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回族的宗教信仰
马通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甘肃是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的主要所在地。中国伊斯兰教在明中叶以前只有格的目一派,清末伊合瓦尼和西道堂相继形成,和格的目并称为中国的三大教派。明末清初虎夫耶、哲合忍耶、尕德忍耶和库布忍耶等苏非派传入甘肃地区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伊斯兰教的四大苏非学派及其所属四十余门宦,这些支系大部分也在甘肃。故河州始有“中国麦加”之称。
无论教派还是门宦,其基本信仰一致,都以《古兰经》为根本教法;以“六大信仰”(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前定、信后世)为基本信念;以“五件天命”(念、礼、斋、课、朝)为基本功课。绝大部分穆斯林属逊尼派。教派、门宦及其支派间的不同点,主要是对《古兰经》注释和《圣训》的理解方面有不同见解,对修持理论和法定干功的认识和尊行各有侧重。同时门宦多以“始传者之子孙世世为掌教”,上有教主,下有热依斯和开学阿訇等一套严密的教阶组织,并且崇拜教主和拱北。
一、三大教派
(1)格的目
格的目是中国伊斯兰教最早的一个教派。十八世纪以来,为与其他教派相区别,始名“格的目”,意为古老,故又称“尊古派”或“老教”。河湟地区因其在昏礼(沙木)之后开斋,故又称“后开派”。
格的目遵奉伊斯兰教逊尼派信仰,属哈乃斐教法学派。重视五件天命功课和六大信仰,视坐静修持为副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汉文化的影响,教义中含有不少儒家思想。格的目虽对门宦与拱北持异议,但并不反对任何门宦的道乘功修,对各派持宽容温和态度,重视穆斯林内部团结。实行单一教坊制,以一个清真寺为一个教坊,各清真寺间互不隶属,各自独立。教坊的组织形式最早是“三掌教”制。但因时代不同,其名称和内容亦有所改变。明中叶以前由管理教务的长老(“筛海”)和管理民事的宗教法官(“嘎锥”)以及由政府委派处理侨务的“蕃长”组成;明中叶以后由领拜“依麻目”、讲经的“海退布”和呼唤礼拜的“穆安津”组成;清末以来被开学阿訇、二阿訇、“麻玛津”、“海退布”以及学董、乡老所代替。学董是一坊内宗教事务的实际掌权者,开学阿訇亦受其制约。
(2)伊合瓦尼
“伊合瓦尼”意为“同教弟兄”,通称新教。19世纪90年代由著名阿訇马万福创建于河州。
马万福是河州东乡人,1988年(光绪十四年),他去麦加朝觐留学,受宛哈比派的影响,回国后结合中国伊斯兰教实际,联络当时河州比较知名的“十大阿訇”,创建了伊合瓦尼派。在本世纪30年代以来,该派在甘肃、青海、宁夏地方政权的大力支持下,在这些地区确立了优势地位。
伊合瓦尼教义的基本特点是“尊起、革俗,反对异端”。它认为“五件天命”是一切宗教功课中的基本功课,绝不能有所松懈,要求以阿拉伯语标准语音读《古兰经》。它开始实行“单一教坊”制,后来通过“海乙制”,把互不隶属的教坊又统管起来。它对苏非派所属门宦的一些主张持反对态度。
马万福于1937年归真后,伊合瓦尼分为两派:一派以尕苏哈吉为首,奉行原来宗旨,称为“苏派”,居多数;另一派以尕白庄阿訇马德宝为首,改革原宗旨,称为“白派”,现在通称“赛乃菲耶”,或称赛来夫。他们主张遵从“前三辈”的教义教律;只承认《古兰经》原文和正确的注释;不主张给亡人转“费给耶”;主张男子留“满头”,妇女戴面纱。
