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六十八 荣任一野副司令员
王宇明
为了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中共西北野战军前线委员会,于1948年1月7日至20日,在米脂县杨家沟举行了第一次扩大会议。各纵队团以上干部参加了这次会议。当彭德怀司令员把中共中央军委刚刚任命的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赵寿山同志介绍给大家时,受到与会同志的热烈欢迎。
赵寿山自1942年入党以来,这是他第一次在自己的部队中担任职务,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第一次过党的组织生活。所以,他的心情格外得兴奋与愉快。
会议是一个大学校。在这次会议上,赵寿山听取了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讲话,听了周恩来同志《关于全国战争的形势》的报告,听了任弼时同志《关于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听了彭德怀同志《关于陕北九个月作战的基本总结》的报告,听了贺龙同志关于后方动员与后勤供应问题的专题报告,还听了陈毅同志关于华东解放军一年来的作战情况和经验的报告,使他受到很大教育,学到很多知识,政治视野顿感开阔,收获甚丰。
赵寿山最大的收获,就是认清了革命形势,受到巨大鼓舞。会议使他了解到,在西北战场,经过九个月的连续作战,已歼灭国民党胡宗南军7万余人,野战军主力已由2万余人发展到6万余人,开始掌握了陕北战场的主动权。通过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使赵寿山认识到全国战场的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过解放军一年多的艰苦作战,已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和非正规军167万余人,打退了蒋介石的进攻,保存了解放区的基本区域,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解决了 20年来一直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毛泽东同志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兴奋而深刻地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推进了自己的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①
毛泽东对这次前委扩大会议非常重视。他多次和彭德怀、赵寿山等同志坐在一起,认真倾听每个同志的发言。并应大家的热烈要求,毛泽东在1月17日的大会上作了生动风趣和鼓舞人心的重要讲话。在讲到全国战局的发展问题时,他指出蒋介石很可能再一次玩弄“和谈”花招,以便获得休整,卷土重来。他说:“蒋介石这个人不讲理,谈输了,就撕破脸来和我们打。他要打,我们就和他打到底!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甚至我们这一代不行,下一代还要打他,总归会把他打倒。”②
会场异常活跃。赵寿山听到这儿也禁不住高兴地笑了。毛泽东笑着看了看大家,接着说道:“现在看来,不需要下一代去打他了,也不需要三年五年了。现在的问题是应该怎样准备力量,迎接全国的胜利。陕北和其他战场的主力,都要转入外线作战,到国民党统治区去,打他,吃他,不让敌人获得喘息的机会。”③
毛泽东深刻的论断和生动风趣的讲话,深深地启迪和感染了赵寿山,使他的政治思想一下子明亮起来,不仅坚信革命必然胜利,而且清楚地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光明的前途,使他感到多么兴奋激动、多么欢欣鼓舞啊!
