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今日报道>历史真相探索

  


杨虎城的关中岁月//三秦都市报,2006.12.12


    在陕西,杨虎城像一只雄鹰一直盘旋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早年,乡里人把他看作是一个打富济贫的“刀客”式好汉。但是,经过率众参加辛亥革命,反袁斗争,以及之后为保存、壮大、拥护孙中山先生之陕西靖国军而同北洋军阀进行了无数次的浴血奋战,1926年又以五千对十万之众坚持"二虎"守长安长达八个月之久,特别是1936年他同张少帅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随后又在12年的铁窗生活中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一切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杨虎城不仅是一个豪爽、侠义的爱国将领,他更是一位胸怀大志、深深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和父老乡亲的民族英雄。他是无愧于“千古功臣”这一光荣称号的。
    杨虎城1893年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面对地主豪绅的横行乡里,官府衙门的巧取豪夺,尤其是父亲杨怀福以莫须有之罪名被清廷绞杀于省城长安,使童年的杨虎城满腔积怨,投诉无门,这是他后来走上以武力抗暴之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在1928年,当他驻军皖省的时候,他已向我党的地下组织正式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他曾几度向党的皖北特委负责人提出,愿将其所部逐渐改编为工农红军,并说:自己"希望能做第二个贺龙"。其夙愿虽因种种原因未得实现,但他以后的思想和行为始终是靠拢着党的。
    今年是西安事变七十周年,有关他和张学良将军一起发动兵谏的前因后果,海内外的近现代史学专家已多有著述。本文拟着重论及的是他在主政陕西期间,胸怀百姓疾苦,立志振兴陕西的丰功伟绩,以及他一贯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作风。
    兴修水利造福桑梓
    杨虎城在1930年11月至1937年2月先后担任陕西省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以及十七路军总指挥期间,呕心沥血为三秦父老办了诸多有口皆碑、惠及子孙的好事。这里仅举数例:
    “民以食为天”。杨虎城自主政陕西以来,除练兵习武,随时准备抵御外侮之外,在政务上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尽快改变陕西落后的农业面貌,让老百姓有饭吃。
    自清光绪以来,关中“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几乎已成规律。特别是民国十八年的大旱,造成三秦大地饿殍遍野,万户萧疏,这给将军的心灵留下了极大的创伤。杨一到任,立即举荐李仪祉来陕任职。
    李仪祉素怀为桑梓造福之志,并且早在1922年陕西水利局长任内已做了一些兴修泾惠渠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一拍即合,李立即坚辞在南方之职返陕,并再次就任陕西水利局长此前先任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厅长。将军为争取尽快动工,首先压缩军费40万元作为水利专款,又经四处奔走,得到华洋义赈会和旅美华侨分别捐助的40万元和15万元。
    1931年3月引泾工程正式开工,杨派十七路军工兵与"以工代赈"的民工一起日夜奋战,使工程进度大大加快,次年6月20日,第一期工程即完工放水,当年灌溉面积达50万亩,至1934年全部完工后,灌溉面积达到73万亩。这在当时的中国可谓首屈一指,因为那时国内兴建的两处最大水利工程可灌面积都不过20万亩。此事一时引起海内外水利界的极大轰动。而三秦父老得到的实惠是,麦、棉、玉米等的产量,在不少地方竟陡增2.5-3倍。
    1932年引洛之议初定,1933年2月杨即约同水利专家一起,沿蒲城县永丰镇内所勘渠线,一路翻沟越岭,徒步察看。在同专家们商榷意见一致的情况下,当即下令李仪祉派队测量。引洛灌区的勘测和设计施工于次年7月即完成预期成果。据随行人员陈靖回忆,将军此行不要地方官员陪同,沿途访贫问苦,“完全是一种乡党邻里的相逢场面。”
    但不幸的是,就在杨虎城积极致力于兴修水利之际,他被南京方面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免去了省主席一职。以致原计划修建的渭惠、汧惠、湑惠、梅惠、褒惠、汉惠等六渠皆成泡影或推迟动工。发展教育爱惜人才
    杨虎城在陕期间关注的第二件大事即兴办教育。
    他认为西北贫瘠落后与教育滞后和人才匮乏有着极重要的关系。
