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文史》第五辑
爷台山在县东固贤、方里、南村三乡交界处,海拔1313米。东临耀县境,西有豹子沟、桐树渠、火抱山、老庄梁;南有碑子崾岘、陶家庄;北临沟壑。峰峦叠翠,岭野迷茫。
爷台山古称大唐山。康熙《淳化县志》载:“大唐山亦名辰头岭,唐人于此取茶,俗呼神兔岭。”主峰西二里安家堡村存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庙碑,碑记曰:“……我境之有爷台,古有庙貌神祗,数年间遭其兵变,殿宇毁烬,实可伤哉”云云。俗称神为“爷”,证明“爷台”得名源自古有神祗庙祀。从山南碑子崾岘村发现的元代修庙碑记看,是元代延祜戊午(公元1318)年重修的庙宇,知爷台山建庙宇和神祀活动,在元代初期或更早一些时间已具规模。
爷台山之闻名,始于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爷台山反击战。爷台山是陕甘宁边区的前哨。1945年7月21日至22日,国民党36军暂编59师、骑兵二师向爷台山关中分区保安纵队、关中警卫队、警一旅三团和新四旅771团的6个连驻军进攻,侵占了山南10多个村庄。蒋介石、胡宗南无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发出的“当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以利团结抗日”的特电警告,不但没有后撤,又增加预备第三师继续进攻。我军经过七昼夜的艰苦战斗,终因敌众我寡,于27日奉命撤出爷台山及其以西41个村庄。国民党又命令六个师三个团的兵力集结在耀县、淳化、彬县、黄陵和洛川一带,企图盘踞所占阵地,继续向边区纵深进犯。陕甘宁晋绥五省边区联防军命令新编第四旅、教导一、二旅和358旅增援关中,8月8日23时发起反击战。经过三天激烈搏斗,终于在8月10日夺回爷台山,驱走了全部进犯的国民党军队,收复了所有失地。爷台山战斗,揭露了国民党假谈判的阴谋。我党我军取得了军事和政治上的胜利,对巩固边区政权,推进全中国的解放起了重要作用,已经载入史册。
1974年春季,淳化县委、县政府组织干部、群众植树造林,绿化了爷台山。日今的爷台山已非昔日荒山秃岭。乃是:林海蔽山,郁郁苍苍;松槐并茂,幽静清香;有闻林中语,不见其人面。
为了纪念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爷台山反击战,缅怀革命英烈,1985年淳化县人民政府于爷台山主峰重建钢筋混凝土纪念亭,并树碑铭志。淳化县委党史办公室征集了有关爷台山反击战的历史资料及我军部分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回忆录,编写成《爷台山反击战》一书,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并题词祝贺。
出处: 《淳化文史》第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