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赵寿山将军

  


赵寿山将军-范明致毛泽东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

                                                      
  赵寿山去渝时商决对策九项
  公兄:
  勤兄赴渝前**,曾与弟策(等)商决今后对策九项,兹略述如下: 
  (子)勤部急切办理者:(一)反对惊恐失措、悲观失望情绪,提高沉着、乐观、埋头苦干、似若无事精神。(二)健全本身,健全业政关系,减少任何来往及会面。(三)对于造谣中非(伤)之消息,不可道听途说,庸人自扰,并尽量解释之。(四)加强反特、反奸工作。(五)反对任何幼稚行动与左倾作风,以争取勤能安全返部。
  (丑)如勤在渝未归前,渝方以思想裁(问)题为藉口,大批开名单要干部:(一)动员与孙***有水(交)人士动以利害,说通硬顶。(二)利用各色各样社会关系及方法尽量拖延。(三)先撤退名单中最红的分子,待相机逐渐完全撤退之。(四)尽量缩小组织进一步埋伏之。    
  (寅)如果勤要留在渝并大批更动人事时:(一)动员孙、孔****、申*****等硬顶,要勤归部。(二)一致要孙、孔、申等尽量拒绝人事更动。(三)争取下级兵权放弃较高官位。(四)以名利拉拢新来分子,争取时间。(五)忍辱负责[重],争取勤归。
  (卯)如留勤在渝供职,并发表孙兼或孔、申兼,陈硕儒(现任总[部]参谋长职)调(任)等:(一)如孙兼,则拥孙靠申拉孔;如孔升,则靠申和孔;如陈调,则靠申拉孔和陈。(二)极力活动调勤返部任副总司令。(三)继续执行逐渐撤退办法。(四)表面忠实服从,以免给勤疑惑。
  (辰)如勤留渝较久,中途敌占洛阳,小部转入敌后:(一)敌大我小,保存力量。(二)敌小我大,集中力量歼灭之,以争取勤早日返部。(三)坚持嵩山游击战争,逐渐向西发展。
  (巳)勤留渝期间,如国共发生大忿:(一)全国未动我不动,内部则持镇静。(二)全国虽乱,但国民党力量尚能统治勤部时,则按兵不动,不表示态度,争取勤归,然后再行对策。(三)全国已乱,国民党大势已去,但勤之(又)不能回部时,则随机应变,不打红旗,不当土匪,不给勤怀疑,并保持勤的光荣历史与传统。
  (午)如调勤为本部副司令,遗缺以本部人员升充之,则表示欢迎,以争取勤能安全返部。
  (未)如调勤为副总司令或留渝不返,但以外来人任军长时,则拥孙拉孔拉申硬顶;如无效时,则保全下级,放弃上级。
  (申)如分割建制时,先拥孙硬顶;无效时,则团结内部,忍辱硬拖。
  以上意见对策,基本精神完全以勤之安全为第一。此间组织曾一再向勤保证,宁可放弃部队生存,亦决不会下井投石,冲冲欲动,致危他之安全。其所以如此,并非此间组织无能行动,实因为内外引(因)起(素)、我党政策、地区环境以及勤无决心等条件所构成,与其背勤无补于党策,不如给勤以全信。此信若立,可为我党争取更多更大中间人士及力量。正确与否,尚祈明白指示,以便遵循。
  弟 范明叩 冬(2日)
  毛泽东复电(1944年1月6日)
  范明兄:冬(2日)电悉,所见甚是。
  公 鱼(6日)
  (摘自《丹心素裹·2》)
  *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原件刊出。
  ** 赵寿山受重庆方面严令催迫,于1943年12月25日动身赴渝参加国民党中训团受训。
  *** 孙指孙蔚如,时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 孔指孔从洲,时任新编第三十五师师长。
  ***** 申指申及智,时任第十七师师长。
  

赵寿山将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