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兆辰、郗志群
在米脂县城北门外盘龙山上,现在的米脂中学校门内,有一组古建筑群,依照山势自下而上修建,包括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玉皇阁、启祥殿、兆庆宫等一系列建筑。其中,二天门、玉皇阁、兆庆宫还是两层楼式建筑。整个建筑布局紧凑,装饰华美,颇有些雄伟气垫。这就是当地广为传说的所谓李自成“行宫”。
1961年《陕西日报》曾发表一篇文章说:崇祯十六年(1643)冬,李自成派李过回米脂修建行宫和祖先坟墓。李过到马鞍山看见那里山势雄伟,便把真武上帝庙建成为一座行宫。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在介绍米脂县“盘龙山”条下也采取了这种说法。1977年米脂县文化馆《盘龙山李自成行宫考介》说,米脂人李健侯著《水昌演义》上有李自成三次返回米脂的记载。第一次在崇祯九年(1636)七月;第二次时间不明;第三次是崇祯十六六(1643)十一月。每次返回米脂都在马鞍山即今盘龙山驻扎。第三次返回米脂时,李过命令将马鞍山的营房一律拆毁改建行宫,预备自成回米脂驻扎之所,并改马鞍山为盘龙山。
近年来,一些米脂进行学术考察的学者和有关方面人士,在参观了这组古建筑群后,也得出了“的确是行宫”的结论。所不同的是:有人认为这座“行宫”是由一座真武祖师庙改建而成;另有人认为,先有“行宫”,李自成失败后,才改为真武祖师庙;还有人认为,先是祖师庙,后改建“行宫”,随后又改为祖师庙。一位研究古建筑的同志甚而断言:整个“行宫”纯系宫殿建筑,不是庙宇建筑,它与其他任何真武庙的建筑结构迥然不同。
米脂文管所的同志引导我们参观了这组建筑,谢先生就“行宫”问题表达了他自己的看法。他说:光绪《米脂县志》卷二《建置志·寺观》记载得很清楚,说在米脂“柔远门(北门)外”“蟠(盘)龙山下”修建的这处建筑,是一所“真武庙”,它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李自成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较这所真武庙创建晚一百几十年,可见所谓由“行宫”改真武庙的说法,是绝不可信的。
另外,在该庙“启祥殿”西侧山墙外,矗立着两块石碑:一为乾隆内阁侍读学士张秉愚撰《重修盘龙山真武庙记》,一为光绪米脂举人高照煦(即“县志”编纂者》撰《重修盘龙山真武祖师庙序》。通过这两块碑,使我们知道了这个庙的兴建情况及其盛衰原委。碑文告诉我们,这所庙自明成化年间创建,至清乾隆时已是“风雨飘摇,率多倾圮”;因此,由米脂地方士绅高九逵等发起,重建真武庙。这次重修,从乾隆四十三年(1778)动工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竣工,前后共用了十四年。同治年间,由于不断发生回民起义,盘龙山真武庙屡遭兵燹,“殿宇虽存,其残缺亦已甚矣”;因此,到光绪时米脂士绅冯云城等又主持集资重新修建。这次动工从光绪十五年(1889)开始,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结束,前后共用了七年。两块碑文均未提到李自成曾经将庙改为“行宫”的事,也未说明重修真武庙时是由李自成的“行宫”改建而成,如果该庙一度确有改建为大顺“行宫”这回事,碑文中不可能没有反映。由此可见,所谓由庙改“行宫”、再改庙的说法,也是缺乏历史根据的。《永昌演义》是一部小说,不是历史,不能作为历史依据。民国《米脂县志》的编纂者高照初,与《永昌演义》的作者李健侯是同时代的米脂人;该“县志”中未提到李自成三回米脂的事,也未提到李过拆毁马鞍山(即盘龙山)营房改建“行宫”的事,如果这些事当时确曾在米脂盛传,“县志”是不会毫不涉及的。
据历史记载,李自成参加起义后,重返故乡米脂只有两次,并非三次。第一次崇祯九年,李自成的势力还不甚强大,尚未称王,谈不上修“行宫”,也没有条件修“行宫”。第二次崇祯十六年冬,李自成回米脂修祖墓,未停留多久即返回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在西安建国称王;不久即亲率大军东渡黄河,由山西往攻京师。李过随军同行。三月攻取北京。四月底,李自成在北京即皇帝位。旋退出北京败归山西、陕西。清军从后追击。次年——清顺治二年、大顺永昌二年(1645)正月,李自成放弃西安,退出陕西。在这样军情紧张、戎马倥偬之中,李自成绝不会命令李过在盘龙山修建“行宫”。
但是这所真武庙作为历史建筑,仍有其值得保护的价值,因为它创建于明中叶,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基本上还是保存了原来的形制和布局。而且颇负盛名,据高照煦所撰碑文说:“每岁三月三为祖师香烟会,遐迩云集,虽蒙古地亦多届期至者。”所以对这所古建筑加以缮修保护,是很有必要的。再说,李自成曾两次回米脂,这两次虽不会在盘龙山上修建“行宫”,但有可能把大营扎在盘龙山上,甚或把大营暂时驻扎在真武庙中,也许这就是“行宫”之说得以流传的原因。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建议将这所真武庙辟为“李自成纪念室”,陈列有关大顺军的各种遗物,以进行热爱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出处: 《米脂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