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31日
杨中州
31日,为最后决定和战问题,东北军将领电请于学忠来陕。于学忠自兰飞陕,于到西安后访鲍文越、王以哲、何柱国等。
△李志刚返抵西安。
△东北军青年将领刘启文、杜维纲、刘佩韦、陈旭新再次找王以哲恳求,请王支持少壮派意见。
△晚,杨虎城、于学忠、王以哲、何柱国、周恩来在王以哲家开会,会议作出促进和谈成功的决定。大部分官兵服从这一决定。但孙铭九、应德田等少数人却不顾大局,坚决反对。
△“西救”发言人发表谈话谓:最低限度的和平条件是:不妨害抗日武力的团结,抗日根据地之完整和民众救国运动之发展。
△联军总部参谋处长徐方携带由何柱国签字、杨虎城划行的撤军命令,令总部作战科长孟吉荣,用印电发往前方各部队:1、国内政治问题已达和平解决,撤除一切军事行动;2、联军各兵团即时撤到渭河以北地区;将陇海路正面让开;3、第十七路军率所属第十七师及警备一、二、三旅开往三原、泾阳一带布防,所属四十二师仍住大荔;4、一○五师及第一一二师和配属之炮工兵等部队,撤出阵地后开往渭河以北高陵附近地区驻防;5、第五十七军所辖第一○九师、一一一师、一一五师和一二○师及配属的炮工兵等撤出阵地后,结集于孝义镇、交卸镇、官底镇、关山镇附近地区驻防;6、骑兵军辖骑三师、骑六师、骑十团集中于咸阳、礼泉一带地区;7、第六十七军辖一○七师、一○八师、一一七师和一二九师,仍驻平凉附近地区;8、第五十一军辖一一三、一一四、一一八师仍住郑州附近地区。
△蒋介石指示顾祝同:姑且每月支付共军二三十万元军费,由杨虎城间接领发,番号暂照旧,驻军地点及收编事宜再作商量。
是月,由杨明轩、李寿亭、车向忱等发起的“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国大同盟”在西安成立。
西安事变大事记 /杨中州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