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遗物“回家”//三秦都市报,2007.07.12
核心提示 ■赵一荻女士的侄孙女将张学良夫妇晚年用过的轮椅、“痒痒挠”以及晚年生活照片捐献给西安事变纪念馆。 ■迄今为止西安事变纪念馆共收集到关于张学良的文物近20件,此次是首次收藏到张学良先生晚年遗物,弥足珍贵。 ■西安事变纪念馆准备在即将推出的新陈列中向公众展出。 ■这些遗物是张学良将军晚年生活的重要见证物,它不仅是西安事变纪念馆的珍贵文物,而且也是张学良将军留给陕西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赵荔女士(右)捐赠的张学良使用过的轮椅和“痒痒挠”7月11日,一辆外表普通的黑色轮椅被抬进了西安事变纪念馆的陈列室,它的主人就是传奇人物张学良、赵一荻夫妇。尽管张学良将军最终没能回到阔别几十年的故居———位于西安市建国路金家巷的张学良公馆,但陪伴张将军晚年生活的轮椅回来了……
昨日9时许,在西安市建国路张学良将军公馆举行了美籍华人、张学良夫人赵一荻的侄孙女赵荔女士向西安事变纪念馆捐赠张学良先生遗物仪式。此次捐赠的遗物一件是张学良夫妇到美国以后所买的最早的一辆轮椅,一件是张先生晚年用的“痒痒挠”。西安事变纪念馆馆长林道琦代表纪念馆正式接受赵荔女士捐赠张学良遗物及相关照片,双方在捐赠书上签字,并向赵荔女士颁发了捐赠荣誉书。 据悉,迄今为止西安事变纪念馆共收集到关于张学良的文物近20件,此次是首次收藏到张学良先生晚年遗物,弥足珍贵。西安事变纪念馆副馆长魏世刚表示,将精心保管这些遗物,准备在即将推出的新陈列中向公众展出。 友人牵线遗物“回家”
赵荔女士是张学良夫人赵一荻的侄孙女,其爷爷赵燕生是赵一荻的六哥,与赵一荻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在天津出生长大的赵荔于1984年远赴美国定居夏威夷。1993年底,张学良和赵一荻定居夏威夷后,赵荔就开始了照顾张学良夫妇日常生活及其对外联络工作,陪伴两位老人七年多,并为他们养老送终。 2000年6月22日,在庆祝张学良百岁华诞后不久,陪伴张学良将军72年的赵一荻女士,因肺炎及并发症,逝世于夏威夷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痛失老伴的张学良于2001年10月15日在夏威夷逝世,按生前遗愿,张学良与夫人赵一荻同葬于檀香山神殿之谷纪念陵园。
在与张学良夫妇朝夕相处的七年多时间里,赵荔深深地感受到了张学良热爱祖国、对故土的无限怀念之情。安葬张学良后,赵荔将张学良夫妇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生前遗物细心珍藏,妥善保管起来,希望有机会能将这批遗物带回祖国。此次赵荔女士同家人回国探亲旅游,在西安籍好友、现定居夏威夷的邓葆莹先生帮助联系下,决定将珍藏的张学良晚年使用过的轮椅和天天用来挠背的“痒痒挠”(俗称“老头乐”的挠痒器)两件遗物和相关资料,无偿捐赠给西安事变纪念馆永久收藏展示。
“如果说西安事变纪念馆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做出了一点成绩的话,那也是同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亲属、朋友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西安事变纪念馆副馆长魏世刚动情地说,这几件珍贵遗物和相关照片资料,将成为陈列展览的亮点。 几件遗物几多故事
“这辆轮椅是张学良将军最早使用的一辆轮椅,在纽约购买后带到夏威夷,是张学良在夏威夷头几年使用过的。”赵荔说,晚年的张学良夫妇一直是依靠轮椅生活的,轮椅是他们的代步工具。除了与夫人坐着轮椅定期去教堂做礼拜,张学良几乎每天上午都要坐在轮椅上去海边,就是在家里,他也是坐在轮椅上吃饭和接待来访客人。 另外一件遗物是张学良用来挠背的“痒痒挠”,赵荔告诉记者,张学良将军特别喜欢用这个“痒痒挠”,天天都用,每天都放在床上随时使用。
在昨天的捐赠仪式上,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说,这些遗物是张学良将军晚年生活的重要见证物,弥足珍贵,它不仅是西安事变纪念馆的珍贵文物,而且也是张学良将军留给陕西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遗物记录晚年生活
据赵荔介绍,张学良夫妇定居夏威夷后,深居简出,悠闲宁静,生活极其有规律。平日里,老人除了每个礼拜天上教堂做礼拜外,就是去夏威夷海边散步,看日出日落,看游人在沙滩嬉闹。在家里,偶尔打几圈麻将,经常讲幽默风趣的笑话,听几出小戏,有兴致时,还会兴致勃勃地唱上几段京剧。 昨日上午,在西安事变纪念馆陈列室里,当赵女士抚摸着轮椅的把手,睹物思人,泪光莹然,她说张学良将军晚年最后的时光几乎是在轮椅中度过的,这辆轮椅忠实记录了将军晚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这是张学良将军恢复自由后,写下的一首抒发内心豪放情怀的打油诗。
赵荔眼中的张学良
昨日上午,在捐赠仪式结束后,捐赠人赵荔女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赵女士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与张学良夫妇朝夕相处的难忘岁月。坚强的他
“那年9月11日晚上,张学良将军的肺炎突然发作,得到这一消息后,我立即和张夫人(赵一荻)一起将他送往医院。在急诊室,医生经过检查后告诉我‘(病情)很严重,需要立即进行抢救,但能否好转不好说’,当我将这番话如实讲给他后,他平静地说‘上帝的恩典够我用的了’,生死关头,张学良将军泰然处之,幽默以对。”赵荔说,令大家欣慰的是,经过几天的抢救治疗,他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风趣的他
“我每天中午都和他一块吃饭,他便把好吃的拿给我,说‘你吃,你吃’。等到我吃完了以后,他又跟我开玩笑说,你知道吗?中国有‘三统’。我便好奇地问究竟什么是‘三统’,他笑着说,有‘宣统’、‘大总统’,还有你这个‘大饭桶’。”说起这些趣事,赵荔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赵荔说,有一次,一位广东籍的老师教张学良将军学习英语,当学到“nine”这个单词时,老师就告诉他“nine就是‘狗’(九)”,过了几天,又学到了“dog”,老师说“dog就是‘犬’”,听完老师的翻译,他就风趣地问老师“nine与dog,是不是表示‘大狗(九)和小狗’的意思?”张将军的问话引得大家开心地笑了起来。深情的他
“他的晚年生活很规律,也非常俭朴,一点豪华的东西都没有。当大家去看望他的时候,都不相信他住的房间那么小,只有40平方米左右。”赵荔说,张将军晚年,对亲人的思念与日俱增,他每次谈起自己的父亲时就说“我很想(念)爸爸”。在赵一荻去世后,他常常说“她对我最好,我俩最好,我真的很想她!”
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