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成就标准版“蒋介石”//新京报,2005.04.21
八〇初类型片之军事历史题材影片1981年成荫执导《西安事变》,孙飞虎一片成名
《西安事变》中毛泽东、周恩来(右二)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明显不如张学良、杨虎城(右一)、蒋介石(左一)等人生动,成为当年的一大话题。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军事历史题材的影片赶着时代的节奏,重新出场了。当时的电影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多倾向于“复原”历史,以对近代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的“真实”呈现为主流。《西安事变》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扮演蒋介石的孙飞虎一片成名,获得了第二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老导演成荫则以满票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孙飞虎在本报记者的专访中回忆了当年拍摄前后的细节。
话剧演员中选挑大梁
《西安事变》是从1979年开始筹拍的,北影厂著名导演成荫负责这部影片。当时这部影片的投资有好几百万元人民币,在80年代这样规模的投资已经算是"大片了"。成荫导演说这部电影有两个人物必须选好,一个是张学良,另一个就是蒋介石。
剧组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演员,但是蒋介石的扮演者迟迟没有落实,成荫导演说,宁可不拍,也决不凑合。这时我在北影厂工作的一个老同学向剧组推荐了我,他告诉导演贵州话剧团有一个演员叫孙飞虎,在话剧版的《西安事变》里演过蒋介石,在当地非常轰动。于是剧组就通过我们话剧团要了两张我的剧照,很快就打电话让我来北京。我跟演周恩来的王铁成配了两场戏,成荫当即决定,电影可以开机了,我也被留在了北京。
还原一个真实的蒋介石
实际上那时距离开机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剧组跟我签了一年的合同,成荫告诉我不要去看那些野史,多翻翻历史资料,于是我就利用开机前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一些从国民党那里缴获过来的、附有蒋介石各个时期照片的历史文献,经过特批,允许我调阅。我直到看过这些照片才对蒋介石的形象有了真正的认识。
随着对蒋介石的了解一点点加深,成荫导演提醒我,绝对不能把这个人物演成漫画式的,他为蒋介石这个人物定下的基调是军事家和政治家。于是我根据历史资料中学到的内容结合我自己的体会,完成了对这个人物的塑造。蒋介石的步态、训话的手势都非常有特色,但是我觉得不能全靠模仿,同时也要把我对这个人物的理解放到表演中。
蒋介石说话的口音很重,我看过资料,知道他说的是地道的宁波官话,我自己是上海人,对于他说的话我都能听懂,成荫问我能不能在电影中模仿蒋介石的口音,我说可以,但是如果完全照着宁波官话讲,北方的观众可能就听不懂。于是我保留了宁波官话中比较有特点的词汇,结合普通话,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后来有规定说,国产影片中以后只有两个人物可以用方言对白,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个就是蒋介石。而我在当时首创的蒋介石的语言模式一直被沿用至今天。
扮相被蒋经国认可
我一直认为我的外形和蒋介石并不像,化妆之后还可以,但是导演说这个人物对外形的要求只是最基础的,更需要演员有“戏”,特别是要有蒋介石的气质,能表现出一个国家元首的感觉。
台湾导演李行曾经跟我说,他当年在军校上学时见过蒋介石训话,看到我化完妆后的造型真有七分相似,特别是眼神,像极了“前总统”,而美国几位研究蒋介石的历史学家在看过《西安事变》后表示非常惊讶,“太像了!连后脑勺都像。”这部影片在国内公映后很快就通过录像带到了台湾。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看过这部影片后也被别人问起我扮演的蒋介石像不像,蒋经国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后来还有一件趣事,影片《血战台儿庄》在台湾上映,那部影片中扮演蒋介石的不是我,但是发行方硬要把蒋介石扮演者的名字换成我,我问他们为什幺,他告诉我,“在台湾,只有孙飞虎扮演的蒋介石观众才认。”
演蒋介石一演20年
后来很多观众对于蒋介石的认识都基于我扮演的这个人物,甚至后来影视公司按照我的形象去找扮演蒋介石的演员。我在《西安事变》中扮演的蒋介石竟然成了一个标准。
1982年金鸡奖,我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最佳男配角奖"。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的戏份一点不比毛泽东和周恩来少,电影局的一些领导还怕我想不通,专门打电话安慰我,“主角、配角不重要,关键是你演的蒋介石获得了肯定!”