(3)西道堂
西道堂为马启西于20世纪初创建于临潭。因其以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刘智等人“以儒诠经”的汉文著述为传教依据,故有“汉学派”之称。
马启西(1857—1914),字慈祥,号公惠,世居甘肃临潭旧城。他考准秀才后不求仕宦,一面攻读汉文经史,一面钻研王岱舆、马注、刘智等人撰写的《清真大学》、《清真指南》、《天方典礼》等伊斯兰汉文论著,学有所得,遂设帐讲学,创建了“西道堂”。
西道堂的基本信仰仍是“认主独一”、“顺主从圣”,遵奉《古兰经》和《圣训》,履行天命五功,具体特点是将刘智等人的学说贯彻在宗教实践之中;在宗教礼仪方面兼收并蓄,基本和格的目相同,又和哲合忍耶有不少相似之处,具有高念派特点。创建初期,因简化宗教仪式,减轻教民宗教负担,移风易俗,提倡男女上学念书,因而发展较快。
西道堂的教权结构具有门宦特点,实行教主集权制。教主既是宗教领袖,又是道堂内世俗生活中总管一切的最高权威。这个教派内部的组织结构,分集体户和个体户两部分。集体户生活在临潭旧城道堂内,人数最多时,达到400余户1000余人,实行集体劳动,集体生活;个体户散居甘、青、新、川等地。
从经济结构看,西道堂又似一个带有封建庄园性质的经济集团。堂内集体经营商、农、牧、副各业,统一管理,统一分工,统一分配,全部财产归道堂所有。堂内设总经理统管各种经营,其下各行各业设经理,又下设专门负责人。
西道堂既是一个教派,又是一个社会经济团体。它的经济制度从创建到解体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因屡受地方军阀势力的打击和本派上层的争权夺利,至1949年已趋于衰落,下层教民生活日益贫困。新中国成立后,西道堂作为宗教团体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
二、四大苏非学派及其所属门宦
苏非派传入甘、宁、青后,被通称为门宦。“门宦”一词来源于“宦门”、“门阀”等词意。清乾隆年间,地方当局因穆夫提第六代教主马显忠开办义学,鼓励回汉儿童上学,积极改善回汉关系,遂赐马显忠“统领”衔,命其管辖河州各教派,于是群众把穆夫提管的叫“七门八宦”,从此始有门宦家之称。门宦一名的出现表明苏非派是具有一种宗教世袭的身份、地位与特权的“高门世家”,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权力更集中、辖区更广大的教坊制度,它是中国伊斯兰教的特有组织形式。
(1)虎夫耶学派及其所属门宦
“虎夫耶”主张低声默念“齐克尔”(赞主词),故又称“低念派”。
虎夫耶学派笃信《古兰经》、《圣训》,遵行天命五功,主要功修是静修参悟和默念“齐克尔”。所属各支系门宦因其传授不同,念诵方式亦各有异。该门宦教阶分为三级:最高一级是“穆勒什德”,即太爷和教主,被认为是得了教门的人,具有“卧里”的品级,并能显示各种“奇迹”;次一级是“海里凡”,即“穆勒什德”的接替人,被认为是办教门的人,具有“筛海”的品级;再一级是上两级的忠实信徒,称为“穆勒得”,即追随者,被认为是学习教门的人。该门宦实行教主集权制。在继承方式上,教主在世时,精心培养几个“海里凡”,临终前,选择最得意的“海里凡”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交给掌教印章或一至几件衣物,作为教权继承的凭证而成为下一辈教主。后来演变为“子袭父职”的世袭制。随着教坊的增多,虎夫耶将若干坊联结为一个教区,由教主指派海里凡主持教务,这就打破了以一个清真寺为中心的单一教坊制而成为教主管辖下的多教坊制。同时,由教主委任各坊教长,代替了单一教坊教长的推选聘请制,而成为教主的任命制。
