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三十二 富贵不淫 威武不屈

王宇明

                   
  蒋介石为了维护他的独裁统治,对于非嫡系的所谓杂牌部队,一贯的政策是剿抚并举,软硬兼施,最终的目的是分化、瓦解、吞并、消灭。对杂牌部队的将领,其一贯的政策是恩威并用,又拉又打。形象一点讲,蒋介石一只手拿着胡萝卜,一只手挥舞着大棒,两种武器,交替使用。
  为了拉,施以恩。或给钱,或许愿,或夸奖,或召见,或宴请,或合影,如此等等。若拉不动,碰了壁,就恼羞成怒,挥舞大棒打。或威吓,或诬陷,或架空,或通缉,或关押,或暗害,无所不用其极。
  十七路军中有些不讲革命气节,只图升官发财的势利小人,例如第七军军长兼四十二师师长冯钦哉、陕西警备师师长马青苑,以及陕西警二旅一团团长沈玺亭、二团团长唐德楹等人,都在西安事变前后被蒋介石用各种手段拉过去了。有的升了官丢了权,有的堕落为特务、汉奸,成了蒋家王朝的小鹰犬。
  蒋介石对赵寿山也想拉,但拉不动,而且蒋介石越拉,赵寿山对共产党靠得越紧。于是,蒋介石恼羞成怒,就打击他、整他,导演了一幕幕先拉后打、又拉又打的恶作剧。
  拉拢手段之一召见夸奖。抗战以来,蒋介石在庐山、武汉,在重庆、西安,多次召见赵寿山。谈话,吃饭,考察,夸奖。有时请名人,请宋美龄作陪,表示出非常尊重喜欢的样子,以此笼络感情。一次,蒋介石在重庆黄山官邸召见赵寿山时,大加赞扬:“抗战以来,你的成绩很大呀,你把部队带得很好呀,在华北战场,我军22个师都乱了,只有你的师是整齐的,不容易呀。”还有一次,蒋介石为了调赵寿山到重庆中央训练团当队长时还这样说:“这一期原定由冯治安当队长。因为这一期的学生都是部队的主要负责人,知识水平高,我怕冯负不起这个责任。”接着言不由衷地说:“我把全国的将官花名册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觉得只有你能带好这个队。希望你努力,把这一期办好。”其目的就是拉你上船。
  拉拢的手段之二就是反复训练,给你“换脑子”。今天让他上庐山军官训练团,明天让他去重庆中央训练团,后天又让他去陆大将官班深造,先后受过九次训练。有时受训刚回来又令他去受训。连冯玉祥都诧异地问道:“寿山,你不是刚参加过中央训练团嘛,怎么又来受训?”赵寿山只得苦苦一笑:“野性难改呗!”蒋介石不厌其烦地这样做,就是为了给赵寿山“换脑子”,达到拉的目的,为其所用。但是,他失败了。他自己说赵寿山是“越训越坏”。事实上,蒋介石越训,赵寿山和共产党的关系越好,最后竟变成了共产党。
  拉拢的手段之三就是用金钱收买。这是蒋介石拉拢高级将领最露骨也是最厉害的一着。赵寿山在《与蒋介石二十年的斗争史》①一文中这样写道:“金钱收买也是蒋介石拉拢和陷害我的一个办法。他先后给过我20万现大洋。1942年冬天,一次给过我7万元,我在一个星期内就花光了。”赵寿山对付的办法是,你给我,我就要。若不要,反引起怀疑。可我怎么使用你就管不着了。他把这些钱,主要救济了比较贫困的进步人士,捐助了比较进步的报刊。于是,有的忠蒋反共的将领就对蒋介石说:“委座啊,你送给赵某人的钱,他都给了共产党啦!”蒋介石听了似信非信。赵寿山的户县乡党关麟征问他:“寿兄!委座给了你那么多钱,听人家说你都送给共产党啦?”赵听了坦然不惊,而不快不慢地说:“委座每次给我的钱是供我私人使用的特别费,我有权支配。我给冯玉祥将军1万元,给于右任先生5000元,不知这些老人是不是都是共产党啊?”
  关听了直摇头道:“人家都那么说,风声很大呀。寿兄,你还是仔细一点好噢。”
  赵说:“风声再大,我也相信冯玉祥、于右任都不是共产党!”
