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四十二 蒋介石抽梁换柱

王宇明

                    
  1944年2月9日,赵寿山怀着十分急切的心情由重庆飞抵西安后,他马上抓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把蒋介石找他谈话、强行“调赵派张”、抽梁换柱的情况向党中央、毛主席做了详细的报告,请示行动方针。
  赵寿山在等待党中央指示期间,碰到了回关中补充新兵的十七师五十一团团长刘威诚,两人都感到高兴与激动。
  赵:“威诚!你什么时候到西安的?”
  刘:“今天下午,听说你回来了,我来看看你,军长您好!”
  “好!”赵寿山忿忿地说:“威诚啊!委员长又向我们十七路军开刀啦。这次调动我是第一刀。我估计第二刀就是孙总司令,第三刀就是你们师长、团长们了。情况严重得很呀。你说说你们团的情况吧。”
  刘威诚报告道:“奉你的命令开回关中后,我把接兵基地选在宝鸡蔡家坡。这里位置地形很好。当地没有中央军而只有马法武、高树勋的留守部队和军火仓库。北面与咱们陕甘宁边区接近。耿(景惠)师长在风彬师管区当司令,距我们也不远。如果胡宗南胆敢再制造一个槐芽沟事件(指暗杀许权中、任耕山),我们就坚决还击!如果他要大规模进攻,我就把部队拉进边区。”
  “好!”赵寿山满意地说:“他们手中有刀,我们手中也有刀,决不能任人宰割!今后,你们任重道远。我走了以后你们要坚决拥护孔从洲。必要时,你们可以把三十八军两个师拉出来单独干!行动要坚决,为党保存一点革命力量。”
  刘威诚频频点头,牢记在心。
  自去年10月以来,特别是今年1月以来,党中央、毛主席对三十八军调防、赵寿山调训、调职的情况极为关注,并不断给予指示。
  1月31日,范明电告毛泽东:“(一)勤奉命调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前电误为副总司令),遗缺以张耀明接充。经孙 (蔚如)向洛阳蒋(鼎文)提出以勤任本集团军总司令问题后,洛蒋公开表示,大蒋(介石)此种措置,完全是要勤离开第四集团军,并非为升官,孙竟软化,完全接受命令,张于数日内即可到任。(二)张系陕西临潼人,黄埔一期学生,曾任二十五师师长及保安副总司令等职,为人尚忠厚,对胡(宗南)不满,对渝消极,对压迫军人政策亦颇愤慨。(三)第三集团军现住甘肃河西一带,辖三军,番号不明,副总司令于达,系胡前参谋长,勤仅以[一]名义总司令而已。(四)此间决以既定的政策渡此难关,详细步骤及办法另有专报。”①
  2月2日,毛泽东又致电范明:“卅电悉。张耀明何人,估计张来后对勤部将采取何种态度,你们准备如何对待之,望告。”②
  2月6日,范明复电毛泽东。
  公兄:
  冬电敬悉。此间根据实际情形,对勤离张来问题,对策如下:
  (一)发动勤部重要干部向孙(蔚如)献书,一面申明重庆此种措施之阴谋性,一面表示今后部队生存及干部安全与存在等,均惟以孙是赖,并动员与孙有关人士,说孙以大义,明以利害,争取孙对勤部人事掩护与支持。孙近召集勤部中级干部,公开号召各部干部必须继续奋斗,加倍努力,加强团结,争取张耀明,并表示孙、勤在精神上绝不分家。今后所有勤部干部,若被调动,一律调动到部队用,不准任意脱离。
  (二)通知各部同志,说明勤兄离部对组织有影响与损失,但不能认为勤兄垮,就等于党的垮台,勤的离开,就等于党的取消。并号召沉着勇敢,忍辱负重,保守岗位,争取时间,坚持到底。反对悲观失望、动摇逃跑、把勤和组织看成一体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冲冲欲动的左倾机会主义。
  (三)健全组织,以彻底执行隐蔽精干政策为原则。一面撤退红的分子,一面使组织更形秘密化、据点化,并进而加强斗争与工作。
  (四)以抗战目的、事业野心、不满重庆及陕人的关系为基础,坚决与张耀明成立统一战线,估计成功可能性甚大。
  (五)在勤兄同意下,再选择有军校学籍、未公开、不红的优秀同志,随勤去第三集团军,建立组织并开展工作。
  以上五项,是否有当,希即示知为盼。
  弟范明叩 鱼③
