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五十三 五十五师起义(上)
王宇明
1945年7月,三十八军十七师起义之后,五十五师(即新编三十五师)的处境就更加困难了。
蒋介石、胡宗南一直怀疑五十五师师长孔从洲“通共”、“亲共”、“容共”,怀疑十七师起义与孔从洲有关联,特别害怕他把五十五师也拉跑。因此,即派九十六军之一七七师(师长李振西,忠蒋反共)接替了五十五师的防务,将其由巩县前线调到后方卢氏县杜关镇一带审查整顿。胡宗南的长官部三番五次派高级官员到五十五师进行视察和调查,前后长达三个多月。只因抓不到什么真凭实据,不得不暂时作罢。这时,胡宗南又派阴险狡诈的反动分子徐幼常到五十五师任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负责监视孔从洲,控制五十五师。
十七师起义不久,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但蒋介石、胡宗南仍然把五十五师当做杂牌部队,怀疑歧视,不予重任。开始,把五十五师调到郑州。随后,又由郑州调到商丘。不久,又由商丘调到开封。1946年1月,又由开封调到黄河以北之阳武。后来,又由阳武调到新乡。就是这样,调来调去,使部队疲惫不堪。蒋介石、胡宗南的方针是:一不准你受降;二不准你扩编;三不给你改善装备;四不给你重要任务。只让你站岗放哨,看管城市,维持治安。这使部队广大进步爱国官兵无比愤懑,孔从洲忧心忡忡。他在考虑,抗战是胜利了,但中国的前途如何?部队的前途如何?个人的前途如何?就在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使孔从洲大为震惊的事件。
1946年春节(公历2月2日)前夕某天晚上10时左右,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师部译电员杜斌突然收到一封明码电报,内容是热烈欢迎孔从洲将军到解放区领导十七师的工作。杜斌是孔从洲的外甥,看到这封电报时,一下子被吓哭了。心想大祸临头了,马上把电报送给了孔从洲。
孔从洲看过电报也大吃一惊。他激烈思考:这封电报,既无发报人的姓名,又无发报人的地址,那么,这封电报究竟何人所发?共产党不会发这样的电报,刘威诚、张复振他们,斗争经验十分丰富,也决不会发这样的电报,干这样的蠢事。他又想到,自十七师起义之后,蒋介石、胡宗南一直怀疑他“亲共”、“通共”,怀疑十七师起义与他有关,因此断定,这封电报肯定是他们所为,企图从政治上栽赃陷害,置我于死地。于是,他想好了对策,决定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抢先向军部报告。
当晚,先向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兴中电话报告,讲了自己对电报的判断,让他心中有数,予以掩护。接着,又向三十八军参谋长王作栋作了报告,并要求马上去见军长张耀明。王说:“电报我也收到了。雪下得这么大,深更半夜的,你不必来了,我向军长报告吧。”
翌日早晨,张耀明到总部找李兴中,气呼呼地指着电报说:“总座,这就是孔从洲和十七师联系的证据。”正在此时,孔从洲师长也到了总部。张耀明见孔从州进来,又指着电报对孔大发雷霆:“这电报说明什么问题呀?你如果和十七师没有联系,他们为什么发电报叫你去领导啊?”
孔从洲毫不示弱,据理反驳:“军座息怒。这封电报不足为凭。明码电报谁都可以发么。我敢肯定,这是有人栽赃陷害我。军长,如果我给你发一个电报说十七师请张耀明去领导,你怎样解释啊?是不是证明你和十七师有联系?事情很简单,假如我和十七师真有联系,他们何须发这样的电报?我又何须马上向军部向总部报告,在昨天晚上我不就带着部队跑掉了吗?”
孔从洲见张耀明一声不吭,便转守为攻。说:“依我看,十七师的‘反叛’就是你逼出来的!你来三十八军后,今天说这个是共产党,明天又说那个是共产党;今天要撤这个干部的职,明天又要撤那个干部的职,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我看,十七师就是你逼走的!你要认为我和十七师有联系,那咱们就一起去长官部打官司好了,我奉陪到底!”
