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轩-杨明轩年表
《杨明轩》编辑组
一八九一年 六月十三日出生于陕西省户县黄堆堡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一八九七年 入黄堆堡村私塾。一面读书,一面随父兄参加劳动。
一九○六年 辍学。先在户县秦镇他人的商店当学徒,后回家替兄杨荃骥教村学。边教边读,边教边耕。
一九○七年 年初考入户县高等小学堂。
一九○八年 秋,响应参加反对蒲城县知事李体仁镇压该县高等小学堂师生的学生运动。
一九○九年 七月,考入西安府中学堂。常阅读《民报》、《夏声》、《关陇》等进步报刊。
一九一一年 十月,拥护辛亥革命,参加持枪学生队维护革命秩序。
一九一二年 上半年在陕西法政学堂学习,下半年转秦省第一中学。
一九一三年 上半年在西安三秦公学留学预备班学习。经考试被录取为“官费生”,下半年东渡日本入东京同文书院。
一九一四年 因不满日本歧视中国和侵华的野心,于是年夏愤然回国。
一九一五年 秋,考入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后和同学匡互生、刘薰宇、周为群等成立少年中国会。
一九一八年 与匡互生等发起成立同言社。发表《中国国民性之研究》、《敬告旅京陕西学生》、《再告旅京陕西学生》。
一九一九年 二月,与匡互生等成立工学会,出版《工学》期刊。三月,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刊发表《人格感化为教育第一要义》、《养成适应之人才》、《教育者宜认教育为终身事业》、《爱情在教育上之价值》。五月四日,参加北京学生反帝爱国游行和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曹汝霖宅院的行动被捕,七日获释。六月三日,带领学生在街头演讲再次被捕,七日出狱;二十七日参加学生请愿团,迫使北京政府总统徐世昌宣布同意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七月,从北高师毕业,回陕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小学主任。
一九二○年 因在教学中推行白话文受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的打击,辞去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任职。是年冬赴三原,任渭北中学教务主任。
一九二一年 秋,从三原回西安,任省立第二中学教务主任,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成立纪念会上作《教育与社会》的讲演。
一九二二年 秋,改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聘请进步人士任教,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
一九二三年 因改革学校考试方法,陕西当局唆使其亲信煽动少数学生闹事,被迫辞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职务。冬,到上海任上海大学讲师兼附设中学部主任,与共产党人邓中夏等时相过从。
一九二四年 应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李子洲之聘任该校教务主任。与李子洲、常汉三(训育主任)形成三位一体,在学校推行教育改革。
一九二五年 七月,出席共进社在三原召开的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共进社一九二二年十月正式成立后,杨明轩即为共进社在陕西关中和陕北工作的负责人。八月十八日,与刘含初等在西安成立陕西中国国民党员俱乐部。九月十二日,当选为国民党陕西临时省党部筹备委员;二十六日国民党陕西临时省党部成立,当选为执行委员。并任国民党陕北二十三县党务特派员。
一九二六年 十二月,经王懋廷、李子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七年 一月,出任国民军联军(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驻陕总司令部教育厅厅长。在主政陕西教育期间改定教育宗旨、实行教育革命化、收回外籍人控制的学校行政管辖权、整顿全省中等教育和小学教育、引导办好私立学校、提倡群众捐资兴学、运用行政手段推行平民义务教育、明令保障教育经费、制订教育行政机关的办事法规、整顿提高教育队伍,多有建树。二月,出任国民党西北临时政治委员会委员。蒋介石“四·一二”叛变革命后,与国民党陕西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通电讨蒋。七月,冯玉祥公开在陕西反共、“清党”,赴武汉欲向中共中央汇报陕西情况。八月,经在武汉的中共陕西党委常委李子洲同意秘密回陕在户县看病。
一九二八年 一月十八日,在户县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关押在西安西华门军事裁判处的监狱。
一九二九年 八月二十三日出狱。凡系狱一年又八个月,在狱中高风亮节,坚贞不屈。冬,摆脱陕西当局的羁绊潜赴上海,在立达学园任教。
一九三○年 设法保释共产党员张性初、彭淑珍夫妇出狱。
一九三一年 冬,从上海回陕在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任教,与南汉宸等为魏野畴烈士遗属募集一百多元(银币),并安置其子。
一九三二年 十一月十六日,致书子侄热情赞扬华县咸林中学推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做法。
一九三三年 夏,赴上海医治被误伤的枪伤,痊愈后继续在立达学园任教。
一九三五年 秋,与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五十一旅旅长赵寿山一起看书学习,研究国是,积极联系反蒋抗日人士,商讨开展反蒋救国活动问题。
一九三六年 秋,从上海回西安,以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交际部部长名义主持全会的会务工作。十二月十二日,主持十八个救亡团体代表参加的紧急会议,一致决议并通电拥护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兵谏行动及其八项主张;十六日主持西安群众大会并致词,驳斥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的反动行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多方解释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主张。
