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事记>大事记

  


1936年5月15日

杨中州


    15日,周恩来函时子周(时任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说明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周恩来致函张伯岑,说明中共主张“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 军”,实现团结抗日的方针。
    △周恩来致函谌小岑,对他为国共合作奔走“益增兴感”,希望他继续推动各方,“迅谋联合”,“共促事成”。并邀请他们到陕北“共商大计”。
    是月,在西安工作的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高崇民、孙达生、栗又文等考虑到当时东北军、十七路军官兵大部分被驱使到陕北前线,对这些官兵进行抗日教育极为重要,用笔名写了宣传抗日,揭露蒋、阎拦阻红军东征抗日的文章,合订一册定名为《活路》(意指只有抗日才有活路)。由西安绥靖公署军需处连夜印刷8000册,未运出西安即被特务侦知,晏道刚当面警告杨虎城“注意左右的人员”。
    △高崇民被迫离开西安。
    △郭增恺(十七路军参议)被国民党特务密捕,押送南京。
    △华北日军大量增兵,日本将天津驻屯军改为华北驻屯军,作为侵略华北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复信给中共代表,提出合作抗日的四项办法。
    △吕振羽与曾养甫多次会谈,由于国民党没有诚意,谈判未获进展。
    △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西安高中、西安师范、西安一中、二中、西安女师、西安女中等学校的抗日救国会相继成立。西安学生运动蓬勃发展。
    △车向忱、刘澜波、宋黎、洪钫、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在西安发起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简称“东救”)筹备会。
    △中旬,周恩来在肤施附近再次与张学良会谈,商讨当前军事与建立西北地区统一战线问题。
    夏中共西安特别支部成立,谢华任书记,徐彬如、李木庵、宋绮云任支委。

西安事变大事记 /杨中州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