内战的,这不是要扩大内战吗?我自己愿负起一切责任,不要再起来内战。当时我们主张不要内战。
  (中间又出现内战征兆,张学良认为打开局面只能让周恩来同蒋介石会谈,12月24日终于实现周恩来同蒋介石会谈的画面和解说)
  问:当时您是否在场?
  张:这是个很尖锐的事情,我简单说一句话,就是请不要再问这个事情。不但我在场,周恩来见蒋介石是我领他去见的。
  (蒋介石被释放,张学良要护送蒋介石回南京的历史画面和解说)
  张:他们知道了我当时决定送蒋先生回南京。周恩来甚至到机场想把我追回来,因为他们都怕我回南京不一定什么样。但我是个军人。
  (1936年12月26日蒋介石的飞机到南京,蒋介石回到南京避免了再次内战,2小时后张学良到达南京,受到军事审判的画面和解说)
  张:我自己做的事情我自己负责任,我送蒋先生回南京我是请罪,并且简单地说,后事我都预备了。我是准备被处死刑的。我是个军人,我做这件事我自己负责。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同时我是反对内战的,我不这样做内战恐怕会更扩大。我对牺牲自己毫不顾虑。
  (张学良被军事审判宣布有罪,后释放被软禁在浙江省溪口,以后张学良的名字从历史舞台消失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张学良曾要求参加抗战,蒋介石不准。1946年张学良被送往台湾,开始了在台湾的软禁生活,从西安事变至今共54年。成为基督教徒的张学良同夫人共度余生的画面和解说)
  张:可以说我自己的整个毁灭是出于日本。我父亲被杀,我自己的家庭整个毁掉了,我的财产一切都没有了。我这个人是这样的,是有反抗性的一个人,所以你看我做的事情。因为老了,我才肯说这些话。我年轻时不肯把我的政治态度说出来。我这个人非常反抗,我要是看出这件事不合理,我不管是谁。我自己看得对还是不对那是另外一个问题。甚至当时对我父亲都是这样的。我现在九十岁,脱开了政治环境我才说这些话。有许多事情,我为什么要反抗,我就看事情不合理,我对自己的权力、生命都毫不在乎。
  问:张先生生于1901年,正是激荡的20世纪的开始。在包括中国东北和日本有关的近代史中,张先生有时充当主角,有时担任重要的配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50年里,先生一直缄口不言,也不愿为己辩解。如果可能,我们希望张先生能谈谈过去的历史。
  先生出生于富有的家庭,您小时候是很顽皮,还是一名优秀学生?
  答:我小时候很顽皮,上的是私塾。我的老师曾对我父亲说,“你的儿子要不得”。由此你们可以知道我顽皮到什么程度。
  问:我们读到的近代史书和介绍您的文章都说,您在当时的军阀领袖中是属于有文化知识的人。在年轻时,您同奉天WMCA俱乐部的外国人有直接接触吗?
  答:年轻时我喜欢运动。当时去WMCA俱乐部的人都是外国人,只有我一个人是中国人。当时我只有17、18岁,喜欢打网球,常去那个俱乐部,同外国人接触较多。
  我19岁在东北讲武堂念书,考试成绩最好。但有人认为是我父亲的关系,教习才给我好成绩。后来考试有严格监考,我仍得了第一。所以我在讲武堂很有名气。
  问:请谈谈到日本参观军事演习的情形。
  答:到日本参观军事演习给我留下很不好的印象。那时,日本人对我很客气,送给我1枚勋章,还见到了昭和天皇(13)。但日本人总想以势压人。日本人这么做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促使我反抗日本人。这是我的性格。
  问:当时中国的许多高级将领都毕业于日本的士官学校,对日本军有恐惧心理。您没有这样的恐惧心理吧!
  答:日本军事力量强大,我很佩服。但我没有畏惧心。日本人让我参观了军工厂、武器库和海军等,我感到这是日本人在向我示威。我不怕。
  问:您对孙文先生领导的国民政府印象如何?
  答:我不会外交辞令。开始时,我对国民政府有好感。我希望中国统一。我父亲去世后,我的行动可以说明我是拥护国家统一的。孙中山先生去世前,我见过他一次(14)。我很佩服他。他有头脑,在病床上对我说:“东北处于两个帝国主义中间,东北青年责任重大。”
  问:您开始对国民政府印象很好,后来发生变化,能否具体谈谈?
  答:国民政府军队作风比老式军队还坏。政治比原来更腐败。到南京后,看得更多,体会更深,不满更强列。国民政府内部争权夺利,他们都不是为了国家。
  问:您父亲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您马上知道这一消息吗?
