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志》
白云山初建观时,山上草木无生,光秃无色。名山胜景,自古需要苍松翠柏点缀。明代万历三十三年至天启年间(1605—1627),葭州人刘光秀等筹措在山上栽植柏树,历经沧桑变化,现保存12株大柏。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六年(1621——1643),本山道士李守鹄,去山西省石楼山,募化得松树苗300余株,在白云山上安家落户,扎根生长,成活200余株,婷婷玉立,冠盖如云。把白云山打扮的四季长春,更加壮丽。现在这批松树,仍有四株,挺立在白云山上,如伞似塔,招呼着山上的游人。
为了保护这些松柏,让游人观赏古树风彩,文物管理局从上到下,以次编号登记,遂树进行介绍。一号古树是松树,在水牌坊前,高12.77米,胸围1.79米,约栽于明代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六年。1985年8月30日晚8时许,被雷电所击,击痕如带,自下而上,缠绑树身。二号古树是油松,在木牌坊前,高13米,胸围1.79米,约栽于明代天启五年至崇祯十六年。此树枝杆苍劲潇洒,如游龙腾空,是游客拍照之佳景。三号古树是柏树,在木牌坊前,高11.87米,胸围1.95米,栽于明万历三十三年至天启年间。四号古树是油,在二天门旁,高9.8米,胸围2.14米,约栽于明代天启年至崇祯十六年。此树树冠如盖,树叶似云,树型古朴俊秀,树杆千姿百态,躬身张臂,迎客登临,故被誉为“迎客松”。五号古树是柏树,在娘娘庙前,高12.9米,胸围2.57米,是白云山最粗的树木。这株古柏度过380余个春秋,虽饱经风霜冰雪,仍然苍翠葱郁,生机勃勃,昂首傲立。六号古树是柏树,在正殿院中,高14.7米,约栽于明代万历三十三年至天启年间。此树树冠园大,郁郁葱葱,几呼遮及周围所有古建筑物,和院内殿宇楼台联为一体,与庙堂红绿相间,互为陪衬。树身生有许多树瘤。道教传说、真武祖师脱凡成仙时,其肠胃变为龟蛇,兴妖作恶,祖师将其擒拿制服,携于身边,一有不规,即制于正殿前古树内,树瘤就是由于龟蛇活动而产生的。七号、八号古树是柏树,在三官殿院中,高14.2米,胸围1.95米,约栽于明代万历三十三年至天启元年(1605—1621)。此二树如两位守殿将军,峙立三官殿前,使三官殿更加肃穆壮观。九号至十三号古树都是柏树,在玉皇楼前,约栽于明代万历三十三年至天启元年。民国八年(1919)农历二月,文昌楼失火,殃及殿前两株古柏,两树北半边枝杆被火烧残,王皇阁旁古树呈北斗七星方位,栽植尚缺两株,1986年补齐,以象征天际星辰,十四号、十五号古树是柏树,在三清殿院中,古柏和三清殿同龄,已有380余年历史。两树植于白云山最高处,如吴天巨将,挺立广宇,身处白云,俯瞰大河,纵览群峰,为白云山胜景增添了壮观色彩。十六号古树是松树,在三清殿西侧,高12.57米,胸围1.75米,约栽于明代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六年。1958年,新栽柏树1600多株,成活1400多株。这些柏树已崭露头角,绿茂成荫。1983年至1987年,又新增柏树2千余株。现在白云山共有树木1方多株,主要是松、柏、杨、槐、柳等。这些树木中,古树参天茂盛,新株挺拨葱笼,增加了白云山幽静肃穆的气氛,为游人创造了优美环境。
出处: 《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