教主殁后,信众为其修建拱北,加以崇拜,有些支系还将朝拜拱北和朝拜天房等同视之。虎夫耶学派有门宦21个,各支系独立传教和行使教权,教民主要分布于西北各省区,部分散居云南、四川、吉林、河北、河南等地。
毕家场门宦的创始人是马宗生(1639—1719),其祖为唐时落居长安的波斯商人,后迁居河州。1672年在青海湟中接受希达叶通拉赫·阿法格·曼什乎勒的学理,在河州传教。该门宦提倡“顺天理,守国法,行人情;先遵行天命五功,后力行静修默念”,主张不随意批驳别派或与之争夺教徒。共传四辈,其后均为主持,不称教主。
小刘门,是马宗生第四子入赘于刘姓,尊其父意在兰州传教,殁后葬于兰州小西湖,人称“小刘门门宦”,只传了一辈,其后皆为管理拱北的家人。
花寺门宦的创始人为马来迟(1681—1766),祖籍长安,后迁河州,18岁开始任教长,开学阿訇达20多年。1728年去麦加朝觐,并到大马士革、巴格达、开罗等地游学深造,先后研究了沙孜林耶、尕德忍耶、什板丁耶和赛哈来外勒丁耶学理。1734年返回河州,综合各派教旨,传播虎夫耶学理。青海卡尔岗地区的部分藏族由于他说教而皈依了伊斯兰教。到本世纪50年代初已传七辈。
花寺门宦主张“闹中静”,重视天命五功和干“尔麦里”教民殁后,先去花寺拱北做祈求,并以《古兰经》转“费给耶”(赎罪);站“者那则”时要求脱鞋。19世纪70年代,曾分裂为以循化马如彪为首和以河州马永龄为首的新老两派。后在反清起义中遭清廷镇压,从此一蹶不振。
穆夫提门宦的创始人马守贞(1633—1722),其祖系助唐平“安史之乱”的大食兵,落居长安仓门巷,宋时因犯罪逐放西宁,母田氏,父赫达叶统拉希。
1673年,马守贞接受赫达叶统拉希的意旨及其念珠、头巾等8件传教凭据,始传“穆夫提”(执掌教法的人)门宦。他以临洮北乡为基地,传教达50年。至本世纪50年代共传14辈。该派主张“长子世袭”;朝拜拱北与朝拜麦加同等意义;教徒见教主要行跪拜礼;在纪念先辈教主时,重视点香。
临洮门宦。穆夫提门宦传至第6辈教主马金焕时,其弟马玉焕为争夺教权,自立门户,率众迁往临夏瓦窑头传教,是为临洮门宦。至本世纪50年代共传13辈。
灵明堂。灵明堂俗称“疯门”,创始人马一龙(1853—1925),字灵一,世居兰州。后接受虎夫耶和尕德忍耶学理,在兰州西园传教。他常年身着破衣,沿街行乞,裹腹即止,行止近疯似癫,然其信守虔诚不懈,苦修至坚,受一些穆斯林尊重和追随,并为其在兰州修建拱北,起名“灵明堂”,后在新疆哈密、乌鲁木齐设有分堂。其接替人依次为单子久(已故)、汪受天。该派主张接替人(老人家)不娶妻室,终身出家干功,否则不能继承老人家职位,进行传教。
马一龙的崇信者皮毛商马仁甫,河南孟县人,抗日战争期间来兰州经商,加入灵明堂。后迁固原三营创建了“明月堂”,被尊为“老人家”,进行传教活动。仅传一辈,之后只有守墓人,没有传教人,现为兰州灵明分堂。
文泉堂,创始人马文泉(1840—1882),号穆罕默德·依布勒喜满,祖籍兰州。
马文泉曾三次去麦加朝觐,受教于麦加阿布都里·可勒木,归国后在福建、广西、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地传教,后遭清廷杀害,教民在兰州修建拱北,名“文泉堂”。
平凉桥店马在兰州接受马文泉的教旨后在平凉传教。民国初年,银川人马通贵拜桥店马为师,其师去世后马通贵回原籍传教,被称为通贵门宦。
