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皮影》——第三章 关中皮影的班社组织——第三节 主要班社及艺人(四)
梁志刚 |
|
千阳县秦腔皮影班社、影箱及艺人 上世纪80年代,千阳县的皮影戏班有将近20个,现在只剩四五个了。另外凑合着不讲质量的(唱腔、挑线都不够好的)还可组织几个班子。这些班子是:(1)余海娃班,城关镇西关村3组;(2)郭九成班,城关镇西关村;(3)陈乃强班,城关镇西关村;(4)刘忠武班,城关镇;(5)刘居田班、城关镇西关村1组;(6)仵珠林(58岁)班,城关镇;(7)杨玉虎(45岁)班,柿沟乡英明村;(8)任勤发(45岁)班,柿沟乡水沟辛家沟村1组;(9)何九龄(48岁)班,双文家坡乡宝丰村;(10)何全周(47岁)班,双文家坡乡宝丰村;(11)王虎豹(50岁)班,南寨镇朝阳村;(12)李贵杰(77岁)班,南寨镇小寨村;(13)李启祥(49岁)班,沙家凹乡水泉村;(14)刘实忠(58岁)班,崔家头镇刘家塬村;(15)郭五福班,崔家头镇;(16)赵兴山班,崔家头镇;(17)任菊爱班,张家塬王家庄;(18)杨春梅班,草碧镇。 千阳现有6副皮影箱子,其箱主分别为:(1)任朝凤,崔家头镇段家塬村人;(2)仵勤功,签手、不会唱,城关镇西关村人;(3)赵喜让,南寨镇三河村人;(4)郝炎访,张家塬镇寺坡村人;(5)戚志升,水沟镇水沟村人;(6)刘居田,50多岁,城关镇西关村人。皮影艺人中能唱能挑线的有七八人,最好的是雷睡娃,77岁,城关镇侯家坡人,能两手同时挑线,一手挑三四个影人,善耍马人、鞭花,十分逼真。 余海娃班 千阳县秦腔皮影戏班。领班长余海娃,自有皮影、木偶两副箱子,两个戏班,皮影、木偶均演。主要艺人有八九位:(1)余海娃,城关镇人,1948年生,从艺40年,领班长、写戏、包戏、挑线的、唱花睑、胡子须生、司鼓;(2)任朝凤,35岁,崔家头乡段家塬村人,学艺10余年,箱主,家有皮影、木偶两副箱子,原来还有大戏箱子,挑线、唱;(3)钱孝连(打锣的),69岁,甘肃省灵台县邵寨镇山联村庙下社人,从艺20年;(4)赵巧惠,46岁,从艺20年,旦角,陇县南寨镇新西村人;(5)李润生,二胡,43岁,凤翔县汉封乡豆村人,学艺21年;(6)申正强,板胡,43岁,文家坡乡宝丰村人,从艺23年。秦腔皮影戏班有4个重要角色,称“四柱”,余海娃的两个戏班中,一班的四柱子为余海娃(包戏)、赵兴山(板胡,崔家头镇庄科村人)、赵巧惠、刘复忠(挑线,有木偶箱,刘家塬人):二班的四柱子为余海娃(包戏)、李荣生,(板胡)、任朝凤(挑线)、齐润霞(旦角)。余说自己班子的人90%是固定的,矛盾少,而有的班子常闹矛盾,人员变化大。余前些年曾同时领过三四个戏班,后来市场小了,改领两班木偶、1班皮影,现在木偶不太行了,只领1班木偶、1班皮影。 余海娃既是皮影艺人,直接参加演出,也是皮影木偶戏的经营者:写戏→组织戏班演出→戏价抽成,只要写下戏,随时都可同时演出三四台戏,在县上也有些小名气,县里需演皮影的大多找他,因此生意还是可以的。有一年仅正月十五一天就写了6台戏,2006年正月十五晚上又写了3台戏,同时在千阳县城里的3个地点演出,据说属于县里统一安排的元宵节民间娱乐活动中的一项。作者看到的是在县政府、政协大门右侧由余海娃领着的演出。不知是因为另一处正在上演大戏的缘故,还是同时上演3台皮影戏而使观众分散了,此处的影戏亮子前冷冷清清,只有一位老人蹲在稍远处,不知在看还是听。