张耀明见孔从洲如此理直气壮,自感理亏心虚,马上软了下来。说道:“算啦!算啦!上边如果问起此事,我就说可能有人报私仇栽赃陷害,你也不要说十七师是我逼走的好了。”
这时,李兴中总司令出来说了一些调解的话,打了圆场,这场风波暂告平息。
但是,孔从洲和五十五师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他积极设法与中共联系,请示方针,谋划起义。
十七师起义之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一直关注着三十八军特别是孔从洲五十五师的情况和处境,不断发出指示,要求晋冀鲁豫中央局、中共中央西北局和华东局,派出得力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党的军运工作和统战工作,积极策划部队起义,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
1945年11月4日,中央军委电示华东局陈毅等同志:“对一切西北系(五十五军、六十八军、三十八军)、东北系 (十二军、骑二军、五十一军)开展军运工作,极端重要,对西北系各伪军亦然。”①
12月22日,刘少奇在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的电报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三十八军工作的杨信②已回关中,现再派杨信前去传达布置,该部有三个团长、五个营长系党员。据云,如搞得好,全军大部可以起义。望刘即派十七师政委刘威诚、参谋长李慕愚前去濮阳等候与杨信接头,并请切实注意配合该部起义。我已告杨信在动作之前须先与刘邓商决。如在徐州附近动作则与陈毅商决。”③
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邓小平根据党中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当即派十七师政委刘威诚、参谋长李慕愚带一个步兵连和电台一部去山东濮阳地区等候杨信,积极开展三十八军军运工作。刘、李先派鱼化龙到郑州与孔从洲联系。不巧,孔去西安了。鱼化龙又追到西安,向孔从洲传达了党中央、刘少奇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的关怀以及十七师全体官兵对他的殷切期望。孔表示接受党的指示,愿意率五十五师相机起义。
与此同时,刘威诚、李慕愚又派席尚儒到开封地区向三十八军一七七师地下党员五○三团团长王如昭、五二九团副团长卢松轩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递交了刘威诚、李慕愚给他们的亲笔信件,要他们认清形势,加紧准备,相机起义,把部队拉到解放区。
在此前后,中共中央西北局、中共陕西省工委派出杨信、沙夫、王国、杨万钧等到河南开展三十八军军运工作。分别到五十五师、十七师和一七七师,与地下党员殷义胜(五十五师团长)、阎至德(五十五师一六五团党的负责人)、崔治堂(十七师团长)、王如昭(一七七师团长)等接上了关系,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分析了当前形势,布置了起义准备工作。
经过一系列紧张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组织整顿工作,使孔从洲和地下党的同志认清了当时形势,振奋了革命精神,一个个摩拳擦掌,积极要求起义。孔从洲几次派人到解放区请求批准起义,但党中央根据当时国共谈判情况没有批准。
1946年1月18日,陈毅为三十八军起义问题,致电刘少奇,请求如何处理。1月20日,党中央电复陈毅、饶漱石并告刘、邓:“巧电悉。值此停战之后,三十八军举行起义不甚妥当,而且该部集中郑州附近行动也会困难。因此,中央意见最好暂停起义。除最暴露不能立足干部离队外,其余尽量保存作长期打算。如一切已准备就绪,不起义就有重大损失,则要他们迅即拖到冀鲁豫去。”④
2月23日,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又致电党中央请示五十五师起义问题。电称:“三十八军五十五师师长孔从洲 (现驻封丘小冀地区,其余西个师已南渡)向我表示:甲、尽量争取存在。乙、如有密令内战,立即起义。丙、若被编掉,准备坚决干一下,现已令全部眷属返里。孔之口号是:反对不合理整编,迎救杨虎城。并以民主同盟面目出现拉入我区,藉我经济援助,壮大力量。现已派人与我联系,我应采何种办法,及我在该军党员应采何种态度,请示。”⑤
2月25日,党中央复电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除非全国内战再起(这种可能性虽仍存在,但已不很大),某军 (指三十八军)可以起义外,在平时决不要起义,而应用一切方法保存自己。要求在整编时能编成一师,以至编成一、二团均好。其干部及党员,应切实埋头苦干,到将来的国防军中及军官学校中学习新式技术,争取在国防军中的地位,以便参加中国军队的改造及在将来有事时能发生(挥)自己的作用。”⑥因此,五十五师的起义被暂时搁置起来。