一九三七年 一月,主持成立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国大同盟,并当选为主席。二月,密赴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热情接见。六月,与杨虎城分途出国“考察”,会合于巴黎。在考察期间广泛接触侨胞和留学生,说明西安事变真象,宣传团结抗日。十一月,回国抵达西安。
一九三八年 春,中共中央通知恢复党的组织生活,指示继续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抗日民主活动。七月,主持召开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国大同盟第二届代表大会,继续当选为主席。冬,为支持李敷仁创办的《老百姓》周报,主持教盟执委会议决定将该报归教盟主办,并从各方为其筹措经费。
一九三九年 春,赴四川成都广泛接触西南地区的民主人士,商讨加强西北与西南民主运动的互相声援、呼应问题。
一九四○年 四月,李敷仁被陕西当局无故扣押,《老百姓》周报被迫停刊。设法营救李敷仁获释。
一九四一年 与杜斌丞、赵寿山商议,拟在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内吸收进步分子组织新中国大同盟,并拟订了纲领。电呈中共中央后未获批准。
一九四二年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派郭则沉等到西安,与杜斌丞、杨明轩秘密联系商讨建立西北民主运动的组织问题。
一九四四年 春,赴甘肃武威,与时任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的赵寿山密商对付国民党反动派策略等问题。十月,中国民主同盟西北总支部筹备委员会成立,协助杜斌丞做组织工作。年底与杜斌丞、屈武、杨晓初等提出组织西北军人大同盟。
一九四五年 二月,中国民主同盟西北总支部秘密成立,任执委兼组织部部长。秋,同杜斌丞等共同努力将进步报纸《秦风·工商日报联合版》办为民盟西北总支部的机关报。
一九四六年 二月,中国民主同盟西北总支部正式成立,任执委兼组织部部长。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民盟组织及其活动,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的周详安排下,于七月十九日离开西安,八月十三日安全抵达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等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人的接见。十月,致函国民党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规劝邓不失时机率部起义。十一月,再电在西安坚持斗争的民盟组织负责人王菊人,妥善安置有关民主人士及其亲属,相机安全进入解放区。十二月,对在横山起义到达延安的胡景铎部官兵讲话。
一九四七年 春,国民党大举进犯延安。三月十三日离开延安,随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转战陕北、晋西北。次年五月返回延安。
一九四八年 三月一日,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常驻议员、边区政府委员联席会议上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三月十五日,致函周恩来,对毛泽东等率领中央机关迁往晋察冀解放区表示恋恋之感。十月九日,出席陕甘宁边区各界代表追悼杜斌丞殉难一周年集会,并作杜斌丞生平事迹报告。
一九四九年 一月五日,在延安西北新华广播电台发表讲话,号召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起来消灭蒋介石、胡宗南集团,解放大西北。五月八日,在延安主持成立民盟西北区临时工作委员会,当选为主任委员兼组织部部长。五月十六日,受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六月八日,在西安主持会议,撤销民盟西北区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民盟西北总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当选为主任委员兼组织部部长。九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十月一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十一片,当选为民盟中央委员。十二月,当选为民盟中央常务委员。
一九五○年 一月十九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任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文教委员会主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布结束。一月二十一日,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关于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工作报告》。并提议选派一批大学生赴东北学习工业建设。七月十一日,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关于文化教育工作的报告》。八月二十四日至九月二日,主持召开民盟西北区第一次盟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民盟西北总支部委员会,当选为主任委员。十二月,当选为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西北总分会筹委会主席。
一九五一年 三月二十五日,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就一九五○年西北区的文教工作作报告。十一月二十二日,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关于西北区一年来抗美援朝运动的报告》。十二月十三日,在西北各族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上作《发扬人民的爱国精神,为继续加强抗美援朝工作而斗争》的报告,当选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西北总分会主席。
一九五二年 四月二十九日,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作《关于高等学校教职员思想改造问题》的报告。五月十八日,在民盟西北总支部和西安市支部召开的大会上作《深入开展思想批判,为巩固三反运动的成果而奋斗》的报告。十二月十八日,在民盟西北总支部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作《为开展经济建设时期盟的工作而奋斗》报告。