法门门宦,创始人法真,临夏人,殁于本世纪50年代末。法门以天命五功为主,以坐静干功为副,不发展教徒,其尊信者多为前来投师的学生。
丁门门宦,创始人丁祥,临潭人,曾在新疆沙车道堂求学,接受教旨,后在河州、兰州一带传教,逝世后葬于兰州华林山。丁祥不主张指定继承人,但其后裔仍相继传受,共传5辈。
鲜门门宦,创始人鲜美珍(1644—1722)。1673年鲜美珍在青海攻读阿文时接受了华哲·阿布都·董拉希的尕德忍耶学理,继又受传于赫达叶统拉希的虎夫耶学理。后去麦加朝觐,回国后他结合这两派的学理,创建了鲜门,信众较多。到第六辈时,分设为两个道堂,一为青海八站沟鲜门道堂,一为西吉前岔鲜门道堂。教众以西宁、兰州和西吉较多。该门宦的主要特点是:重坐静默念而松弛于五功;传教干功修持和传授“齐克尔”颇为神密,一般都在晚间进行,其静坐细节鲜为人知;教主娶妻成家,但须云游四方;对传教人极为崇拜,往往拉手相吻,借以“沾吉”;在念“求祈”时,有“敬香、吻香和叩头”之举;教权仍为鲜氏家族世袭相继,共传六代。
撒拉教,本世纪40年代为循化撒拉族苏娃所传,后分为海孜若一支和母撒一支,遵行中既有虎夫耶学理,也具有尕德忍耶的修持,“文革”后期有一定发展。
刘门门宦,创建人刘伯阳(1649—1737),是鲜美珍在兰州的“拉以布”。刘伯阳晚年行动不便,由其子依玛目哈三继任“拉以布”。刘伯阳逝世后,葬于兰州西津桥,其家属为其修建了拱北,名曰明德堂,从此形成一派,通称大刘门门宦。
洪门门宦。洪海如在兰州求学时受传了“凉州太爷”的虎夫耶学理,后在同心县洪岗子设立道堂,进行传教,受到一些人的崇拜,通称洪门。他于1937年逝世后,家属为其修建了拱北,供教众念经祈祷。其后分为两支,一为海原马伯华,一为同心的王进禄。洪门的主要特征是在授教时:先行告诫,即宣布“十条戒律”(戒烟酒,戒赌博,戒高利贷盘剥,戒搬弄是非,戒卖寡妇,戒贩毒,戒忤逆父母,戒盗贼,戒色,戒欺骗孤儿);次念讨白,决心从今以后要尊行戒律,成为忠诚信徒;三点“齐克尔”;四授“守头”,即暗记前辈道号,虽父母妻子亦不得外传。
(2)哲合忍耶学派
“哲合忍耶”意为高念,因主张高声念诵“齐克尔”,故有“高念派”之称,该学派传两姓三家共7辈教主。
创始人马明心(1719—1781),字复性,又名卫真,祖籍阶州(甘肃武都),后迁河州。雍正六年(1728年)随叔父去朝觐,中途失散,几经辗转,流落撒马尔汗和也门等地,接受乃格什板丁耶、尕德忍耶、沙孜忍耶等苏非派学理。乾隆九年(1744年)归国,始传其教。当时他穷困艰辛,常着羊毛褐衣只身周游各地,教徒有所奉献即随手转送穷人,他提倡简化宗教仪式,反对教权世袭,极力从事宗教革新活动。后在官川设帐讲学,故又有“官川门宦”之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因他的学生苏四十三与老教发生械斗后被迫起义反清,马明心因受牵连而被捕,苏等率众攻占河州,围攻兰州,后被陕甘总督杀于兰州,男眷被充军云南他朗,女眷被充军新疆伊犁。
马明心罹难后,平凉人穆宪章(1755—1812)继任第二辈教主。以后,马达天、马以德、马化龙、马元章和马进西相继任教主。
该门宦教权结构是道堂、教区、教坊(清真寺)三级制。道堂既是建筑豪华的府邸和庄园,又是最高权力机构,教主高居道堂,掌握精神方面和门宦事务方面的最高权力。教区是由若干教坊组成的,是道堂的派出机构,由“热依斯”代表教主管理事务。教坊是以清真寺为单位、由开学阿訇主持的教民宗教生活场所。热依斯和开学阿訇都由教主直接委派,任期不定。