后来大戏散了,回家路过此地的人纷纷驻足,观看片刻又散去,留下些孩子好奇地玩着。 吕启孝班 千阳县南寨镇皮影戏班。吕启孝,南寨镇朝阳村人,领班长、写戏、板胡、唢呐。该班的四柱为:吕辰存、何德发(60多岁,文家坡乡何家沟村人,挑线、敲鼓)、李惠琴(40多岁,南寨镇朝阳人)、赵真让(60多岁,箱主、挑线)。 王庆皮影戏班 岐山县皮影班社,系岐山县马江乡何家村王庆于清康熙年间创办,至今已传了六代。所唱声腔历经弦板腔、灯盏头(西府)碗碗腔、西府秦腔,班名有乐盛班、新义班、王云飞皮影社。创始人王庆,演弦板腔皮影戏约50年;第二代王忠在清初唱弦板腔,后改唱西府(灯盏头)碗碗腔,唱了约40余年;第三代王振彩,仍唱西府(灯盏头)碗碗腔50余年;第四代王静荣,先为西府(灯盏头)碗碗腔,剧目140余本,后改为西府秦腔,剧目300余本;到了第五代王积财和第六代王云飞,均演唱西府秦腔。该班主要活动于宝鸡、咸阳、西安和甘肃天水、庆阳地区一带。 王云飞皮影社 系岐山县王庆皮影戏班第六代班社。王云飞,1941年生,陕西岐山县王家皮影戏班第六代传人,“王云飞皮影班”班主,原名王明君,艺名王云飞,皮影技艺高超、知识丰富,堪称陕西西府具有代表性的著名秦腔皮影演出艺人。戏班共有10人,分工如下:(1)挑线的:王云飞,兼唱花脸,也唱生、丑、净、旦,领班长、包戏、写戏、箱主;(2)扁雷子(敲鼓的):李启劳,77岁,鼓(班鼓、战鼓、干鼓)、牙子,兼唱须生,宝鸡县阳平镇红远村人;(3)赶台铃的(打锣的):赵怀斌,70岁,锣、梆子,兼唱小生,岐山何家村人;(4)拍栓子的(拍钹的):林志兴,钹兼唱须生,住在岐山雍川镇解刀村;(5)赶小铃的(提手锣的):景爱仙(女),40多岁,手锣、旦角,凤翔县宏水镇刘家塬人;(6)板胡:周广田,74岁,板胡兼唢呐,宝鸡阳平镇联合村人;(7)二胡:赵宗禄,50多岁,二胡兼唢呐,阳平镇安来村人;(8)打扬琴的:杨仁权,50多岁,阳平镇宝丰村人;(9)旦角:王秋占(女),40多岁,旦角兼帮签子的(协助挑线),宝鸡市阳平镇曹家村人:(10)机动:可有可无者,若戏价高就叫个唱花脸的来,若低就不叫了,由王代替。 师承技艺情况:王云飞的皮影技艺既有家传成分,属皮影世家,也向其他名艺人广泛学习,汇众家之长。第一代:王庆;第二代:王忠清、王忠朝、王忠实;第三代:王振彩、王振顺;第四代:王静荣;第五代:王禄才、王堆财、王积财、王积王;第六代:王世明,王云飞(王明君)、王武魁。据王云飞介绍,王家戏班六代人中,他对前几代的情况知道的不多,只听长辈说是唱弦板腔和灯盏头碗碗腔的。第四代王静荣,小名王杜荣,能唱400多本戏,没有文字剧本,都记在脑子里,是“三口腔”——花脸、须生、旦角都能唱,唱的戏很正规。王静荣吸大烟,死时50多岁,当时孙子王云飞才2岁多,被抱在大人怀里捧着灵牌给爷爷送葬。俗言道唱戏伤气,抽大烟也伤气,王静英两样都占,是得气管炎一类病死的。第五代王积财(1906—1984),包戏、鼓、挑线,有箱子,新中国成立后破除封建迷信,一些戏未能传承下来。第六代王云飞,因属小龙,爷爷给起名王明君——中国式长辈对晚辈的厚望显而易见。不过他本人似乎更喜欢叫王云飞,毕竟在皮影界里王云飞这个名字是响当当的。王云飞8岁随父学秦腔耍皮影,14岁就当了领班长(班主),包戏、签手。他的皮影技艺来路较多,师从非一,有从父亲那儿学的,也有向其他著名艺人学的——王家有皮影箱子,谁来用箱子他就跟着去学。岐山过去有名的皮影戏艺人四海、董步荣、杜好力等,他都跟着学过。