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孙作宾>孙作宾参考书架>孙作宾

  


孙作宾-巩固发展山区合作医疗事业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10月25日至11月7日,我去城固县参加了省卫生局召开的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沿途走访了眉县、凤县、留坝、汉中、南郑、勉县、洋县、佛坪、城固九县的三个县医院、两个公社卫生院和五个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站,调查了卫生工作情况,感到收获很大。根据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及省委《关于加强陕南山区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结合这次听到和看到的实际情况,对巩固发展全省山区合作医疗谈一些看法。
  农村合作医疗,是广大群众依靠集体经济力量同疾病作斗争的伟大创举,是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所有制关系和经济水平的新型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在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保护劳动力,控制人口,防病治病,提高八亿农民健康水平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十年来,我省合作医疗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有90%的生产大队已办起了合作医疗站。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重城轻乡”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缺乏具体的研究指导,致使我省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尚有近10%的大队没有办起合作医疗站,那里农村缺医少药状况仍比较严重。已办起的合作医疗站也需要进一步整顿,提高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合作医疗差的地方,大多是边远山区或经济困难的生产大队。因此,巩固发展合作医疗,是加强山区建设,发展山区卫生事业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具体办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 充分认识巩固发展合作医疗对加强山区卫生事业建设的意义
  城固县丘陵山区的高坝公社,卫生事业办得好,主要经验就是领导重视,认真抓了合作医疗。这个公社有一个卫生所、六个大队合作医疗站,有赤脚医生13人,接生员、卫生员41人,药农13人,药场六个,药地共56.3亩,占耕地面积的60‰。1979年全社六个合作医疗站,共采药1822斤,价值874元。粮药间作,种药收入5600余元;种粮收获4292斤,价值422元。全年共收入6900元,较往年收入有所增加。该社群众实行免费看病已经九年。全社593名育龄妇女,计划生育落实措施的有598人。妇女病普查了594人,发现患者183人,已治愈141人;子宫脱垂患者43人,已治愈40人;甲状腺病患者74人,已治愈57人;传染病,从1978年至今发病37人,较1977年的76人下降了一半。另外,“两管”、“五改”也有成绩,改炉灶180户,打竹管井64口,农村卫生和群众健康状况都有较显著的改进。由于社员生、老、病、死有集体关心照顾,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农副业生产。该社连续三年粮食丰收,今年产量可达677万多斤,比1976年增加一倍。汉中地区同志说得好,“合作医疗就好比卫生工作伸向农村基层的一条腿,要是把这条腿搞掉了,我们就寸步难行。”因此,在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下,努力办好合作医疗,对于建设农村卫生事业,特别是建设山区卫生事业,提高山区人民健康水平,非常重要,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同志的足够重视。
  二 提倡自力更生,种药养站,为办好医疗站打下物质基础
  汉中地区很多合作医疗站,都走过从买药办站到采药办站、种药办站这条路。城固县元坝公社瓦屋大队地处山区,有939口人。现有赤脚医生三人,药农三人,卫生员八人,接生员八人,简易病床五张,药地8.4亩。1976年开始种植中草药,到1978年,三年内采药收入372元,种药收入1376元,制药及门诊收入7046元,总共收入8794元。加上库存药品折价3500元,这个医疗站创造的财富,人均达13元。除去医疗站开支,人均负担四元七角外,人均净收入八元三角。这个医疗站不仅给群众看了病,减轻了社员负担,增加了集体财富,而且在安置返乡青年,加快中西医结合。发展中草药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种药养站,在川原地区也是可行的。城固县沙河营公社郑家营大队,人均耕地一亩多。十年办站,三起三落。1976年,大队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把大队林药场交给了合作医疗站,并将药地扩大为六亩一分(占总耕地的4‰),配备药农,种药养站,采取粮药套种,药菜间作,今年收入达1500多元,大大减轻了社员的负担。该社安乐堂大队,每人平均耕地不到一亩,通过算帐、对比,统一了认识,挤出了四亩九分地种药办站。今年种药收入630元,采药收入72元,门诊收入917元,社员投资3158元,现在合作医疗站库存已达6000元。对社员实行免费医疗。
  看了汉中合作医疗情况,我认为生产大队都可以挤少许土地给医疗站,种植些常用药、土特珍贵药。实践证明,自力更生,以种为主,采、种、制、用中草药,确实是目前解决医疗站,特别是山区医疗站资金积累,巩固、发展合作医疗的一个好办法。药材收购部门要做好工作,把群众手中的药材,按质论价及时收购起来,这就是对合作医疗种药办站的具体支持。最近汉中地区群众反映,乌药、茯苓卖不出去,要求国家抓紧收购。
  三 国家对农村合作医疗,特别是边远山区、灾区的合作医疗,要给予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
  看了几个山区县的医院设施,深感条件太差。佛坪县32000多人口,农业人口28000人,山大沟深,地广人稀。群众有了大病就得到县医院治疗,而县医院只有30张病床,病房狭小,光线不好,满足不了群众看病的要求。县医院如此,公社卫生所、大队医疗站就更困难了。而山区地方病、传染病至今还很多,山区群众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据县委同志讲,有些生产队由于疾病等原因,人口不断减少,群众不得不迁居外地。现在劳力紧张,已成为山区建设中的一大困难。本地干部难于培养起来,外来干部较多,占了80%。由于生活条件差,费用比平川高,工资比平川低,职工生活及子女看病、上学等困难解决得不好,不少干部长期不安心,队伍一直稳定不下来。该县每年财政收入约40万元,无力支持合作医疗卫生事业。根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我意应增加国家对山区和灾区合作医疗的补助费,并在分配医务技术人员、增加设备及培训赤脚医生等方面给山区以适当照顾。对在山区工作的医务人员,要给予适当鼓励,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四 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合作医疗的管理
  汉中地区、渭南地区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有一些办法值得研究推广。如他们抽出专人,成立合作医疗办公室,通过县、社卫生院及合作医疗站,把防病治病、爱国卫生、地方病防治、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等卫生工作,都抓起来,效果较好。我的看法,省卫生局也应设立相应机构,负责管理好这一项事业。人员可从卫生行政编制及有关事业人员中抽调。由一位副局长亲自抓。近几年可每年召开一次合作医疗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把农村(包括山区)医疗卫生工作切实抓上去,为加快发展全省农业贡献力量。现有的合作医疗站要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所有的赤脚医生要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类似神木卫校的学校可有重点地增加几所。
  总之,我们一定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依靠群众,团结奋斗,使我省合作医疗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这是孙作宾在关中西府和汉中地区九个县的调查报告,陕西省革委会于1979年12月27日转发各地、市参阅。 (1979年11月15日)
  

孙作宾/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