  蒋介石见拉不动赵寿山就打,威胁恫吓。他令胡宗南和蒋鼎文玩弄恫吓手段,邀请赵寿山到西安参观国民党集中营残害共产党人的种种刑具及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法西斯刑场,企图用这种恫吓的手段试探赵寿山对共产党的态度与立场。但没有得逞。赵寿山虽然受到极大震动,但他把满腔的仇恨压在心底,咬紧牙关,板着面孔,一言不发,未露破绽。他回到家中,禁不住满腔怒火,大骂蒋介石、胡宗南是法西斯,是大流氓!他愤恨地说:“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血债必须用血来还!”
  胡宗南在拉赵寿山参观屠杀共产党人的刑场后,又召见他及其儿子赵元介。胡虚伪地说:“你的公子一表人才,将来必是国家栋梁。我要好好栽培他,送他到中央军校去学习,不知赵军长意下如何?”
  赵寿山一听就明白,这不是要我的儿子做人质吗?心想,此事不能推,只得将计就计。遂给儿子递了一个眼色,坦然地说:“娃呀,快谢谢胡长官的栽培。”
  元介会意,说:“谢谢胡长官!”
  为了坚持长期斗争,赵寿山决定将计就计。他把儿子留下,遂向胡宗南建议,先把儿子送到中央军校学习,然后再送到陆大深造。胡以为赵寿山中计了,高兴地满口答应。
  在元介临去时,赵寿山把儿子叫到跟前,严肃郑重地说道:“娃呀,我们全家都在蒋介石、胡宗南的老巢内,爸爸随时都有可能被蒋、胡关押,陪你杨伯伯(虎城)坐牢。爸爸只有你一个儿子,不是爸爸忍心将你送进虎口做人质,而是斗争形势所迫,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抗日,不得不这样做啊。”
  稍顿了一下,又叮咛道:“记住,到军校后,你要处处装得灰色些,不要锋芒毕露,标新立异。一定要提高警惕,随时做好最坏的准备和安排。一定要多交些朋友,搞好关系。万一有事时也好办些。以后到了重庆,一定要尽快和你周伯伯(周恩来)取得联系,设法摆脱敌人的控制。”
  赵元介曾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过,政治觉悟比较高,深知爸爸的险恶处境。因此,他坚决地执行了爸爸的指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完成了充当人质的任务,于1946年胜利地回到了解放区。
  国民党蒋介石对赵寿山拉不动,吓不倒,于是蓄谋暗害。1941年春,赵寿山为了抵制国民党中央迫害三十八军37名干部而与何应钦在洛阳大吵大嚷的情况,很快地在国民党军政大员中间风传开来,他们议论纷纷,对赵寿山非常忌恨。特别是胡宗南,自告奋勇充当杀手,建议蒋介石在赵寿山回到西安时秘密加以杀害。但由于胡是蒋的亲信大将,蒋不愿让他充当杀手、背上血债而没有批准。 
  赵寿山在《与蒋介石二十年的斗争史》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但是蒋介石并非不想把我除掉。他先后给卫立煌下了二十一道电令(这些电令,卫的机要室戴主任曾给我看过),要卫设法把我枪杀,把部队的干部遣散,把士兵补充蒋军缺额。但是,卫没有执行。”其原因是,卫立煌对蒋介石不顾抗日大局,一味打击排挤杂牌部队的做法极为不满。在蒋介石迫害三十八军37名干部时,卫也曾为赵寿山出谋划策,终于渡过了难关。卫曾说过:“对国家抗战有功的部队,蒋某不但不给奖励,还要蓄意陷害,自己良心上过不去。”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蒋介石一气之下,将卫立煌撤职,派他的亲信将领蒋鼎文接替了卫立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职务,由程潜接替了蒋鼎文西安行营主任的职务。随后,又策划由程、蒋执行暗害任务。
  蒋介石曾六次电令程潜杀害赵寿山。程深知此事缘由,感到事关重大,又于心不忍,于是借故推拖,敷衍不办。
  后来,蒋介石又八次电令蒋鼎文杀害赵寿山,把三十八军遣散。蒋鼎文则因黄河桥头堡阵地无坚强部队接防,深虑丢失阵地责任重大,也一再拖延不办,并为此受到蒋介石责备。蒋鼎文对人发牢骚说:“他不要胡(宗南)某杀害赵寿山而要我干,其咎叫我来负。哼!我也找不到赵寿山的罪状,我也怕国人唾骂,我才不干哩。”
  后来,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蒋介石杀害赵寿山的阴谋计划也暂时搁置起来了。
  ①《赵寿山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378页。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