  答:当时我不知道。我父亲死的那一天正好是我生日。我很迷信,总感觉父亲与我有特殊关系。我出生时,父亲头一次打了一个胜仗,起了家。父亲很喜欢我,父亲之死使我非常难过。我现在的生日是假的。我不能过生日,因为这会使我想起父亲。最初我不知道父亲被炸死,部下仅告诉我是负伤,所以我晚了几天才回家。如果当时告诉我真相,我会立即赶回去,我一点都不怕日本军,如果他们在杀死我父亲之后再杀死我,我相信一定会有比我更厉害的“张学良”出现。在政治上搞暗杀是绝不会成功的。
  问:您当时就知道炸死您父亲是军部部分人的阴谋吗?
  答:当时,不仅我,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中国人连南满铁路都接近不了,谁能做这样的事呢?而且日本人当时停止了铁路的列车,谁能做到这一点呢?停火车的目的是炸我父亲乘坐的列车。
  问:在您父亲被炸死后,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同日本人接触的?
  答:我对日本非常不满。家仇国难集于一身,同日本有不共戴天之仇。
  问:据说,床次(15)先生曾从您那里拿到过政治资金?
  答:床次先生同我见过面,我们谈得很好。我们谈到中日悬案问题。他表示,一旦执政就着手解决悬案问题。他缺少竞选资金,我说送他2000万。他希望借,在有能力时归还。他拿到了50万,其余的钱由于竞选不成,他没有要。
  问:请谈谈东北的易帜问题。
  答:那时候,我一个命令,全东北就全换成青天白日旗。这不是因为我父亲被日本人杀死才易帜。我主张国家统一和富强。父亲不死我也会这样做。这件事促使我抗日的决心更坚定。
  问:请问杀杨宇霆的原因是什么?
  答:杨宇霆和常荫槐是我父亲老部下,不听我指挥,企图反叛。他们的反叛只能让我的部下和老百姓吃苦。让别人怕我,骂我,我也只能这么做。
  问:关于日本公使佐分利贞男之死,原因是什么?
  答:我同佐分利在日本领事馆谈过一次话,谈到深夜,谈得很好。他说回到日本后尽力解决满洲的问题。但回国后,他死了(16)。我怀疑,他的死不是自杀,是他杀。日本军人做到这样的地步,日本没有亡国,这是上帝的恩典。佐分利之死使我非常难过。虽然我知道当时中国无力和日本军作战,也想和日本合作,但是日本军部所提的条件我无法接受。
  问:先生对东北建设非常热心,要建设与南满铁路平行的铁路。你当时有无想到这会引起同关东军的冲突?
  答:这不是关东军的问题,而是日本政府的问题。例如,兴建从大虎山到黑龙江的铁路引起很多麻烦。还有为出口大豆,我们建设葫芦岛港口也发生问题。我们从大连港出口大豆受到日本方面的刁难。
  问:是否为了竞争?
  答:不是。南满铁路是日本的,我们要有自己的铁路。当然,我们的铁路建成对南满铁路是有影响的。修铁路不是我提出的,在我父亲的年代,我们就有修铁路的计划。我想同日本合作,但日本没有诚意,只想控制我们,那是没有办法的。
  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是何原因?
  答:当时我身体不好,正在北平医院养病,听到报告后马上返回住所。当初未料到关东军会发动“九·一八”事变,想看一看情形。日本国内有许多问题,有俄国的条约,这样做对日本不利。大家责备我,说我不抵抗,我不承认。我认为这是我判断错误。我想日本政府会控制关东军的。有一位日本人说,“九·一八”事变对日本来说是吃了一颗炸弹(17)。这种意见同我们是一样的。
  问:您不愿意为自己辩解。能否请您再稍具体谈谈当时情况?
  答:我们不能主观地判断事物,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想对方的环境、处境和利害关系等。如果日本军人想这样做,违反国际条约,惹起国际问题,政府会控制它。而且这对它本身也不利,它们绝达不到目的。当时,东北的利益都在日本人手里,这样做会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
  问:请问是否愿意再到日本去?
  答: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再去看看。现在年纪大了,动作不便,我很想看看新的日本是什么样子。
  问:你那时被任命为剿共司令官。你是否认为抗日比剿共更重要?
  答:我根本就不愿意剿共。蒋先生对我很好,他让我挑一件事故。我不愿意内战,不愿剿共。
  问:当时东北军是中国最大的军队(18),到西北后,你的部下有无提出回东北的希望等?
  答:东北军想回家乡是主题。他们要同日本人打。他们不愿意同共产党作战失去力量,想保存力量同日本人作战。我当时处境困难。部下对我不满,说我为了自己服从蒋先生。
  问:当时北京学运高涨,据说您很同情知识分子。
  答:话到此为止,我不想就此问题再多说。
  问:您对共产党作何评价?