跟四海学《青龙关》、《淮土关》、《天水关》,随董步荣学《周公征东》,向杜好力学《抱琵琶》、《白蛇盗草》、《张良归山》,等等。这些名艺人对他一点都不保留,既教剧本内容(口传),又教挑线演技、唱腔道白。这些戏他父亲都不会——过去爷爷会,可惜爷爷死时他才2岁多。王说自己挑线的技法与东路的有所不同,如武戏中的武打厮杀,东路的是人身连头一卧地就算杀了,而王的则是真砍真杀,杀人头落地还要用刀枪挑起来,东路的没这技术。王擅长武戏,所用的影偶枪刀都比东路的长。同时,王喜欢说唱丑角、花脸、须生,特别是丑演得好,凡有戏,其中丑的说唱都由王一人包了。应该说王家的皮影戏班已传到第七代了,即传到王云飞之独子王同兴了。王同兴生于1970年,14岁学艺,先学的挑线,18岁出师,能挑、唱(须生)三四十本戏,也能写戏、包戏、当领班长。但因现在戏少,没台口,王同兴唱不出名气,只好外出打工。虽然甘肃还有些皮影戏演出,可戏价太低,一台150—250元,平均每人一天10—20元,不如打工挣的钱多。 唱秦腔皮影的没有剧本,都是师傅口口相传、学到肚子里的,戏中有很多象声词、语气词,用剧本不方便,艺人也多不识字。王云飞能唱七八十本戏,生、丑、旦都唱,包戏嘛唱啥像啥,经常唱的剧目有:周朝戏——《请石令》、《斩李广》、《请龙宫》、《周公征东》、《文王聘贤》;列国戏——《淮土宫》、《王元伐赤国》、《鸡阳关》、《斩金堂》、《王喜岐回归》、《伐子都》;晋朝戏——《蛟龙驹》、《司马冒断阴曹》、《大香山》(又名《香山还愿》)、《玄武楼》、《月南洞》、《宋北龄下山》、《同台面礼》、《七雄盗桃》;汉朝戏——《尧刚征南蛮》、《富贵图》、《柱子山》;隋朝戏——《全家福》、《临潼山》、《秦琼表功》、《关武山》、《打邓州》、《马烂淤泥河》;唐朝戏——《罗通扫北》、《斩秦婴》、《洞庭湖》、《九公桥》、《五行山》、《万字山》;宋朝戏——《杨二郎劈桃山》、《程翔劈华山》、《五鼠大闹东京》、《鸳鸯带》、《贺国楼》、《王云乍》;明朝戏——《麒麟送子》、《百凤图》、《六合川》、《孝廉卷》;清朝戏——《财神图》、《香莲串》、《人游观》、《百塔观》;解放后新戏——《李双双》、《夺印》、《槐树庄》、《红嫂》、《红树木》、《梁秋燕》、《电杆河边》;“样板戏”——《红灯记》、《白毛女》、《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等八本。王说,过去常常是没箱子的艺人比有箱子的唱得多唱得好,因为有箱子的一般是自己写下戏或被邀请才去唱的,而没箱子的不管谁写下戏只要叫了都会去,演的机会多场次多,加上有“得卖劲唱,要不人家下次不叫你了”的心理,自然就唱得卖劲,技艺水平也就提高得快了。 岐山县过去的著名皮影艺人还有四海、董步荣、杜好力。大致情况如下: 四海 姓不详,岐山县南关人——那儿的人都姓宋,四海可能也姓宋吧。过去,许多艺人都只知艺名,真名却无人知晓。过去,四海演戏挣的钱都吸大烟了,一辈子也没结婚,光棍一个,也未置过(皮影)箱子。能唱100多本戏,生、丑、净、旦都会,包戏、打鼓、敲梆子,不会挑线,自己没班子,总是搭班唱戏,谁有戏叫了就跟谁去。“文革”前去世的,死时60多岁。 董步荣 周公庙西董家台村人,脾气不好,据说爱给孩子们讲老戏,“文革”时因此被批斗,气死了,约60多岁。包戏、打鼓,不会挑线,没箱子,能唱100多本戏,吸大烟。 杜好力 宝鸡县阳平镇人,1900年左右出生,1964年后去世的。吸大烟,很穷,没箱子。能唱百十本戏,特点是道白好、须生好,包戏、打鼓、锣、梆子,在岐山蛮有名气的。 