第一次演戏就能拿到金鸡奖我特别高兴,因为在那个时候金鸡比百花更难拿,因为评奖的专家都是谢晋、田华这些老艺术家。从《西安事变》开始,蒋介石这个形象我一演就是20年,大概演了三四十部电影、电视剧。从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演到在台北去世,基本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年龄的蒋介石我都演过了。
口述:孙飞虎采写:本报记者张文伯
■电影笔记
如何拍摄一部省钱的史诗片
在中外电影史上,军事历史题材的影片是一把双刃剑,成功票房可以攻城略地,失败则会害公司大亏本钱。如何节省拍摄成本,降低风险,是拍摄这类影片的一大严肃问题。
1981年的这部《西安事变》显然是此中高手的杰作,当然那时的电影产业还未市场化,以下皆是笑谈,仅供后来有心人参考。
省钱的第一招是“暗渡陈仓”,用表现战场后的高层角力,替代前方真刀真枪的大阵仗。西安事变前后,中华大地风云激荡,陕北两军对垒,东北日寇虎视,两广波澜突起,但影片除了对陕北战场有简单的直接表现,其它的大场面都由人物对白交待,而把重心放在了人心斗争上。
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电影充分展现了战场外的各种斗争。导演抓住张杨与蒋、张扬与中共这两组关系为主线,中间又穿插了国民党内部蒋派与亲日派的矛盾,张杨二人间的微妙互动、陕北国军高层与下级军官间的分歧,头绪众多,错综复杂,虽然不见硝烟,却同样营造出了一个剑拔弩张的战场。
省钱的第二招叫“虚张声势”。既然要拍史诗片,总不能太寒酸,拍一些场面装装台面总是要的。所以《西安事变》开场不久就献上了一场国共两军的陕北大战,尽管只有一个景,但却给观众造出“大片”的假相。此后出动2000临时演员拍摄的西安城中学运场面也是同样的功能。
史诗片必然人物众多,演员的片酬一定会占到成本的很大部分,所以省钱的第三招是“拔苗助长”,不用明星,发掘新人。
《西安事变》里最出彩的蒋介石一角就是这样选出来的,导演听说贵州话剧团有一个演员叫孙飞虎,在舞台上演过老蒋,叫过来一试镜,就成了。1号主角张学良的扮演者本来是演一个龙套角色的,也是很偶然地被发现。后来这两个无名之辈的表演胜出了王铁成、古月等特型演员明星。
最后一招叫“依样画葫芦”,剧本忠于历史,不要戏说,一戏说就野,说不准就会有重拍、补拍的命运,而历史是不会错的,依样拍最保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西安事变》算是个忠于历史的好典型。导演让演员不要看野史,看历史资料、档案,那时蒋介石在人们口头还是个丑角似的人物,但电影里,蒋介石在骊山被捕时还腰板挺直,摆出领袖人物的架子。真实成了这部影片吸引观众的最大噱头。
□小潜
■钩沉
成荫与《西安事变》
成荫(1917.1-1984.4)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北影四大帅"之一,曾执导过《钢铁战士》、《南征北战》、《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影片。早在1962年时成荫就非常想把"西安事变”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搬上银幕。
其中有一段渊源,成荫的岳父当时是杨虎城的交际处处长,他写了一本有关西安事变的史料,并常和成荫谈起当时的轶闻琐事,使得成荫掌握了很多感性的材料。
他曾据此撰写了一个拍摄提纲呈给周总理。“文革”后,文化部曾让崔嵬拍摄影片“西安事变”,但崔嵬尚未动手就病逝了,任务就交到了刚刚出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的成荫手里。
“西安事变”历史资料相当庞杂,影片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30人以上,成荫在选择演员上十分慎重。张学良是影片中的绝对主角,挑选演员时,摄制组煞费苦心,一开始从东北找到一个外形上很像张学良本人的演员,可是试起戏来"少帅"风度翩翩的"帅气"却出不来。摄制组正在踌躇中发现原来演戴笠的演员金安歌很像张学良,试戏后发现他非常有激情,平时看起来很老实,但一进戏完全就变一个人,于是决定让他来扮演张学良。
1984年4月,成荫心脏病突发逝世,《西安事变》是他执导的最后一部影片。
(张悦)
■名词解释
军事历史题材影片
这一类型的影片,在国外经常被称为“史诗片”,而在国内更常见的一个名字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此类影片在中国历史悠久,在1949年后,军事历史题材影片在中国影坛地位显赫。
80年代初,这一类型影片再掀浪潮,不过与之前相比,这一次的《西安事变》等影片在忠实再现历史方面的有了相当大的突破。
汤晓丹和成荫这两位一南一北的电影人曾在1952年联合导演了上影当年的重头大戏《南征北战》。30年后两人又一南一北同时推出了军事题材战争片的新作---成荫的《西安事变》,汤晓丹的《南昌起义》、《廖仲恺》。
《南昌起义》:纪录性历史故事片
《南昌起义》由上影厂摄制于1981年,导演强调要把影片拍成一部"纪录性的历史故事片"。影片以历史为参照刻画了多个较为复杂的人物形象,被誉为"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统一",该片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廖仲恺》:文献性历史故事片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出品。影片强调"银幕上出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经得起历史资料的核实考验"。这种人物传记片采用"文献性革命历史故事片"的样式,获得第4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张悦)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