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十七路军方面>孔从洲>孔从洲参考书架>陕西近现代名人录

  


陕西近现代名人录(三)-孔从洲

苏志纬

                                               
  孔从洲,原名祥瀛、从周,字郁文。西安市灞桥镇上桥梓口人。幼读私塾,1924年6月赴陕北安边投考杨虎城部教导队,开始了戎马生涯,历任班长、炮兵排长、连长、营长,参加了驱逐军阀麻振武、吴新田的战役,坚守西安战役,北伐战争中征讨张宗昌、褚玉璞、张敬尧的战役及中原大战。因他作战英勇,战功卓著,深受杨虎城器重,被亲切地称为“娃娃连长”。他曾受到魏野畴、南汉宸的影响。1928年2月,杨部40余名中共党员被叛徒出卖而暴露,孔从洲奉孙蔚如之命将他们护送到安全地区。1930年10月,杨虎城率十七路军回师关中,孔从洲任炮兵营长。1932年冬,任炮兵团长。其间,他用自己的积蓄在家乡创办了竞进小学、雾庄小学,并参加泾惠渠兴建、西兰公路整修、灞水河堤抢险等工程。1933年4月,孔从洲奉命至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因一黄埔生诬陷十七路军,他怒不可遏,用板凳砸其脸部,引起一场风波。
  1936年,孔从洲升任警备二旅旅长。西安事变前,在新城绥署受到杨虎城的召见。根据杨的旨意,他加紧部队的整顿和训练,并通过演习掌握了中央军警宪特的分布。12月12日凌晨,孔从洲受杨虎城领导,指挥所部迅速解除了中央系全部武装,随后又率部赶至蓝田县油坊,阻截蒋介石从临潼翻山南逃。事变后,孔从洲受命与左权商定西安城防计划,负责中共代表团的护卫,前后50天,尽职尽责。1937年2月2日,孙铭九等以“请客”为名,逼迫孔从洲在《反对和平宣言》上签字,孔严辞拒绝,旋假借腹泻解手溜出孙家,直奔新城绥署向杨虎城报告并采取保卫措施。同时他打电话请孙蔚如速来绥署,避免了在孙公馆可能发生的不测。6月,孔从洲专程赴沪送杨虎城出国。同年初夏,孔旅驻防泾阳,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叶剑英、贺龙等从云阳去西安遇泾河上涨受阻,被孔从洲邀请至旅部小住3日,接谈融洽,如同一家。
  1938年初,孔从洲率部至朝邑固守河防,并一举夺回河道要镇大庆关。6月渡河,8月与日军血战永济8昼夜,歼敌千余。不久孔部改编为独立四十六旅,隶属三十八军,参加了著名的中条山保卫战。至1940年10月换防,经历了张村、“三·二九”、“六·六”、“四·一七”等战役,其所在的第四集团军共歼敌两万余。1940年10月,孔部改编为新编三十五师,孔从洲任师长,驻守河南巩县、汜水,负责汜水、枣林沟、吕布域沿线河防任务,当时他派李慕愚特务大队北渡黄河,策动伪军反正,隶属孔部。1941年10月,孔部参加荥阳、广武战役,收复郑州,与敌在汉王城、霸王城长期对峙。
  1944年4月,新编第三十五师与日军在河南巩县冷沟寨、陈村西坡等地激战,屡屡获胜,有力地打击了敌人。随后在洛宁与日军主力遭遇获胜,掩护了四总部西撤。日本电台说:“在远东运动会上,任何人都跑不过日本人,但在中原会战中,我们却跑不过汤恩伯。唯有孙(蔚如)兵团节节抗击,阻碍我们前进。”1945年7月,由刘威诚、张复振、梁励生、徐又彬组织领导了十七师在洛宁起义之后,孔从洲派中共党员、营长李慕愚前去参加起义,并带了写给刘威诚等赞成起义的信。8月,日本投降,孔从洲率五十五师(原部改编)进驻郑州,并兼任郑洛警备司令。
  1946年5月,孔从洲改任整编三十八师副师长,他根据党组织指示,于15日在巩县率原五十五师起义,经过千难万险到达晋冀鲁豫解放区。9月,西北民主联军三十八军在邯郸成立,孔从洲任军长。10月,孔从洲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曾对十七路军评价说:“原杨虎城部三十八军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典范。”1947年8月,孔从洲率部南渡黄河,参加豫西、陕南战役,开辟豫陕鄂根据地。先后任豫西军区副司令员、郑州警备司令员。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参加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后,兼任南京军事接管委员会副主任。8月,进军西南。12月,进驻重庆,兼管起义部队的改造和军事接管。
  新中国成立后,孔从洲历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第二炮兵学校校长、西南军区军械部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炮兵工程学院院长、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兼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等职。任职期间,他领导所部参加剿匪、征粮、修建成渝铁路;主持炮兵整风、训练、扩编和入朝参战;筹建院校,发展炮兵教育主持研制先进武器装备,呕心沥血,不遗余力。
  “文化大革命”中,孔从洲曾挨批斗、靠边站。在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情况下,他针对电子战在中东战争的突击作用和我军炮兵电子装备的落后局面,不顾张春桥的干扰于1975年6月向毛泽东写信建议组建我军电子对抗领导小组和专门机构,仅两天毛泽东即批示:“请剑英同志找二炮孔从洲商议几次为盼”。叶剑英与孔从洲经过周密讨论于12月向毛泽东写了《关于加强电子对抗工作的报告》,毛泽东两日后批示:“很好,退叶剑英同志”。电子对抗研制工作从此开始。
  为了使“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尽早平反,孔从洲曾多次写信给党中央、毛泽东。特别是对杨虎城部三十八军的性质澄清和政策落实,他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为此他本人和委托秘书代写的书信和材料达1492件。
  孔从洲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孔从洲晚年不顾年老体衰,抱病撰写了30余万字的回忆录。海湾战争期间,他已病重,仍给军委领导写信,提出加强我军现代化的建议。1991年6月7日,孔从洲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陕西近现代名人录(三)/陕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