岐山的皮影箱子与皮影班子 一个地区皮影戏班的数量与皮影箱子的数量有一定的关系,虽然不能说有多少箱子就会有多少戏班,但没有箱子肯定是没法演出的。上世纪80年代初,岐山县有十多副皮影箱子,仅王云飞所在村子就有两副箱子——王和其堂哥王军各一副。现在全县有4副箱子,箱主除王云飞外,还有刘学民、周炳、武世禄。刘学民,70岁,1937年生,教书,县工会常委(搞宣传)、县剧团书记、文化馆书记,已退休,业余学秦腔,唱大戏,也唱小戏(皮影、自乐班),曾在陕西省群众秦腔首届大奖赛上获二等奖(1991年)。周炳,五丈原镇温家湾人,领班长,敲鼓,唱,现还在演出。武世禄,清华镇后峪村人,领班长,挑线,包戏。在岐山县,一般的箱子有50—60个皮影身子(桩桩),100多个头茬,若干个场景,如此就基本上可以演出了;若箱主经济条件好,购置得再多些当然更好。 凤翔县皮影戏班情况 作者采访了凤翔县文化馆姚锐馆长、戏剧部主任鲁旭,两人介绍道: 从民国至今,本县受东西路演出的影响,唱的是碗碗腔。戏班多由8—10人组成,除挑线的外,其他人手中都有乐器,一台无闲人。一般拿主要乐器的是次要唱手,拿次要乐器的是主要唱手。有的皮影戏班全员都是自家的,当地人称之为“一窝鳖”。皮影戏中的神怪戏较多,这些内容在大戏舞台由真人来演很难,皮影小戏却很容易。50年代,本县最出名的皮影戏班是益蛮班和好善班,“文革”后有马天虎班、罗笃林班、张小红班。现在,凤翔的皮影班子少而散,几乎没有了,虽有一些皮影箱子,没高手唱演,没台口(演出)。现在老百姓喜欢自乐班和“走场戏”(与自乐班相似,唱者要表演些小动作,不化妆)。能唱江湖的都能唱皮影戏,本县能唱江湖的有120—130人,班子人员不固定,自由组合,因此,只要有皮箱子和挑线的,就立即可以组成若干皮影班子。 凤翔县的皮影戏演出过去较盛行,比较有名的班社有好善班、益蛮班等。据有关资料记载,改革开放以后,各地皮影班社有所恢复,截至1998年,全县共有皮影班社30多家。凤翔演出皮影的艺人中著名的有马天虎、曹凯等。马天虎的唱腔音调圆润,拖腔优美,风格独具,有人说马天虎保留了西路秦腔的原汁唱法。 凤翔的皮影箱子原来比较多,但大部分都在1984—1985年间卖出去了,主要的皮影箱主有:(1)罗贤,65岁,田家庄乡人,自己不会演皮影,70年代末买的旧箱子,用以出租;(2)王英,已故,林镇坡村蔡家寨人,箱子已卖,写戏、箱主、挑线、唱花腔;(3)吴积福,彪角镇人,领班长、挑线、包戏、唱胡子生(须生),有专人写戏,1985年前后去世,箱子已卖;(4) 陈岳山,郭店乡石罗村人,1978年去世,写戏;(5)程幸元,53岁,郭店乡刀子村人,领班长、唱、鼓、锣、包戏,不写戏,常为红白事做吹手,现在没台口,不唱皮影了;(6)周成福,唐村乡慧山村,2005年去世时74岁,箱主、领班长、包戏、鼓;(7)王炳杰,76岁,陈村镇孙家南头村人,箱主、包戏、挑线,箱子已卖,不演了,他的挑线水平在凤翔是一流的;(8)潘科,长青镇石头村人,板胡。 马天虎班 马天虎,1938年生,凤翔剧秦腔皮影艺人,领班长,包戏,唱一二十本戏,拍锣钹,20岁学艺,至今已48年,唱腔好,名气大,曾在省市秦腔清唱表演中获过奖,前四五年常在电视上出现,有些名气,只唱皮影、江湖,不唱木偶或大戏。该戏班成员有十几人,且大致固定,戏价较别的戏班高些。