  答:当时,中国抗日情绪高,政府不想抗日。共产党利用抗日抓住了民心。
  问:您同蒋介石总统在感情上关系很好,但似乎政见不同?
  答:这很简单。蒋委员长主张“安内攘外”,我主张“攘外安内”。
  问:您何时提出“攘外安内”,并同蒋先生持对立态度的?
  答:我们一直意见不同,只是后来更加尖锐罢了。
  问:你们是做事的次序不同,还是目的本来就不同?
  答:当然目的不同。先对外作战,再安内。蒋先生是先安内再对外。现在我承认,也许我的思想是不对的。但当时我是那种思想。
  问:蒋介石和周恩来曾在西安会面。当时您在场吗?
  答:这是尖锐的问题,请不要再问了。我不但在场,而且是我领周恩来去见蒋先生的。
  问:您不愿意谈当时他们谈话的内容?
  答:对不起,我不能再往下讲。请体谅我的苦衷。这件事不应该出自我的口,我也不愿意伤害他人。
  问:西安事变后,您陪蒋先生回南京。您为什么这么做?
  答:我过去说过多次。我是一个军人,应对自己行为负责。我去南京是为了请罪。请罪包括把我枪决。临走,我把家都交给了我的一名学生,他是一个军长。
  问:对战后的日本,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答:我劝日本不要再和过去一样用武力侵略别人,当然现在也不会了,也不要以经济侵略别人,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对弱者帮助,弱者强大后也会帮助你。我想对日本青年说,要想想日本过去的错处,不要想过去的威风,要沉思回想。《论语》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日本有“忠”,但没有“恕”。日本不光对别人,就是对日本人自己也没有“恕”。人应该原谅人,体谅人。这是我的脾气。我希望日本青年和负责任的人,要原谅人和体谅人。合作并不是牺牲,牺牲就是你要得到的。我说了好多话,很不客气,这并不是责备任何人。我只说了事实,让别人了解。我的看法对错,这是另外的问题。
  (《参考消息》,1990年12月17日—23日,第2版)
  ① 1990年12月9日和10日,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分两次播放了采访张学良的实况剪辑。这次采访,是6月中旬和8月上旬分两次进行的。这是张氏被囚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正式接见并回答记者的提问。新华社《参考消息》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并予连载,原题为《张学良访谈录》。
  ② 南满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南满医学堂,1911年6月由日本满铁会社在奉天(今名沈阳)设立,1922年6月改为南满医科大学。张氏年青时确实很想学医,但迫于父命,于1919年3月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学习军事。
  ③ 张氏于1928年6月18日秘密返抵奉天省城,6月21日下午宣布张作霖去世。
  ④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关东军炸死,这天正是张学良年满28岁初度。
  ⑤ 这里似指打通铁路,由打虎山(今名大虎山)到通辽,1927年10月全线通车,但在修筑期间,曾一再遭到日本的激烈反对。此路后来一直通到黑龙江省当时的省城齐齐哈尔。
  ⑥ 这两条铁路,一条即上面提到的打通铁路及其延长线,另一条是奉(天)海(龙)铁路和吉(林)海(龙)铁路,奉海路于1927年6月竣工通车,吉海路于1929年5月竣工通车。由奉天省城经由打虎山通到齐齐哈尔的西线,与由奉天省城经由海龙通到吉林的东线,大体与日本经营的南满铁路(大连至长春)平行。
  ⑦ 根据不平等条约,旅大租借期到1923年3月27日届满,但日本拒不交还。
  ⑧ 日人认为旅大是通过武力(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夺到手的,中国要收回,还须进行武力较量。
  ⑨ 实际只四个半月。
  ⑩ 宣统皇帝,即溥仪,清朝最末一个皇帝,帝号宣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溥杰,是溥仪的弟弟。
  (11) 指1933年3月9日蒋介石到保定召见张氏一事。蒋当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47年任总统,去台后仍任总统,台湾省人习称他为总统。
  (12) 中共中央到陕北后初在瓦窑堡,后在保安,1937年初始入延安。
  (13) 张学良去日本参观军事演习是在1921年秋天,当时裕仁(即后来的昭和天皇,1926年登基)还是皇太子。
  (14) 1924年12月,张学良在天津见到了孙中山。
  (15) 即日本政友本党的床次竹二郎,1930年2月,参加日本第17次大选,竞选首相,结果落选。
  (16) 1929年l0月,佐分利贞男出任日本驻华公使,11月回国述职,报载“自杀”。
  (17) 当时的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说过此话。
  (18) 当时,除了蒋介石统率的中央军之外,在各地方实力派中,东北军人最多,实力最强。
  

张学良文集(1.2)/毕万闻主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