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事记>大事记

  


1936年12月24日

杨中州


    24日,上午,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宋子文继续谈判,讨论日前周恩来提出的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六项主张,宋美龄也参加了谈判。(一)关于“双方停战,中央军撤至潼关以东。宋子文答应由他本人与宋美龄负责办理。(二)关于“改组南京政府,驱逐亲日派”。会上原则通过。具体办法是:蒋介石辞行政院长职,张学良提出:由宋子文长行政院。宋提出:孔(祥熙)长行政院比较合适。宋本人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张学良提出张伯龄任教育部长。会上一致通过。颜惠庆任外交部长、卢作孚任实业部长(邹韬奋、章乃器、杜重远任中央各部副部长)(三)关于“释放政治犯,保证民主权力”。宋子文答应回去后立即释放七君子及其他政治犯。(四)关于“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宋提出:现在不能马上爆发抗日战争,因为中日力量相差太大。“剿共”政策可以立即改变,内战可以立即停止,但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暴动政策和土地革命政策,红军可以按实际人数改编为国军。张、杨、周基本上同意。周恩来提出:进行准备的一切抗日工作,必须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日寇如再进犯,必须立即抵抗。大家一致同意。(五)关于“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的方针”。宋子文说:回去后须先召开国民党中央全会,解决开放政权,然后再召开救国会议。(六)关于“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一致同意。另外,关于红军的军费,宋子文提出张、周商定,他保证拨发,关于西北的善后一项,今后西北的军政由张、杨负责。大家一致通过。
    自此,谈判基本结束。蒋介石表示接受以上六项:“(1)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2)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3)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4)召集各党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5)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6)其他具体的救国办法。”
    △蒋介石向张学良表示:l、下令东路军退出潼关以外,中央军决定离开西北。2、委任孔祥熙、宋子文为行政院正、副院长,要孔、宋与张学良商组政府名单,决定令何应钦出洋,朱绍良及中央人员离开陕、甘。3、回南京后释放爱国七领袖。4、联红容共,现在苏区不变,经过张学良暗中接济红军,俟抗战起再联合行动改番号。5、立即召开国民党会。6、联俄联英、美。周恩来将此情况电告中共中央。
    △下午,周恩来与宋子文会谈,宋要求中共能成为他抗日、反对亲日派的后盾。并指派专人驻沪与他秘密接洽。(周答应指派潘汉年与之接洽)宋提出暂不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先开国民党的会议,改组国民党、开放政权。宋说回去后与孙夫人商量释放政治犯的办法,并表示,南京政府每月可给红军苏区50万元经费。
    △周恩来会晤宋美龄,宋谓“我等皆为黄帝裔胄。断不应自相残杀。凡内政问题皆应在政治上求解决”。
    △周恩来电中共中央书记处报告谈判结果:蒋介石对张学良说中央军决离开西北,任孔、宋为行政院正、副院长,并与张学良商讨改组政府名单。令何应钦出洋,中央人员离开陕、甘。回京后释放爱国七领袖,联红容共召开国民大会改组国民党、联俄联英美。
    △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博古,提出中共拟参加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委员会的五人名单。
    △毛泽东电王以哲,建议该部宜在固原、西峰、平凉等处坚守。毛同日再电王,建议部队速开兴平、凤翔。
    △中共中央电复周恩来,恢复蒋介石自由的条件是:一、全部中央军分向河南、绥远二省撤退。二、南京宣布和平与民更始,不咎既往和召开救国会议命令。蒋亦发表同样宣言。三、部分地释放政治犯与共产党员。
    △南京政府发布《讨逆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规定:“第一条:国民政府为讨伐西安叛乱,特任讨逆总司令,指挥国家统辖讨逆军事;第二条:讨逆军总司令直属于国民政府,其关于军务、政务、党务等联系事项,由各主管机关协助办理;第三条:讨逆军总司令为实行权责,设置讨逆军总司令部;第四条:讨逆军总司令部设总参谋长一员,副参谋长一员,秘书7人及下列各处:参谋处、副官处、经理处、政训处、兵站总监部、铁道军运特派员。讨逆军之组织系统如附表。第五条:讨逆军总司令部于必要时,得设顾问、参议及高级参谋若干员。第六条:讨逆军总司令部之编制另定之。第七条:讨逆军总司令部于讨逆军事完毕时撤销之。第八条:本大纲由国民政府公布之日施行。”