该班成员为:曹凯,66岁,敲鼓,须生,凤翔前庄乡曹家庄人;陈福海,79岁,箱主,挑线的,说丑、赶台铃——打次要乐器,前家庄乡孙子福村人;李德生,60岁,打钩锣,唱、丑、梆子、鼓,城关镇八旗屯村人;乐都林,50多岁,须生、唱、锣钹,前家庄镇后村人;乐拴堂,花脸、锣钹;张玉琴,60多岁,旦角,陇县人;马保能,40岁,旦角,石落务村人;张栓槐,50多岁,二胡、喇叭、唢呐;王青,66岁,板胡、喇叭、唢呐,周原乡嶂谢村人。 刘夺班 刘夺,70多岁,花睑、领班长,租用别人的箱子。他所在的村子就能组成一个皮影戏班。成员有:刘夺之子(鼓、吹手、花脸),杨宏斌(鼓),刘夺之妻(生、旦),张康前(须生、打锣),刘栓保(须生、锣钹),景岁狗(板胡)、杨天雄(二胡),刘雅利(旦角)。 罗贵生班 罗贵生,60岁左右,班主,有箱子,凤翔县城关镇豆腐村人,师承马好善、吴积福,包戏、鼓、板胡、领班长,除旦外,生、净、丑都能唱,县文化馆登记的只此一个皮影班子,现在主要唱江湖和吹班。 李有才班 扶风县西府(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班。1942年,扶风黄堆乡齐镇李有才置箱组班。农闲演出,农忙稼穑,活动于扶风、永寿、乾县、武功、眉县、岐山、麟游、宝鸡县一带。班长李有才,生于1920年,挑线技艺精湛,也敲鼓、可包戏独唱42本碗碗腔剧目,主要有《黑松林》、《柳河川》、《白玉楼》、《龙泉剑》、《草桥关》、《全家谱》、《双银镯》、《打灯棚》、《三上坟》、《三元征北》、《双报恩》、《雪山梅》、《马破曹》、《邓艾取川》、《鸳鸯瓶》、《福寿图》、《龙凤灯》、《四花玩灯》、《马天龙走国》、《田发章走国》、《杜十娘》等,还有方言小喜剧《玩会》、《秃娃尿床》、《邱旺作诗》、《北邙山》、《双合印》、《捉蚂蚱》等。所演捎(臊)戏,诙谐滑稽,逗人发笑。自1965年起,该班先后十余次参加省、市皮影调演,多次获奖。 扶风县现有皮影戏班及艺人 (1)扶风县民间艺术演出公司:经理席宗虎,于1993年成立的综合性演出团体,原挂靠县文化局,自负盈亏,1999年从凤翔刘军虎处购得一副新皮影箱子;(2)李禄德班:秦腔皮影戏班,箱主李禄德,法门镇(原黄堆乡)黄堆村人,此箱是李与禄禄两个人合伙于2005年从凤翔刘军虎处买的,现还在演出;(3)张宗魁班:班主张宗魁,75岁,太白乡肖家村人,现身弱多病,不演唱了,旧箱子,影偶基本完好,无大片景物。 现有秦腔皮影艺人:李禄德,近70岁,花脸、胡(须)生;禄禄,70多岁,城关镇后裕村人,挑线的;王芳艳(女),56岁,法门镇赵家村人,旦角,锣钹;李海宁(席宗虎妻),旦、生、武场面;李慧霞(女),42岁,旦,武场面;王淑琴(女),60岁,旦角;张来顺,56岁,须生;邓宗彦,60岁,司鼓。 旬邑孟家皮影社 民国时期秦腔戏班社,领班长、包戏是孟师,有5名成员。能演出100多本(折)戏,常演的有《串龙珠》、《龙凤呈祥》、《八仙庆寿》、《全家福》、《七人贤》、《王三小卖水烟》、《隔门贤》等。曾为八路军西北剧团、八一剧团演出,并传授唱腔及乐器,留下口传本戏十多种。1948年,孟师过世,戏班解散。 上官村皮影社 领班长姚治国,铜川市耀州区(原渭南耀县)石柱乡上官村人,从小酷爱戏曲,生、旦、净、丑样样精通,村人称之“八面风”。上世纪40年代,唱自乐班,后用媳妇做鞋的袼褙,剪刻出几个皮影戏的人物,放在面罗底上用灯照着演唱,进而又自己泡制牛皮,雕刻了牛皮影人,编排了秦腔折子戏《三回头》、《五典坡》、《祭灵》、《杀庙》等,演出后颇受欢迎。国民党军队曾以“共党嫌疑”将他抓去吊打了一顿,他愤愤不平,后来自编自演了《治国蒙难》,揭露国民党兵欺压老百姓的罪行,还自编自演现代戏。