    自辛亥革命以来,由于各系军阀在西北争夺地盘,使得战祸连绵,大批优秀知识分子被迫逃往外地谋生。到他接手省主席一职时,陕西没有一所高等学府;全省中学仅十七处,在校生2144人;小学不仅在农村凤毛麟角,在省城亦屈指可数。
    为加速发展教育和网罗、培养人才,他上任后当即立断:宣布“兄弟今后把教育经费令其完全独立。”他在全省教育局长等会议的致词中,一再表态:“教育经费是不可不充分筹备的。政府对于教育,不是敷衍了事,非要实事求是不可。”又说:“现已将商税、棉花捐、卷烟特税全数拨归教育厅,保障独立。无论任何人或借口何事,均不得提取分文。”并下决心缩减军费开支,从中挤出一笔教育专款,并由教育界知名人士组成教育基金保管委员会。
    他还投资兴办企业,以其税利作为办学的资金来源。如在渭南一地,就先后兴办了棉花打包厂、面粉厂和榨油厂,规定其税利主要用于资助当地的中小学校。此外还出资购买了一些土地明确作为学田。另外由自己捐资或出面集资,创办了蒲城尧山中学和孙镇高级小学等。又接受回族人士冯瑞生的建议,责成省教育厅和长安县共同出资,于1932年2月在西安办起了陕西第一所公办回民小学。
    尤其应当提到的是,他在于右任等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向南京政府反复申请,终于在武功县办起了西北第一所高等学府———西北农林专科学院后改名为西北农学院。此外,他曾多次资助过地处今日西安市东三路附近的一所福利院,并亲任名誉院长该福利院现已迁至长安区翠华山下,并有了较大的发展。
    杨虎城到任后,曾急电敦请本省在外名流:“幡然归来,理我陕政。”当时从南京、苏州、青岛等地受聘返陕的有李仪祉、王典章、张寒杉、薛健等一批名流和专家,并均被委以重任。他还结交了蒙浚僧、杜斌丞、杨明轩、韩光鹗、宋绮云、申伯纯等许多有识之士,屈尊就教,顾问政局。他就职后曾对部属们推心置腹地说:“当国民党的官,难免刮地皮。不过,我想用刮地皮的钱尽量给老百姓办事。”他把中学老师的工资普遍提高到一般司书人员的一倍以上,最高者月薪竟达七八十元,使困扰执教人员多年的生计问题,初步得到缓解。
    据将军的家属回忆:他在西安事变后的狱中期间,还经常念及尧山中学的生存问题,曾以自己的私蓄解其燃眉之急。
    杨虎城还多次资助有志青年,出国深造。从档案中查到,被先后选派资助赴日、法、美、德留学的有江隆基、潘自力、郭则沉、王炳南、亢心栽、原政庭、周梵伯、王季陶、韩鲁、樊作栋、蒲克敏、袁若愚、李子健、刘佛吾、李敷仁等人,其中有的当时已是共产党员,有的回国后入党或成为进步民主人士。
    “知识来源有两个:一是书本,一是实践,你要珍惜坐在课堂里的学习机会,不敢虚度光阴。将来没有知识,干什幺都不行。”1934年当尧山中学刚刚建成时,条件十分简陋,将军动员年仅12岁的杨拯民去蒲城住校,并说:"这学校是我办的,我的儿子不去怎幺行"重视交通救助苍生
    杨虎城除了动员十七路军官兵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外,还以大量工兵参与发展交通。孙中山先生生前关注的陇海铁路,因内战、缺钱等原因,至1930年只修到潼关。杨为此多次同南京政府商谈联合投资,并派部队大力增援,使陇海线于1934年11月即通达临潼,12月通达西安。咸阳铜川铁路也是在杨的任期内设计动工的。
    此外,于1935年又以十七路军工兵为主力,并以"以工代赈”的方式雇用了一大批民工,因而较快地修通了西安至兰州的公路。他还和后任省主席邵力子一起,争取欧亚航空公司于1935年开通了西安至南京的航线。
    与此同时,杨还大力扶植现代工业的发展,先后帮助建立了西京机器制造厂、大华纱厂、西京电厂和中南和协火柴公司等一批新型企业。在改善医药卫生条件方面,除大力充实十七路军军医处的医务人员外,还创办了省立医院即现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的前身,以及助产学校和西北制药厂等。为了解决广大群众的求医需要,他倡导私人办医院和小型诊所,使民间医疗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杨虎城在主政陕西期间,爱民之心,报国之志,始终不渝。他的从政作风也有其突出的特点,这就是求真务实而不尚空谈。他在从河南回到西安为他洗尘的宴会上,就实话实说地讲:“希望大家不要把虎城当中央任命的官看待,要当自己的子弟看待,要站在父兄的立场上,尽量地指导才是。”他极其厌恶当时的旧衙门作风。
    1930年底,杨一到任省府,就着手大抓赈灾。当时大旱刚过,蝗、雹、虫、鼠等灾害又接踵而至。他在《为陕西灾民请命给国民政府的电》文中说:"窃以为灾有重轻,治兼标本,目前应分别急赈工账,兼筹并进。"他提出对老弱病残、身体极度虚弱者,应速办粥厂或散干粮,此为急赈;对尚有劳动能力者,则组织起来开渠、筑路,以期救灾、兴工两利,此为工赈。
    1932年夏,陕西发生了大规模的"虎列拉"传染病,死亡之众为历史所罕见,严重时仅西安一地一天即死亡八百余众。按当时政制,各省医卫工作均归民政部门主管,杨闻讯后即以兼任民政厅长的身份,亲自挂帅,动员全省公私医务人员,日夜抢救,同时商请欧亚航空公司加班运输药品,由于各项抢救措施抓得紧,使"虎列拉"病情的扩散迅速得到了遏制。将军并以此为鉴,从军政费中拨专款,购买了一套生产"虎列拉"疫苗的设备,从次春起,即普遍地开展了预防注射工作,此事在老一辈的西安人中印象极深。(范超 常金涛) 

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