赵寿山的第二点收获,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作战方针、土地改革、党的建设、经济工作、统一战线、新区工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方针、政策和原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毛主席制定的十大军事原则。这是毛主席对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战争特别是解放战争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指导我军彻底打败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的法宝,我们在作战中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二是土地改革问题。赵寿山同志出生在一个贫苦佃农家庭,父亲就是因为地主突然收回租田,全家顿失生计而极度悲愤身亡的。所以,他深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大意义。他说:国民党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剥削压迫农民,民心丧尽。失民心者失天下,国民党必败。共产党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推翻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必然胜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必然胜利。
赵寿山的另一点收获,是对会议的民主空气留下深刻印象。共产党开会,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领袖作报告,组织大家认真讨论,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统一思想,能够充分调动与会者每个人的积极性。所以,对会议决定的问题,认识清楚,执行坚决,规定的作战任务都能圆满完成。而国民党开会则完全相反。中央开会,多是听蒋介石训示。各单位开会,就是听长官训话,很少组织讨论。讨论也是走走过场,一味强调的是服从,是盲从。会议气氛,要么死气沉沉,要么紧张恐惧。讲话口是心非,表态言不由衷。口头上精诚团结,实际上各怀鬼胎,离心离德。打起仗来,各干各的,保存实力,见死不救。这样的军队岂能不被消灭。
前委扩大会议结束后,赵寿山同志与张宗逊同志一起,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了一系列重大战役,为打倒胡宗南、蒋介石,解放大西北、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旗开得胜战宜川。1948年2月底至3月初,赵寿山协助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打了一个大胜仗——宜川战役。干净彻底,全歼胡宗南主力整编第二十九军等部5个旅,29400余人,中将师长严明被击毙,中将军长刘戡被迫自杀身亡。气得蒋介石怒斥胡宗南:宜川丧师,为国军剿匪最大之挫折。宜川战役的胜利,进一步改变了西北战场的形势。3月2日,中央军委致电彭德怀、张宗逊、赵寿山:“庆祝西北野战军歼灭整编第九十师、二十七师之巨大胜利。”④
宜川大捷后,赵寿山备受鼓舞,情不能禁,遂吟诗一首《宜川战役》,直抒胸臆:
戊子春初二月天,三军浩荡下宜川。
红旗漫卷东风里,士气腾冲西岳巅。
箪食壶浆迎有道,云屯电击诛不悛。
严刘歼灭军民快,胡匪仓皇涕泗涟。
4月16日至5月12日,西北野战军发起西府战役。这次战役,历时27天,行程近千公里,一度攻占旬邑等12座县城,歼敌21900人,摧毁了胡宗南重要的补给基地宝鸡,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但由于在战役指导上存在着“轻敌思想”和“过急求成”的思想,致使我军也付出减员14900余人的重大代价。
4月13日,彭总在马栏召开有旅以上干部参加的作战会议讨论西府战役计划时,由于宜川大捷的胜利,大家的求战情绪极为高涨,绝大多数干部积极主张打宝鸡。惟赵寿山提出过不同意见,并受到彭总的重视。时为六纵队司令员的罗元发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这样写道:“当时,赵寿山副司令员曾提过不同的看法,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从胡、马之间的夹缝中间打出去,太深入了,不妥当,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那时,他这条中恳的意见,由于我们相当一部分人的脑子都有些发热,并没有能引起到会同志足够重视。”⑤致使西府战役付出较大代价。
西府战役后,西北野战军经过三个月的休整训练之后,于 8月8日至13日发起了澄(城)合(阳)战役,毙伤俘敌 9079人,收复了澄城、合阳、韩城,扩大与巩固了黄龙山新区。
10月5日至14日,西北野战军发起了荔北战役。歼敌 25000余人,创造了平原作战的经验。10月15日,中共中央致电祝贺西北野战军荔北战役取得的巨大胜利。
11月,西北野战军又发起冬季战役。歼敌25000余人,粉碎了胡宗南所谓的“重点的机动防御”计划,配合了淮海战役。党中央致电彭德怀、张宗逊、赵寿山,祝贺冬季战役的巨大胜利,并号召“为全歼胡宗南匪军、解放大西北而战”⑥。
赵寿山同志担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之后,一方面协助彭总指挥作战,献计献策,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一方面注意深入部队,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狠抓战斗战役的准备工作。
1948年9月28日,为了检查荔北战役的准备工作,赵寿山深入到蒲城县马湖镇警三旅第七团检查指导工作。下午,他到达团部时,可巧团长、政委、参谋长都到前沿阵地观察地形去了。他便叫值班参谋领他去视察部队。
从团部出来首先到了通信连二班。一进门就和战士们热情握手,嘘寒问暖,并向战士们讲述电话通信兵工作的重要性。他说:“电话兵是指挥员的得力助手,电话是传达上级指示、命令的工具,没有你们这些电话兵的认真工作,上级的指示、命令,前线的作战情况,怎么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呢,怎么能打胜仗呢。”
从通信连二班出来又到了骑兵通信班。他仔细察看马厩。一边看,一边对战士们深情地说:“这些马都是立过战功的,一定要精心饲养。紧要关头可是用得着它们的呀。有时,一马当先就可赢得全盘胜利噢!”他一边看着,一边用手拣着马槽里的杂草和土渣,并耐心地叮嘱战士们:“一定要把草筛得干干净净,否则马吃了会生病的,那就会贻误战事的。”
从骑兵通信班出来又到了炊事班。他看到炊事员们正忙着烧火做饭,二话没说,便卷起袖子帮助战士烧起火来,炊事员小刘正忙得满头大汗,见此情形便开口道:“同志!你是新分配来的吧,班上正缺人哩,你来太好了。”他看了看赵寿山,又说道:“你年纪这么大了,是解放兵还是子弟兵啊?”