该门宦的主要特点是不仅高声念诵“齐克尔”,而且还要高声赞圣;和其他门宦一样崇拜教主和拱北,并主张朝拱北与朝天房同等重要,特别重视和强调为宗教而牺牲的“舍西德”精神。在宗教习俗上,男子戴黑色六角锥体帽,不留腮须,妇女一般不戴盖头,不蒙面纱。
(3)尕德忍耶学派
“尕德忍耶”意为“大能者”。清康熙初由华哲·阿不都·董拉希首传入河湟地区。
尕德忍耶主张“先有道,后有教”。认为“教”是由穆罕默德的生平言行所构成,而“道”则是超然的,非创造的,亘古不变的。为了求“道”,只有割断夫妻恩爱,抛弃功名利禄的诱惑,摆脱现实生活,游深山、访名师,勤修苦炼,以求悟道;认为参悟是求道的捷径,“一时的参悟,胜过千年的功修”。它的修持理论是“定性复命”和“修身养性”。认为“性”是根,是永恒的;“命”是形,是暂时的,修身克己,清心寡欲都是为了养性。
尕德忍耶的各辈道祖被认为是出家修行的引路人和导师,道统继承是由道祖或当家人指定的,其先决条件是童子出家人,而且要经过长期巡游乞行和入山修行苦炼,基本上是师徒的承袭,而非父传子受。
尕德忍耶学派的教众分“出家人”和“俗人”两部分。“出家人”除上述巡行苦修者外,还有称做“勤炼人”或“记教人”的,他们也可以是童子出家,也可以是半路出家,不要求巡游乞讨,一般居住拱北修行。道统的继承者被称为“穆勒什德”或“卧里”;再一种“出家人”是管理拱北的“站拱北”者,其中称为“主持”或“当家人”的是拱北的掌权者,他们有的不出家。其主要功课是早晚敬香和默诵“齐克尔”。各种“出家人”事先要有“卧里”、“穆勒什德”的认可,出家后必须尊行反映禁欲主义的三条戒律和五条节守。阿訇和一般教徒被视为俗人。他们只是信道者,不履行修道的各种戒律和功课,只要求重视朝拜拱北和跟“尔麦里”。
尕德忍耶教坊基本上是单一教坊制。阿訇多由教众选聘,是一坊内的领导人。
尕德忍耶的主要门宦有大拱北、后子河、九彩坪、齐门(或七门)、香源堂和阿门等。
河州大拱北,创始人祁静一(1656—1719),经名西俩里,号买忍的尼,甘肃河州人。河州的大拱北、陕西西乡的鹿麟寺和四川保宁的巴巴寺是该派著名的三大拱北和静修地,历经9代而终止。
香源堂和阿门。香源堂的创建人为海阔,他的继任者是沙满拉,其后均是守墓人,没有传教人。阿门系一阿拉伯传教师所传,没有后继人。
除此,在青海大通有后子河拱北。创建人杨保元(1780—1873),亲传弟子9人。在宁夏有九彩坪门宦和齐门门宦。九彩坪门宦的创建人为安洪雄,殁后由杨枝荣继其位,并在海原九彩坪修建了拱北,建立了传教中心。齐门门宦,又称“七门”,创建人马德明,主张带家修行。
(4)库布忍耶学派
明末清初传入甘肃,教徒主要分布在东乡族自治县和康乐县等地。据传始传者是穆呼的尼,阿拉伯人,落居河州东乡大湾头传教,改姓张,号玉皇,字普济,和他同来的还有其子艾海买提·克比若·白贺达吉,为第二辈教长,发展了不少教徒,当地汉民亦有皈依其教者,遂引起当地政府注意,以“引诱良民”罪将其下狱,殁于狱中。其子孙相袭教长已达十一辈。
库布忍耶门宦除遵行天命五功外,主要是静修参悟。静修分40天、70天、120天不等。届时幽居山洞,默念“齐克尔”、做礼拜,日食7枚大枣和数杯开水。干“尔麦里”时,点香高念《古兰经》和《卯路提》;以《古兰经》转“费给耶”;站“者那则”时不脱鞋。做“都哇”时抹两次脸面。
张门教权较松弛,实行单一教坊制。各清真寺教长统由教主任命,但一般先须取得本教坊群众的同意,不硬性派放阿訇。该派内部也有一些派别,一般都各行其事,互不干涉,也不为人所知。
《西北回族与伊斯兰教》 (第七章 教派门宦与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