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斌丞-杜斌丞烈士传略(碑文)
马文瑞 张苏等
杜斌丞烈士,原名丕功,陕西米脂人,生于1888年5月10日(古历三月三十日)。1917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任榆林中学校长,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将军高级参议,甘肃宣慰使署秘书长,陕西省政府秘书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1947年10月7日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终年六十。
烈士一生,顶天立地,是伟大的爱国者,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最忠实的朋友。他以“誓将热血培民主”的壮志豪情,为新中国的创建奋斗终身。当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他以振兴中华,“舍我其谁”和“力挽狂澜”的革命精神,激励同仁,办学十年,开创新风,培育青年,功绩卓著。当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他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祸国政策,倡议“回汉一家,陕甘一体,打通新疆,联合苏联,南北团结,反蒋救国”的主张,并不避艰险,几次入甘,协助杨虎城将军经营开发西北。嗣又提出联共反蒋抗日大计,力促杨虎城将军所部与红四方面军之间达成互不侵犯协定。在西安事变前后,又以“联合则胜,分裂则亡”的远见卓识,为东北军与西北军的团结救国,尽了极大努力,博得广泛同情和赞佩。烈士精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主主张,衷心拥护新民主主义,为杨虎诚将军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卓越贡献。抗日战争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为抗日民主运动殚精竭虑,坚贞奋斗,成为西北民主运动之长城,国内民主进步力量之中坚。敌人威胁利诱,烈士不屈不挠,顽敌技穷,以法西斯手段囚公于囹圄,烈士岿然若素,以人民为念。遗书写道:
“个人生死,已置度外。彼独裁暴力,虽能夺我革命者生命,绝不能阻挠人类历史之奔向光明,终必为民主潮流所消灭也。惟望人民共起自救,早获解放自由,则死可瞑目矣!”
大义凛然,气贯长虹,高风亮节,永励来兹。
烈士殉国后,毛泽东主席亲挽“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周恩来副主席赞为“鲁迅式的共产党员”,对烈士作了崇高评价。大量诗文哀挽散失较多,经历多方嵬集,将保持完好者,陈列于米脂斌丞图书馆纪念室。谨裒述烈士生平崖略,勒诸贞珉,立于馆中,以志纪念,以昭后人。并恭录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挽诗一联,敬献于烈士之灵:
“告慰先生应瞑目,千章红叶满晴皋”。
1984年10月7日
杜斌丞/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党史研究室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