赵寿山听了小刘的问话,乐得直笑,他风趣地说道:“我是一个老兵新战士,得好好向你们老战士学习呀。假如彭总批准我的话,我一定到你们班上来工作。”当小刘得知他是西北野战军赵寿山副司令员时,又惊又喜,直吐舌头。
下午6时许,团长、政委和参谋长回来了。赵寿山对他们赞扬道:”我看了,你们团搞得很不错嘛,三大民主开展得好,上下团结关系好,部队士气高涨,求战情绪热烈,这些都是打胜仗的基本条件。但是,在战术技术方面,你们还要加强训练。人常说,艺高人胆大嘛!有了勇敢顽强的战士,再加上灵活正确的指挥和高超的军事技术,我们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赵寿山的作风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从不搞特殊化。开饭了,团里准备了炒土豆片、炒萝卜丝、炒鸡蛋和肉丝炒粉条四个菜和稀饭烧饼。赵寿山看了,二话没说就往外走。团长、政委跟在后面喊,他也不停步。他到饭场看了看战士们吃什么后,回来就对团首长郑重地说道:“彭总经常教育我们,干部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战士们吃两个菜,为什么让我搞特殊化吃四个菜呢?这不符合毛主席要关心战士生活,要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精神。我不要做这样的客人,我要的是咱们解放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团长、政委被他的一席话所感动,只好撤掉两个菜,赵寿山才同他们一起吃了饭。这个故事,在部队中传为佳话。
历史的车轮滚到1949年。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从 2月1日起,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中央军委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为副司令员。辖八个纵队,两个骑兵师,共155000人。中共西北野战军前线委员会改称中共第一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彭德怀为书记,赵寿山仍为委员。
2月19日至3月12日,第一野战军发起春季攻势,歼敌 6975人,打乱了胡宗南的退却部署。
5月18日至20日,第一野战军发起陕中战役。歼敌 27346人,解放了西安及其周围广大地区,逼胡宗南收缩兵力,退居秦岭。
西安解放后,成立了西安军事管制委员会,贺龙为主任,赵寿山为副主任,进行了紧张有序的接管工作。
7月10日至14日,第一野战军发起扶眉战役。歼敌 44000余人,收复县城九座,使胡宗南再无还手之力。为解放全西北奠定了胜利基础。毛泽东特致电祝贺:“歼胡四个军甚慰。”⑦7月24日至8月11日,第一野战军发起陇东、陇南追歼战役。解放县城22座,歼敌11903人。我军直捣兰州、西宁、银川。
8月21日,第一野战军发起兰州战役。26日攻克兰州。歼灭守敌27000多人。兰州的解放,打通了进军甘肃河西和青海、宁夏的门户。
9月2日至23日,第一野战军发起宁夏战役,解放宁夏全境。9月5日,解放青海省会西宁。9月2日至28日,发起河西战役,歼敌4万余人,解放县城16座。为进军新疆打开了通道。
夺取解放全西北的胜利指日可待。
①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9月版,第1243页。
②③《毛泽东在陕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361页。
④《第一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30页。
⑤罗元发:《战斗在大西北》,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 111页。
⑥《第一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82页。
⑦《第一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44页。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