一九五三年 一月二十七日,西北行政委员会正式成立,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文教委员会主任。四月九日至十五日,参加西北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总结会议,要求学校坚决贯彻执行“以教学为中心任务”的学校工作方针。十月二十五日,在西安市各界群众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三周年大会上讲话。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民盟西北总支部、西安市支部委员会联席会上作《关于学习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动员报告》。十二月二十五日,在西北行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关于文教工作问题》的发言。
一九五四年 二月十一日,出席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西北总分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当选为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总团第二总分团团长。三月,率慰问团在兰州、乌鲁木齐等地慰问解放军。六月二十八日,主持西北行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贯彻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决定等问题。七月十六日,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科学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讲话。八月,在陕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月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一九五五年 一月二十七日,出席民盟陕西省支部筹备委员会、西安市支部联合举行的欢送茶话会,作关于民盟盟员思想修养问题的告别演说。后奉调到民盟中央工作。五月十二日,出席民盟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加强肃反等问题的座谈会。七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就农村的粮食情况作发言。十月二十五日,出席民盟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座谈会。十二月二日,出席民盟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座谈会。
一九五六年 二月,出席民盟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二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常委。五月十六日,在民盟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任。十月,兼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冬,赴广东、广西等地视察。
一九五七年 六月二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巩固和发展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发言。十一月,兼任《光明日报》社社长。
一九五八年 五月二十九日,出席民盟中央关于拥护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决议的座谈会。十二月,出席民盟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三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常委、中央副主席。
一九五九年 四月十八日至二十八日,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五月五日,出席民盟全国工作会议。九月,在《中央盟讯》发表《更进一步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
一九六○年 六月三日至十四日,主持在西安召开的民盟西北区工作经验交流会。六月十八日,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反对美国侵略台湾的抗议会上作《坚决把美帝国主义从台湾赶出去》的发言。七月二十五日,出席民盟三届二中全会。
一九六一年 七月一日,出席民盟中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
一九六二年 七月十五日,在民盟中央纪念先烈殉难十六周年大会上讲话。
一九六三年 一月,出席民盟三届三中全会,代表民盟中央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六月十一日民盟中央主席沈钧儒逝世,十二日,民盟中央常委会选举杨明轩代理民盟中央主席。十二月六日,在民盟三届四中全会上代表中央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并当选为中央主席。
一九六四年 四月二十日,向民盟中央作《关于视察广西、云南等省盟务工作的报告》。六月十日,在《光明日报》发表《鄠字的简化和其他》。十二月二十日至一九六五年一月四日,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一九六五年 一月六日,在民盟中央常委会第十五次扩大会上讲话,再次强调“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不断改造自己”。
一九六六年 八月二十四日,就“北京红卫兵总部勒令解散民盟中央”的政治事件,写信报告周恩来总理,对“文化大革命”表示不理解,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表示忧虑。
一九六七年 八月二十二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执笔:王自成 李敬谦)
杨明轩/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文史委员会,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