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孙蔚如>孙蔚如参考书架>灞桥区志

  


灞桥区志-孙蔚如

西安市灞桥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孙蔚如(1894~1979) 名树棠,字蔚如,灞桥镇豁口村人。1913年,入西北大学预科(旋改为省立第三中学),是年冬转入陕西陆军测量学校。1915年夏毕业后,因受辛亥革命影响,于1916年经李桂棠、杨景震介绍,加入中华革命党,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917年,他投笔从戎,参加靖国军,任第二路第二支队第一营连长。1920年春,率兵在旬邑清水原伏击甘军陆洪涛部喻升一标之众(北洋军建制一标相当一团),首立战功,名扬军旅。是役中结识了靖国军司令杨虎城,后即调杨部任第一支队第五营营长。期间,随杨虎城与敌作战数十次,以机智勇敢为杨倚重,并从此与杨结下患难与共之情谊。1922年,杨委任孙为陕北镇守使署暂编步兵团中校团副(为保存实力暂编的部队)并兼任安边军事教导队队长,负责招考进步青年学生,为部队培养军事干部。张汉民、孔从洲等均系该队优秀学员。1924年,任陕北国民军第二支队中校参谋长兼游击司令。1926年,刘镇华围西安城时,协助杨虎城坚守西安8个月,支援了北伐战争。西安城解围后,杨虎城部受编为国民联军第10路军,旋又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10军,孙任参谋长,出关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春,任第二师副师长,代理师长,率部出关协同友军与北洋军阀军作战,在郑大庄一役伏击数倍于己之敌,战斗中身先士卒,终于固守了阵地,牵制了敌军。杨虎城出国期间,他主持第10军军务,在驻区内执行杨虎城将军“不危害革命,掩护共产党人”的主张,保持国共合作的局面。1928年春,中共皖北特委领导皖北暴动,有人叛变告密。为了保护共产党员,孙蔚如指派孔从洲(时任连长)将已暴露身份的几十名中共党员以“武装押送”为名,暗中发足路费,安全护送出境。1928年底,冯玉祥将10军缩编为暂编第21师。杨虎城返回部队任师长,孙任第三旅旅长。1929年2月,部队自南阳移防山东,他协助杨虎城消灭胶东刘桂棠(即刘黑七)、顾震两股惯匪万余人。1929年冬,孙率部以神速奇袭的手段击败冯系刘汝明部于内乡、淅川等地。1930年夏,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孙兼南阳守备司令。9月,在西进途中,截击了正向山西撤退的冯系刘郁芬、吕秀文等部于大荔一带。部队入陕后,扩编为国民革命军讨逆军第十七路军,杨虎城任总指挥,孙任17师师长。1931年11月,被打倒的北洋军阀头子吴佩孚辗转到兰州,企图东山再起。孙蔚如奉令亲率第17师并以潼关行营参谋长名义指挥其他一些部队入甘平乱驱吴。为团结友军,减少阻力,他提出“西北团结,汉回不分,陕甘一家”的口号。11月29日,首战会宁,以一团兵力,仅用26分钟即全歼敌守军师长王家曾部。接着又率部攻打定西,直逼雷中田部星夜撤退,逃向四川,吴佩孚乃逃向华北。12月上旬进占了兰州。12月18日任甘肃宣慰使,暂兼军民两政。他起用进步人士杜斌丞为甘肃省政府临时维持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蒋介石忌他在甘发展,将其调入陕南对付红四方面军。他派代表与红四方面军谈判,形成停战合作局面。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前他被召回西安,当即表示坚决拥护张、杨的主张。11日夜行动时,他在西安绥靖公署内配合张、杨掌握全局,在事变期间担任军事顾问团召集人、抗日援绥第一军团团长。事变后,杨虎城被逼迫出国,其部队被蒋介石分化瓦解。第17路军于1937年5月被缩编为第38军,孙被任命为军长,同时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派出177师(师长赵寿山)、第177师之529旅(旅长许权中)和教导团(团长李振西),开赴抗日前线,参加保定、娘子关、忻口诸战役,以重大的牺牲阻滞日寇的猖狂进攻,曾得到战地指挥官5次嘉奖。1938年2月,第177师和177师之529旅进入晋东南太行山区开展游击战,划归八路军战斗序列,在朱德和彭德怀的统一指挥下,形成了国共双方团结作战的局面。他指令部队向八路军学习,加强了部队的政治工作,其时38军中建立了共产党的工作委员会,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6月,孙部与八路军配合作战,一举收复了上党地区的19个县。当日军逼近黄河时,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仓惶失措,致使人心惶乱,他严正声称,自己身为陕西省主席,将誓死保卫陕西,绝不生离西安。他主持的省政府也发表了“守土抗战”的通令,社会各界也渐趋安定。是年7月,他辞去陕西省主席职务,调任第31军军团团长,率部队主动东渡黄河作战。后部队又改编为第四集团军(辖第38军、96军和47军),驻守晋南中条山西段抗击日寇。他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之职坚守中条山两年余,先后11次粉碎日军扫荡。1945年8月,日本投降,孙受任武汉战区受降主官。1945年9月19日,在汉口中山公园举行受降典礼。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签字投降。 1946年春,第六战区改组为武汉行营,孙任副主任。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在望,蒋介石已临土崩瓦解,蒋威逼他去台湾,他携家避居杭州,并将警卫旅再次扩充为232师,随程潜住长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前夕,派秘书王子义前往长沙,授意该师相机起义,这支由他直接掌握的西北军力量,终于投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1949年春,解放军向上海挺进,他以经沪赴台为名,潜居上海,与中共联系,得到掩护,迎接了上海解放。年底应周恩来邀请赴北京。1950年8月,由邵力子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任民革中央常务委员,民革陕西省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第一、四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陕西省副省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1979年7月27日,因病逝世。
  

灞桥区志/西安市灞桥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