  2月8日,毛泽东复电范明:“鱼电悉。(一)各项对策尚妥,可试为之。(二)至必要时,请考虑将太红干部送陕北学习保存。”④
  党中央、毛主席对三十八军反蒋情况是了解的,所以,接到赵寿山2月9日通过八办转来的报告后,非常重视,并迅速作出两条重要指示:
  (一)到前方后最好能说服孙蔚如,请他给蒋介石发个电报,要求将赵留做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
  (二)如果孙蔚如坚决不同意,还是去武威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
  毛主席还特别叮咛:如果有一线之路,官还得做下去,对党有好处。
  2月15日,赵寿山带着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回到河南巩县和义沟,住在第四集团军总部。
  国民党蒋介石搞的是“抽梁换柱,同时并举”。当蒋介石把赵寿山羁縻在重庆的时候,他派的张耀明已于2月7日接任了赵的军长之职。这个人的情况,与工委原来所估计的完全不同,其思想反动,态度骄横,反共情绪特别激烈。一到任就疯狂反共,大搞自首运动和告密运动,打击迫害进步军官,查禁进步书刊报纸,强令解散地下党掌握的教导队。张耀明的反共气焰激起共产党员和进步军官的极大义愤与强烈不满,政治斗争空气又一次紧张尖锐起来。
  赵寿山到前方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当天晚上,即向孙详细报告了重庆的情况、蒋介石找他谈话的经过,建议他给蒋介石发个电报,争取把他留在第四集团军给孙做副手。
  赵寿山说:“现在的形势已经危及到咱们部队的前途与命运。蒋介石的企图很明显,就是用调虎离山、抽梁换柱的手段瓦解和消灭咱们的部队。蒋介石的第一刀先把我调走,把张耀明塞进来。第二刀就是调你。我估计,你这个总司令也出不了一年就可能被调走,或者升你担任某个无关重要的战区长官,或者给你一个官大但无实权的闲职。第三刀就是调孔从洲。人家的打算就是,把我们一个一个调走,把他们的亲信一个一个塞进来,然后把部队分编遣散。蒋介石的这个阴谋是很毒辣的。这样一来,不费一枪一弹,咱们的十七路军不就被蒋介石彻底消灭了吗?”
  赵猛吸了两口自制的雪茄烟,看了看孙,又重重地说道:“杨(虎城)先生走的时候把部队交给了你,如果十七路军被消灭了你是要负责任的呀!”
  孙蔚如对蒋介石分化瓦解十七路军部队的阴谋也非常义愤,但也没有接受赵寿山的建议。不是他不愿意将赵寿山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因为:(1)他已从蒋鼎文处得知,蒋介石此举完全是为了调虎离山,并非为赵升官。(2)蒋介石升赵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自己是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自己不仅不高兴反而建议留下赵给自己做副手,深恐引起蒋之怀疑,惹出事端。(3)杨虎城先生还在狱中,关系搞僵了又惧危及杨先生的安全。所以,瞻前顾后,忧虑重重,总是推辞说:“寿兄啊!人家要升你的官,我怎么能表示不同意呢,这个电报我不好打呀!”
  赵寿山耐心地再次建议:“我希望你还是发个电报吧。老头子准了就好,若不准我就滚蛋,或许会准的。我只要不离开第四集团军,就是张耀明当上军长,他也会有所顾忌,不敢妄为的。”
  孙蔚如始终没有接受赵的建议,并劝赵寿山早日西去。赵寿山劝孙无果,只得西去履新。
  ①《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263页。
  ②《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265页。
  ③《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266—267页。
  ④出处同注释③,第268页。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