    △“讨逆军”左翼由潼关过洛南、商县,右翼今晨渡渭河进驻固市等地。并与冯钦哉部取得联系,向西安迂回。
    △下午,蒋鼎文携蒋介石手谕至洛阳,一面电话报告孔祥熙、何应钦,一面至华县前线责令双方停战。
    △东北军某部与南京军队在赤水发生战斗。南京军队工兵在铁甲车掩护下,抢修桥梁,东北军开炮轰击。
    △苏炳文至潼关晤于右任。
    △孔祥熙复电阎锡山,内称:“现中央切盼陕事早获适当解决,既已托付吾公,仍希大力斡旋。继续进行为祷。宜生兄若能同行,极所赞佩。进行情形如何,并盼随时电示为感”。
    △孔祥熙电复宋哲元、韩复榘内称:“承示三大原则,中央亦早具此心。吾辈为爱护国家、爱护人民、爱护领袖,自应本此原则,一致努力”。
    △南京飞机侦察报告:1、长武、泾川有一师部队向南行进,东北军进入泾川;2、王以哲部一二九师日前经凤翔东下,凤翔电话中断,货车、卡车往来甚忙;3、日来在三原、渭南、西安、咸阳之张、杨部队约计如下:东北军一○五师、一○七师、一○八师、一○九师、一一一师、一一二师、一一七师、骑兵师、十七路军十七师、陕西警备一、二、三旅、特一团,炮一团、这些部队分驻于渭南、临潼西故市镇、田市镇、孝义镇、苍头镇、辛市镇、崇宁镇及西安、蓝田等地。
    △“讨伐军”西路军总司令顾祝同由洛抵太原,转赴宁夏。布置“讨逆”军事。
    △川军将领邓锡俟、孙震、李家钰、唐式遵、王缵绪、潘文华通电拥护刘湘“拥戴中央、抵御外侮、停息内争、营救领袖”主张。
    △陕西省民教馆连日举行讲演会,宣传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
    △西安被释放的红军女战士,在西安市东木头市东北救亡总会讲述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
    △西安印刷工人救国会下午3时召开第一次执委会,并组织慰问团,慰劳抗日将士。
    △西安市各机关公务员救国会举行成立大会,应德田、张语还、宋绮云等分别代表张、杨及“西救”在会上致词。
    △长安县组织乡农救国会。
    △长安运粮业工人救国会举行筹备会。
    △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妇女部举行会议,决定派人分赴各县组织农村妇女并开办妇女训练班。
    △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发布《“双十二”抗日救亡运动宣传大纲》,详述事变及八项主张的重大意义。
    △“西救”宣传部召开编审会议,李敷仁、张寒辉等10余人出席,会议决定创办“救联通讯社”,选发重要新闻消息,编辑“双十二”以来各种救亡文献。
    △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特务团政治部发表《为反对中央军屠杀军民反对内战告全国民众书》,指出:“本月16日、17日南京飞机在渭南、三原、富平等地狂轰滥炸,20日上午8时,中央军二十八师又突然包围留守华县之一○五师第三团第一营及卫队特务营第一连,并用机关枪把他们屠杀,这种残绝人寰的血腥暴行,必将会受到历史的制裁。”
    △陕西省援绥战地服务团召开会员大会,决定元月出发绥东,参加战地服务。
    △宋子文、宋美龄找张学良乞求次(25)日圣诞节放蒋回去,“取个吉利”。
    △午前,鲍文樾、马占山、米春霖、卢广绩等人与宋子文面谈,当谈到商定的条件必须兑现时,宋子文拍着胸膛,翘起大拇指表示:“负责担保”。
    △张学良找杨虎城商量放蒋事宜,张学良表示要亲自送蒋回去。杨虎城问张:什么时候回来?张说3天回来,至迟不超过5天。
    △下午,张学良召见东北军何柱国、董英斌、王以哲说要亲自送蒋南返。三人均表示反对。张执意要送。何、董、王建议,最多送到洛阳。张嘱咐:关于联合军事行动听命杨(虎城),东北军听命于学忠。有问题时多和周恩来商量。
    △下午,张学良召集设计委员会成员解释放蒋问题,申述亲自送蒋道理。很多人坚决反对他亲自送蒋回去。张不以为然地说:“他(指蒋)邀我到南京我能不去吗?他以后叫我开会我能不去吗?去了他不是一样扣我吗?你们要知道我不是光杆一个人,我一个人能搞‘双十二事变’吗?我有东北军力量在,有东北军、十七路军、红军团结的力量在,他们不让我回来行吗?况且,我们这里还有南京的十几个大员呢!怕什么?”张学良的这些话始终没有说服大家。
    △晚,周恩来在宋氏兄妹陪同下,在高桂滋公馆会见蒋介石。蒋表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我指挥”等,并邀请周恩来等他回南京后,去南京直接谈判。
    △川越访何应钦。陶德曼访张群。詹森、那齐亚访孔祥熙,探询西安形势。
    △英大使许阁森向孔祥熙提出由英、法、美、意四国协同派飞机载运张学良至天津或上海,以便于张离开中国的建议。
    △晚,杨虎城在西安新城大楼设宴。陈诚、陈继承、蒋鼎文、朱绍良、万耀煌、邵力子、彭昭贤,张冲等“应邀”赴宴。杨虎城详述“双十二”事变的重大意义。
    △高崇民写信给张学良,大意是:必须有条件、有把握才能放蒋。
    △彭德怀率红军一部向庆阳集中。

西安事变大事记 /杨中州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