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杜斌丞>杜斌丞参考书架>杜斌丞

  


杜斌丞-回忆杜斌丞先生对我的教诲

孔从洲

                                                    
  杜斌丞先生,陕西米脂人。曾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毕业后,回陕任榆林中学校长,为传播三民主义和进步思想,做了许多启蒙工作。著名的共产党员刘志丹同志以及阎揆要等同志都是他的学生。
  1922年冬,杨虎城将军率陕西靖国军一部转进陕北,在杨住榆林休养期间,结识了斌丞先生。两人一见如故,交往日深,推心置腹,视为知己。杨对杜极其信任。1930年杨回陕主政后,杜一直是杨重要决策的幕内人之一,历任甘肃宣慰使署、陕西省政府秘书长等职。杜对杨接受进步思想和推动西北革命形势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影响。杜与杨无拘无束,无话不谈,从国内到国外,从政治到军事,随时可以见杨进言。他对形势的发展有明彻的认识,杨虎城将军的思想能顺乎时代潮流,是和斌丞先生以及魏野畴等同志的帮助分不开的。以后,十七路军驻汉中部队和红四方面军订立互不侵犯协定,西安事变前和中共的秘密联系,杨都委托杜出面找人联系。
  斌丞先生爱憎分明。他对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极其不满,对蒋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深为痛恨,说这是投降卖国的政策。这些话,他在西安事变前,遇到十七路军的旅、团长是常讲的。他对蒋介石、胡宗南视若草芥,言谈中流露出轻蔑不屑一顾的神采。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方针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表示竭诚拥护。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同志住西安期间,他常去看望恩来同志,研究时局的发展和各界的动态。他认为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西安事变不可能得到和平解决,中国革命不可能成功。
  斌丞先生身躯高大,体格魁梧,他那两撇翘胡子,显示了他的豪爽正直和刚强不阿的性格。他知识渊博,为人健谈,对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都较熟悉。他很关心部队的政治教育,常说保国卫民是军队的天职,否则就不成其为军队,而是害民的土匪。他最厌恶贪污腐化,每听到这些事,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军队若脱离了老百姓,绝打不了胜仗。他常教育我们要军民团结一致,才能打倒军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他批评人也很严厉,决不含糊。西安事变时,警备二旅解决了省政府宪兵后,有位团长乘机将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汽车拉走了。有天他向我问及这事,很生气地说:“西安事变是革命行动,怎能趁火打劫呢?你回去查一下把车交出来。”这事处理后,他又严肃地对我说:“今后治军要严,真正做到秋毫无犯。”斌丞先生的这些教诲,至今思之,犹极深刻。
  斌丞先生心胸开阔,待人诚恳。他对十七路军的团结做了大量的工作。1943年秋,我从重庆乘飞机回西安。临行前,沈钧儒先生托我带给斌丞先生一包材料,我未看,亲送王家巷杜先生家。他看后欣喜地说:民盟的力量将要组织起来了。他是中国民主同盟西北总部的负责人,在西北各界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人士。言谈之中对革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斌丞先生一贯爱护青年。我个人深受他的关怀教育,是我所尊敬的前辈和师长。孙蔚如、赵寿山先后离开三十八军后,每当我回西安去看他时,他总要向我交待一番,要我坚持抗日战争到底,不要辜负杨先生的期望。日寇投降后,他说抗战胜利了,蒋介石随时都可能挑起内战。十七路军是革命的部队,绝不能参加反人民的战争。万不得已时,你要当机立断,自行定夺。1946年5月,我在河南巩县率部起义,加入了人民军队,部队得到了新生,这是可以告慰于斌丞先生的。
  党对斌丞先生很尊重,很关心。抗战后,毛主席曾派曹力如同志到固原高桂滋部队去接他,请他到解放区。他认为在蒋管区坚持斗争,比到边区对革命的贡献大,他明知有危险,但对个人安危,毫不介意。
  蒋介石、胡宗南对他恨之入骨,终于不放过他,横加莫须有的罪名,于1947年10月7日将他杀害于西安玉祥门,同时遇难的还有王宝灵等同志。当我在豫西前线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极为悲痛。回忆往事,夜不能眠。
  斌丞先生牺牲后,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会。毛主席亲题挽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表达了党和人民对斌丞先生的怀念和崇敬。
  

杜斌丞/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党史研究室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