蒋介石为了发动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在其内部进一步加紧了肃军步骤。特别对参加过西安事变、十七师已经起义的三十八军之五十五师更加耿耿于怀,怀疑仇视,蓄意分化瓦解,吞并消灭。为此,采取了三个重大步骤:
第一步,把五十五师缩编为五十五旅,把师长孔从洲调为整编三十八师副师长,明升暗降,夺了兵权。
1946年3月底至4月初,胡宗南派整编第一军军长董钊到三十八军“视察”了三个师。对李振西领导的一七七师大加赞扬,对孔从洲领导的五十五师印象最坏,百般挑剔。董钊回西安不久,蒋介石、胡宗南就下令整编:将三十八军缩编为三十八师,由张耀明任师长、孔从洲任副师长。把十七师、一七七师、五十五师缩编为旅,一个旅辖两个团。赵寿山被调离三十八军时曾说过:调走我是蒋介石砍来的第一刀,第二刀可能是孙蔚如,第三刀就是孔从洲。这个判断被完全证实了。
第二步,把五十五师由新乡调到巩县集中整训,置于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包围与监视之下。
1946年4月下旬,胡宗南又下令将整编三十八师由黄以北之新乡地区调到黄河南岸之巩县地区集中整训。当时的驻军态势是:五十五旅驻巩县,一七七旅驻偃师,十七旅驻孝义。在五十五师周围驻的国民党嫡系部队有:在东面郑州有整编二十七师,在西面洛阳有整编九十师,在东南面新郑有一个交警总队。对五十五旅形成包围监视态势。原三十八军副军长姚国俊回忆说:“谁也没有想到,胡宗南的这种部署,是为了迫使五十五旅缴械遣散。”⑦
第三步,设下圈套,缴械遣散。
五十五旅进驻巩县后,火药味越来越浓。孔从洲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如此险恶,决不能坐以待毙。他先后两次派人到晋冀鲁豫解放区找刘伯承、邓小平要求起义。第一次请求没有被批准。1946年4月14日,孔从洲第二次派乔阶平(进步可靠的连长)再找刘伯承、邓小平报告情况,请求起义。孔交代说:“现在情况吃紧,你必须马上再到那边去,求见刘伯承、邓小平,就说我们部队马上要变动,拉过去的时间晚了,部队就会被人家分化瓦解掉。我们要求尽早行动。有何指示,请用无线电同我联系。”遂将一份密电码交给了乔阶平。
乔阶平接受任务后,感到任务重大紧急。让妻子把密电码缝到鞋底子里,就匆匆上路。经菏泽到了邯郸,由刘威诚带着见了邓小平,报告了五十五师的处境和孔从洲计划尽快起义的请求后,邓小平非常高兴,他兴奋地说:“五十五师起义,现在正是时机。昨天早上东北四平已经打响了。我派一个人跟你回去。那边有我们的人,可以帮助你们部队行动。”接着作了六条指示:
“(一)现在动,正是时机。
(二)我们抓紧造船。你们渡河时,我们派部队到黄河南岸占领阵地,掩护你们。
(三)渡河时间,以造好船为准。什么时候造好船,你们什么时候动。
(四)你们行动时,争取把其他部队也带过来。
(五)过来时尽量多带子弹,不要带笨重的东西。
(六)对张耀明军长,不要伤害他。他愿过来就过来,不愿过来,等部队过河后叫他回去。”
乔阶平接受指示后,归心似箭,日夜兼程。于5月5日回到巩县。一进家门,妻子就小声告他:“孔先生打发王毛云来过两次,问你回来没有。他说:你若回来,千万不要去找孔先生,可找孟修齐(孔从洲的副官、中共地下党员)。”于是,他给孔从洲写了一封信,详细传达了邓小平政委的指示,并请示他今后怎么办。信经过孟修齐送给了孔从洲,孔高兴异常,并指示他:或东或西,必须马上离开这里。
岂料,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胡宗南还在密谋解决五十五师。他们认为,“五十五师有很多共产党员”,“孔从洲是民主同盟盟员”,“五十五师已经红了”。最近以来发现孔从洲的电台与共产党的电台经常联系,随时可能发生反叛事件。因此决定,采取断然措施,马上解决五十五师。
5月10日前后,胡宗南又派董钊到郑州前进指挥所传达密令:由裴昌会和董钊全权负责,将五十五旅缴械遣散。手段是:假借新乡一带发现“共匪”,严令五十五旅乘火车开往新乡执行“剿匪”任务。事前由整编二十七师在郑州以西和以北各火车站设伏,待五十五旅全部进入伏击区后,一声令下,同时动手,全部缴械,就地遣散。
情况十二万分紧急。五十五师已处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
①《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304页。
②杨信,当时是中共陕西省工委联络员。
③《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306页。
④《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310页。
⑤《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313页。
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杜1991年7月版,第314页。
⑦《丹心素裹》(3),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229页。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