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许权中>许权中参考书架>许权中在商洛的活动与渭华起义

  


许权中在商洛的活动与渭华起义-到洛南黄村取枪

李宝荣

                                     
  民国十七年农历三月初,王志静告诉我们:上级要咱派人到洛南黄村扛枪去,有了枪我们就能对付这些坏家伙了。我们听了心里很高兴。三月初我们到堡子村三教堂集合。来的有我们四区的潘树藩、薛德文、杨连直,还有马村的一个老汉,由薛德文领导。我们五个人去见王成栋,他见到我们后,高兴地说,这就好了。随即拿出六个现洋交给领导薛德文,作路上的盘缠。走时可能是天快黑时从三教堂出发,没有戴草帽,刚到石门(华县境内)时,天上下起大雨,五个人被淋成了水鸡。初六晚上,在岔口黑湾店里歇息,饭是芋头糊汤。第二天,雨还下着,但我们都想早点完成任务,就穿上湿衣服,冒着大雨又上路了。不长时间发现我们后边还跟着几个人,开始我们以为是坏人跟踪,等走近一看,都和我们差不多,我们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也反问我们。看他们没有歹意,就说,你们也是搞革命的吧,到黄村扛枪呀?他们一笑,一问才知道是渭南孙敬堂带的几个人,他们很快就走到我们前边去了。
  在涧峪岭底,薛德文说岭上恐怕有土匪,咱们把钱分开装。于是就一人一块,装在腰里上岭,到岭垴雨才停了。顺山路下岭往东南走,大约有三十余里,来到兴隆镇②,吃了饭又赶到保安,这时天已黑了,我们在这里住了一夜。我们几个暗自思忖:叫到许旅部队扛枪哩,咱连个人都认不得,咋办吗?正在发愁时,薛自爽腰里别着手枪和大明的王松年带了十几个人来了,一问,才知道他们从桥峪过来的。我们再也不用发愁了。薛自爽是咱渭华原上的英雄、老革命,有他带路,跟着走就行了。我们这时共有三十个人,高兴得很,说说笑笑,经景村、古城,初九早饭前后到达黄村。
  许旅对咱农民特别好,先叫吃饭。饭后薛自爽把人集合起来,站好队,请许旅长给我们讲话。许旅长很欢喜,很满意。他说:革命嘛,就得要掌握武装。要搞革命,部队和农民必须团结起来,革命才能成功。你们受派来取枪,部队支持你们。接着,唐参谋拿着一支马拐子枪,给我们讲了枪的构造,并做动作,怎样装子弹,怎样扣板机,怎样才能使枪响。并说手枪现在太少,都是官长拿哩,就不讲了。我们当时听得入了迷,一生中第一次掌握了枪杆子,心里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
  第二天天快黑时,部队发给我们每人一支五粒子枪,并换了灰色的军衣、军帽,还给了一张公文,说:若到路上别人要问时,就说是追逃兵的。由许旅李大德和薛自爽率领,于三月十日晚从洛南黄村返回。
  我们因以追逃兵为名,所以就不怕民团盘问,每隔三十里还叫一名农民作向导,天快亮时到洛南县城附近。十一日到眉底,民团将我们挡住。我们把公文让他们看后,才把我们放了。接着来到保安,从北川翻岭,这已是十二日的晚上了。天上的月亮明闪闪的,在岭底店里住了下来。薛自爽对我说,兄弟,把我的挎包背上,给咱站岗去。我说,行。便背上他的挎包站岗去了。后来他取挎包时,说里面有四十块现洋。我说,你快看看,我不知道。他一看不缺,高兴地说,兄弟,你真好。十三日到半峪时,一看天还早哩,怕白天出峪目标太大,便又休息,等到太阳有一杆高时,才到峪口。为了防备万一,薛自爽还派一个外号王石匠的人,(此人身体很好,能对付一两个人),走在前边。说,若要碰上坏人,就把他干掉。十三日晚,我们顺利出峪,走水渠、方蔡、史村、郑村到堡子村三教堂。把枪交给薛自爽藏起来,就各自回家了。
  我回家后,不长时间就参加了农民赤卫队。渭华起义失败后,我们随同唐司令又进涧峪,他们过洛南去了,我后来便回了家。
  (记录整理:陈胜斌)
  注:①李宝荣,陕西华县人,一九二八年渭华赴洛受训人员之一。
  ②兴隆镇,即洛南县两岔河,今名洛源。
  

许权中在商洛的活动与渭华起义/中共商洛地委党史办公室,中共洛南县委党史办公室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