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风物传说选》
在三原县城东北约十五华里的地方,有个村庄名叫楼底。听老年人讲,楼底原先叫三铺镇。后来为啥改名呢,这里有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
相传,唐太宗贞观初年,三铺镇有个农家姑娘,都二十好几岁了,还没有找上婆家。这个姑娘满头烂疮没有头发。一般小伙子嫌她脏臭难闻,就连她的新嫂子也见不得她,叫她睡在柴草棚里,让她干家里的脏活累活。除了涮锅洗碗、扫地喂猪,姑娘还得割草拾柴做针线。就这,嫂子还时常尖刻地挖苦她是没有人要的“秃女子”!
一天,秃女子在村前小河里洗衣裳,忽然看见远处来了一队人马,她自惭形秽,急忙提起洗衣篓子,藏到小桥底下。
不一会儿,这队人马来到小河跟前。说来也怪,前边那匹高头大马,突然前蹄腾空,长嘶鸣叫,就是不肯过桥。
事出有因,原来骑马的人,是从京都长安出来踏青游春的唐太宗李世民。据说他的坐骑,非同一般。这马有“三不过”:遇到刺客不过;遇到贵人不过;遇到宝贝不过。这回究竟遇到了什么?李世民拉紧马缰,命随从侍卫去桥下看个究竟。
侍卫领命,从小桥的桥洞里拉出一个衣服褴褛,满头秃疮的女子。
李世民在马上暗中思忖;这个女子虽说长得丑陋,但能惊动我的宝马,莫非是贵人出现?想到这里,唐太宗说道:“这一女子不必胆怯害怕,你且回去梳洗梳洗,三日之后,朕派人接你进宫。”说完,李世民把自己的马鞭送给姑娘,作为信物,又吩咐随身武官驻扎在三铺镇附近的村里,暗中保护贵人。
秃女子半信半疑,回到家里将这件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告诉给嫂子。谁知,她嫂子还没听完就骂了起来:“烂蛤蟆想吃天鹅肉!没人耍的秃女子,还想当天子的贵人娘娘?你先人坟里没有那风脉!”
老实巴结的秃女子见嫂子不相信自己的话,就取出了唐太宗赠给的马鞭让她看。平日凶狠惯了的嫂子,不见马鞭还不要紧,见了秃女子手中的马鞭,气上加气:“你在那里拣了个烂马鞭子,还想糊弄我?看你个脏模样子……”说着,一把夺过马鞭,照着秃女子的头就是重重的一下。
就是这么一下,奇妙的事出现了:从秃女子的头上掉下来两半个壳子。姑娘原先的一头烂疮没有了,乌黑油亮的头发活活地盘在头上,她的瓜子脸也变得似桃花盛开,芙蓉出水。
她的嫂子当下惊呆了,赶紧把小姑搀扶到自己居住的绣楼上。姑娘坐在绣楼前,第一次抚摸着自己的头发,惊喜之情不可抑制。她梳呀梳呀,乌黑发亮的头发愈梳愈长,功夫不大,一头乌发就要飘落到地面上,姑娘顺口说道:“楼 底了!”这话被其它人听见,更加惊奇不已。
据说,此姑娘就是李世民后来的长孙娘娘。长孙娘娘贤良明智,对辅佐开辟李唐王朝一代江山,促进盛唐的兴旺起 了一定的作用。
后来,三铺镇就改名为”楼底”。姑娘洗衣藏身的小桥被称为“遇美桥”。当时唐太宗随身武官驻过的村子,直到现在还叫武官坡。
张 洁 凌尚文 黄彩芹 搜集整理
出处: 《咸阳风物传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