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心人物>杨虎城>杨虎城参考书架>回忆杨虎城将军

  


回忆杨虎城将军-杨虎城致龙云电(一九三七年一月七日)

文史资料研究会


  特急昆明
  龙主任勋鉴:顷奉何部长副署之军委会歌电,内列西北人事办法及部队部署。此项消息,计达尊听。此间当致何部长一电,文曰:“密。吾兄:副署之军委会歌电敬悉。此间主张,自始至终,惟在积极抗日。张副司令前所以不辞卤莽而留委座者,在抗日,继所以不避罪刑而送委座者,亦在抗日。委座在陕确曾容纳积极抗日之主张,知者甚多,绝非虚语。抗日主张,一日不实现,虎城等即一日不放弃其要求。耿耿此心,可质天日。军委会歌电所示人事办法及部队部署,首云为准备对外起见,然考其内容,远非委座在陕容纳抗日主张之本意,且有陷委座于不信不义之嫌。以此而言抗日,直不啻南辕而北辙。兄试平心一想,或亦为然。此间全体官兵,以汉公被留、军队进迫,均己愤激万分。中央如始终不肯开诚,则此间亦殊难为中央维持威信也。掬诚奉达,敬希亮察。弟杨虎城、于学忠、何柱国、孙蔚如、冯钦哉、王以哲、董英斌、缪澂流、刘多荃等同叩。阳戍印。”等语敬达查照。杨虎城叩。虞亥印。
  一九三七年一月八日译呈
  (原电存云南省档案馆)
  附:龙云致杨虎城等电
  (一九三七年一月八日)
  特急
  西安杨主任请转于、何、孙、冯、王、董、缪、刘各将领钧鉴:斗密。虞亥电奉悉。诸君自始至终,揭橥抗日目的,浣诵回环,实深钦佩。委座留陕之日,曾表示此意,认为当务之急,亦意中事。介公亦素以抗日为己任,义之所在,必不后人。惟因地位不同,环境情形复杂;国内准备,尚未十分充实,关系之重如此,不能不审慎出之。远近亦宜曲谅者。汉公在京,并无扣留之说,行动亦颇自由,俟大计商定后,将来旋秦驻京,均不成问题。至兵压西安一层,恐系传闻失实。中央必不为此,可以断定。国家险象如斯,仍望诸贤忍耐一时,接受军委会所发表之歌电。则沴气潜消,祥和易见;将来一切,亦易商榷。揆诸爱国之忱,或不河汉斯语。特此布臆,复候明察。龙叩。齐印。
  一九三七年一月八日午后十时译发
  (原电存云南省档案馆)
  

回忆杨虎城将军/文史资料研究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