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名胜古迹》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陪葬墓之一。
永泰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第七女,名仙蕙,字秾辉,嫁于武延基(武则天侄武承嗣之子),死于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时年十七岁,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与驸马都尉武延基合葬于乾县北原,陪葬乾陵。
墓的发掘工作,由1960年8月开始到1962年4月结束,是解放以来发掘最大的一座唐墓。
墓的四周有广阔的围墙和高大的封土堆,封土堆现高14米,见方宽56米。围墙南北长275米,东西长220米,总面积6050平方米。围墙外南面排列有石狮一对、石人两对、华表一对,具有陵的规模。
墓的结构,是斜坡土洞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等组成,全长87.5米,宽3.9米,深16.7米。
此墓虽经盗窃,但出土文物达一千余件,仍较丰富,有壁画、俑(陶、三彩)、石刻、陶瓷器以及各种金属随葬品等。
壁画在整个墓的结构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在内容上各有不同,主要是人物。从整个墓内画的布局上看,除墓道上画有巨大的青龙、白虎外,两侧上下绘有对称的花卉和穿紫、红、绿袍的武士们组成的一列仪仗队。这些武士头戴幞头,腰佩贴金宝剑,最后的两个武士牵着彩色马。他们威严地排列在阙楼和六戟兵器架前,表现了武士的威武气概。中间为男女各半的侍从。前室以侍女为主,体态丰盈,线条流利,色彩鲜艳,表情各异,栩栩如生,是唐墓壁画中的杰作。
石槨、石门、墓志上的飞鸟、花草、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像等线刻,流畅,雄劲,造型生动。墓志作者徐彦伯,是盛唐有名的文学家,书者虽无姓名,但笔力秀美,亦为精品。
俑类中有男女骑马俑、胡骑俑、武士俑、镇墓兽和各种动物俑等。特别是三彩俑在造型和色釉各方面,都反映了唐代陶瓷工艺灼高超水平。
此外,出土的金、玉、铜、铁、锡器等,铸造精巧,雕刻细腻,华美,大方。
这些随葬品,一方面反映了唐代宫庭生活的概况,另方面表现了唐代劳动人民的杰出创造,是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
现已在墓周筑起围墙,墓前修建了陈列室,为乾陵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
出处: 《陕西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