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演出剧目既有传统的,也有配合当时形势的现代戏,因此耀县文教局专门从宝鸡购回一副皮影戏箱赠给他,以资鼓励。“文革”开始后,皮影社以“四旧”的“罪名”被禁,皮影人、道具被焚烧。 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皮影团 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作为国营专业剧团值得我们关注。该剧团成立于1953年,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省级木偶、皮影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其皮影团原为皮影队,成立于1960年10月,成员有著名皮影雕刻艺人李占文、李纯等,演出的是秦腔皮影戏,曾排演了《采蘑菇》、《秃尾巴老李》等剧目。1962年皮影队被撤销,1986年恢复,并对皮影舞台、布景、影件、音乐、唱腔等进行了革新,先后排演了一批适合少年儿童和国际交流的皮影剧目,主要有《鹤与龟》、《闹社火》、《两朋友》、《老鼠偷油》、《鸡冠花红》、《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狐狸与乌鸦》等。其中1987年排演的《老鼠偷油》参加全国部分省市皮影戏唐山邀请赛获二等奖,1989年皮影戏《女娲补天》在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中获铜奖,1992年皮影戏《鸡冠花红》参加陕西省新剧目观摩演出获三等奖,1994年皮影戏《鸡冠花红》在全国专业剧团儿童小型木偶剧皮影戏金猴录像评比中荣获演出一等奖及编剧、导演、表演等十余个单项奖,2003年皮影剧《降妖马》在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中荣获综合铜奖。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自1987年开始,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先后出访了法国、德国、瑞典、美国,其精彩的演出,获得了国际友人的交口称赞,扩大了关中皮影在国外的影响。 在近些年来民间艺术衰微、民间艺术团体尤其是专业团体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中,陕西民间艺术剧院挖掘潜力、博采众长、开拓市场,2004年共演出218场(包括木偶、皮影、戏曲等),收入十余万元,2005年共演出338场,收入数十万元。 关中皮影戏班社的组织结构是完整而严密的,各成员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班社艺人宛若星辰,繁多闪耀;传承形式较为传统;班社以家族传承、师徒相承、艺人自主合伙为主,也有少数国有集体性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关中皮影戏班是我国国内各类皮影班社形式的一个缩影。 (出处:关中皮影/梁志刚著.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