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17日
杨中州
17日,杨虎城电于右任:“……惟念城多年之于先生,犹子弟之于父兄,不周之处,定荷见宥。伏思国难至此,非抗日确无以图存,非停止内战更无以充实国力……我公党国先进,桑梓硕望,值兹国危乡困,风雨飘摇,尚希鼎力斡旋,倡导和平,俾抗日主张早见实施。”
△杨虎城致电于右任、张继等,请“即日命驾来陕,俾请面承指示,恭聆中央意旨,则善后问题当更易获圆满结果也。”
△杨虎城分电陈诚、邵力子、焦易堂、王陆一、周伯敏等,对于造谣诽谤、制造事端者,予以无情揭露。
△杨虎城电复陈果夫、陈立夫、何键、朱家骅、龙云、冯玉祥、孙科等揭露近日传闻失实、制造谣言、挑拨离间的言论。
△李志刚、鲍文越自南京到杭州转奉化溪口见蒋介石,要求蒋释放张学良回陕。蒋推拖搪塞,予以拒绝。
△临潼、平凉召开大会,分电全国,呼吁反对内战。
△陕西国术界救国联合会成立。
△陕西回民救国会在西安清真寺举行成立大会。
△西安少年救国团举行成立大会。
△旅居平津的东北名流刘翼飞、荣臻等30人联名致电宋子文、宋美龄,要求二宋:“力陈委座,放汉回陕。”“否则约盟如戏,践履全非。先生夫人何以对东北?天下亦何以望先生夫人哉!”
△蒋介石单独约见李志刚。李对蒋说:东北军、十七路军团结一致,张先生若不回去,他们要打仗。李志刚谓:红军坚决表示与东北军、十七路军采取一致行动。现在陕北和甘、宁边区的红军也正向关中开进。蒋介石听说红军南下,语气顿趋缓和。
△广西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通电全国指出:“旬日以来,中央对于西安抗日救亡之主张,未能见诸实行,竟复派兵入陕,重相煎迫,万一激成变化,人将谓中央勇于对内,怯于对外。而亡国灭种之惨祸,亦不旋踵而至矣!心所谓危,不敢缄默,特电恳中央,迅行制止入陕部队,采取政治解决方法,以弭内战,而倍国力。”
△孔祥熙电杨虎城:“急。(衔略)前奉真电,谅邀察及。孔密。顷读兄等呈国府铣电,敬悉我兄遵令奉职,至深佩慰。既保国家元气,复免人民涂炭,御侮救国自可徐图进行,复兴民族尤赖共同努力,仍希善体委座倚殷之至意,早复地方秩序之安宁,叨在知交,尤为企盼。”
△许静芝密电孔祥熙:“(衔略):力密,昨转呈于、杨、孙电,计已呈阅,中央所定军事善后办法,杨等尚未接受,故遵何部长嘱,未发登各报,仅由文官处奉主席谕以空洞之语,先予复勉。”孔祥熙密电蒋介石:“即刻到。(衔略):顷接京电,谓西安事件中央因杨虎城等要求条件中,关系军事者多不能容纳之点。对杨等接受命令之电,遂未向外间发表。据西安来人报告,各项条件中有:(1)早令汉卿回陕。(2)顾主任祝同暂住洛阳。(3)派汉卿为陕甘绥靖主任,令其整理张杨两人及共党部队。(4)由三中全会决定国策,抗日联俄容共等情。今日已由西安代表携往溪口遄谒我兄请求。详细内容,谅邀洞察。究竟何者应予容纳,何者应予拒绝,权衡轻重,设法使其就范。惟弟日前曾电杨等,劝其先行接受中央命令,其他问题,再行缓商。今杨等既已电呈国府,承认中央宽大为怀。戴罪图功,仍应即行宣布,使中外咸知杨等业已服从命令。杨等既仍就中央官吏,自不能再谓中央命令处理失当,至其要求条件,如果无理,将来仍可拒绝,若不服从,益显其反复抗命,亦仍可用兵讨伐。且共党如认杨等不接受中央命令,更可用其分化,实与中央威信有益无损。特电奉陈,敬乞察夺。”
△南京国民政府文官长魏怀电杨虎城、于学忠:奉林主席谕对二人通电留任,予以慰勉。孔祥熙亦分电嘉勉。
△孔祥熙密电林森等:“即刻到。(衔略):力密。顷闻中央因杨虎城等要求条件中央系军事者多不能容纳之点,对杨等呈报国府接受命令之电文,尚未准向外间发表。弟熙意杨等既有电承认中央宽大为怀,甘愿戴罪图功,似应即行宣布,使中外咸知杨等并非与共党完全一致行动。杨等既就中央官吏,自不能再谓中央命令处理失当。至其要求条件,如果无理,将来仍可拒绝,高不服从,益显其反复抗命,亦仍可用兵讨伐,且共党如认杨等不应接受中央命令,更可启其分化,实行中央威信有益无损,特陈管见,敬乞察酌。
△孔祥熙电樊崧甫,询问张杨部队可否合作?如用政治解决可否就范?若用武力,须费若干时日?有无把握?
△严庄密电杨虎城通报情况。
西安事变大事记 /杨中州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