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绘画>麦秸画

吉祥如意


    麦秸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烧烫画、麦杆画等。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是我国古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文化部将其正式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麦秸画的起源】
  据考证小麦先是由西亚通过中亚进入到中国的西部地区。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游时,新疆、青海一带部落馈赠的食品中就有麦。 

    商周时期,麦子已入黄河中下游地区。春秋时期,麦子已是中原地区司空见惯的作物了。

  从麦子出现在古中国的那一天起,我们聪慧的祖先就开始以麦秸为原材料进行艺术画的创作了,但由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传说中的麦秸画长期以来难觅其踪,直至秦怀王墓发掘时才出土面世。发掘出的麦秸画原作虽经两千多年腐蚀,仍然色泽鲜明,不失古朴本色,令人叹为观止。另有传说:东汉刘秀被王莽追杀,万般无奈,藏于麦地之中,麦草随即化为树林保护刘秀。因此当地人视麦草为祈福迎祥之草,逐制作麦草画,供奉朝廷。

  依此传说,东汉年间麦秸画的艺术层次与寓意又有了历史性的发展与升华。作为赖以生存的主要食品,小麦历来被人们视为神圣之物,古人祭祀天地就赋予了小麦极高的地位,它象征丰收和财富。麦秸画也因为它的材质来源而不仅有浓厚的民间味道,又有着吉祥高贵的象征意味。 

  然而在封建的农耕社会,麦秸画虽来自民间,却也十分稀罕,更因其作为皇家贡品,所以不可能在平凡百姓中流行,只能作为奇艺在皇室贵族间赏析珍藏。老一辈民间艺术家呕心沥血挖掘研究古老的工艺技术,大胆进行实践,使麦秸画这一民间瑰宝重现人间。

【制作程序】
  麦秸画采用纯天然原料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着色采取熨烫方法,保证了产品的形色不变和长期保存。它工艺制作精细奇巧,设计融合了古典与时尚元素,构图万变,效果令人惊叹。麦秸画有多种规格和图案,产品题材涵盖人物、人体、建筑、风景、花卉、花鸟、卡通、动物、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兼有现代与仿古风格、纯色与彩色工艺。其采用纯手工制作、不可严格复制的艺术特点,使其市场价值非一般装饰品所能比拟。

  麦杆画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制作工序全凭手工完成。首先要对采集的麦秸进行熏、蒸、烫、漂等20多道工序的加工处理,让它保持麦秸的自然光泽和纹理,不着色。

  需先将麦秸浸泡、熏蒸、漂洗,然后剖开整平,再进行薰烫,充分利用麦秸本身的自然光泽和质地,结合温度的高低变化,对薰烫部位分轻重缓急灵活处理,技术上吸收融合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手法,使麦秸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和色变,之后再经剪、裁、印、贴等工序,才能制作出既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从大的方面归纳,制作工序可分为拼料、下料、烫料、粘贴、装裱等步骤,每一步骤中还可细分多道小步骤。

  制成的麦秸画一般光泽透亮,艺术感染力强,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画中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艺术特点】
  麦秸画由于取材独特,工艺别致,画面立体感强,且保持了麦秸的光泽和烘烤烫熨出的本色不褪。呈现出古朴曲雅,富丽堂皇的神奇美感,如做成嫦娥奔月或仕女图则飘飘欲仙;做成动物,则栩栩如生;做成山水,如临其境;做成花鸟,如闻其声。具有极强的观赏和保存价值。既可张挂于宾馆、酒店、会议室等大场所,亦可装饰美化普通家居,实属壁挂艺术精品。

【用途】
  无论是宾馆、酒店、办公室、会议室,还是家庭客厅、卧室、餐厅,麦秸画都适合装饰布置,与一般装饰品相比,更能彰显主人的个性追求及高雅品位,同时,也是商务礼品、亲友馈赠、欣赏收藏、旅游纪念的很好选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费和文化消费已成为时代趋势,追求个性、追求品位也成必然。麦秸画具备的环保、手工、永久保存等独有的产品特性和艺术性非常合乎人们的需求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