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 玉 搜集整理
秦始皇灭掉了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统一天下,当上了始皇帝。为了把皇帝的宝座稳稳当当传给他的万世子孙,秦始皇曾数次出巡显示自己“威加海内,恩及湖泽。”秦始皇虽然如此熬费苦心,但是农民起来反抗暴政的斗争连绵不断,对此,秦始皇十分苦恼。一天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宫,躺在床上,翻来复去半宿都没睡着觉。黎明,庄户的鸡叫了,他突然若有所悟,高兴地自语道:“有了!效法尧舜,微服出访,岂不大妙?”
第二天,秦始皇密召丞相李斯进宫,托言自己精神不爽,需调养几日。国家大事命李斯处理,不必申奏。当天晚上,秦始皇打扮成商人模样,悄悄溜出都城咸阳,去民间察访农民起来造反的原因。
这一天晚上,秦始皇住在王二客店里。夜晚,明月高悬,星斗满天,有两个人在客店庭院一边纳凉,一边仰天观星,不时低声交谈几句,秦始皇心生疑窦,伸长耳朵,仍然听不清这两个读书人谈论些什么。于是,秦始皇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来到院里,只见身材略高的那个读书人背着双手,仰面观星,突然惊讶地对那个身材矮胖的读书人说:“瞧,紫薇星东移,皇上出京城了。”秦始皇不听则已,一听,登时吓得头上直冒冷汗,赶快躲在客店庭院一侧的一株牡丹花下,害怕这两个读书人会认出他来。这时,只见矮胖的读书人双手抱臂,抬头朝天上瞅了一会儿,对高个儿书生说:“不要紧,皇帝出城,眼下有花正保驾哩!”秦始皇一听,赶快离开那一株牡丹花,躲进店主王二的猪圈里。不料,那两个书生异口同声地惊呼:“怪哉,怎么此刻皇上与猪同眠?!”秦始皇一听,心想:这些读书人如此厉害!我的行动,他们了如指掌。我今后的安全……秦始皇不敢往下想了,慌忙离开王二客店,连夜逃回京城咸阳。
秦始皇回到咸阳,正宫娘娘见他丢魂丧魄似的,脸色煞白,惊诧地问:“陛下有何心事无法定夺,还是身体不适?千万别伤了龙体!”说罢就要传唤太监命御医给秦始皇诊脉治病。秦始皇连连摆手,轻轻叹口气,便把他微服出访、夜宿王二客店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了正宫娘娘。正宫娘娘问道:“陛下,你言说那两个书生观星辰便知你离开京城,你何不把那两人召进京来,问明他们是跟何人学得这一手本事,如若他们说得有理,从轻发落,如若有忤陛下,当即杀掉,以绝后患,如何?”秦始皇听罢正宫娘娘的话,颔首微笑。
第二天,秦始皇命人从王二店中将那两个书生召进京城咸阳,安置在东华馆食宿。晚上,秦始皇扮做一名小吏,手提茶壶,来到东华馆侍候。夜半便和那两个书生搭讪道:“二位高才,何人引荐,在此等候万岁?”两位书生一齐回答:“刀岁敕召,小人岂敢不来!”秦始皇又问道:“听说二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观星辰可以明龙颜、知盛衰,不知师承何人?”两位书生回答:“承蒙夸奖,实不敢当,至于观星晨而知盛衰,那书本上说得清楚,不消小人班门弄斧了。我等承蒙京师王翰林指教。”秦始皇听罢,嘿嘿一笑,就离开了东华馆。
秦始皇回到后宫,心想,看来这书是个大祸根,倘若读书人都如此博学,我的江山怎能稳稳当当传于子孙万代!于是,秦始皇便想出了个主意——焚书。想到这里,他脸上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次日,秦始皇上朝,颁布了一条焚书的命令:全国各地,无论官家民间,务必在十日内将医、农书以外的一切书籍,运来咸阳焚烧。凡抗拒不交者,杀头!藏匿一册者,充军!圣旨一下,满朝文武大臣面面相觑,默然无语。这肘,大夫徐襄出面进谏:“此举不可行,行必有祸,请陛下三思!”徐襄言语未尽,只听秦始皇一声呵斥,降旨把徐襄革职为民,永不起用。朝臣一个个吓得面如死灰,唯唯遵命。
没过几天,各地方官员纷纷将秦始皇列举所焚之书运至咸阳。在距咸阳八十里处点火焚烧,大火熊熊,烈焰腾天,直烧了九九八十一天。——现在离高陵县城约二十里许有个地方名叫灰地坡,相传就是当年秦始皇焚书的地方。
秦始皇焚书之后,又派出了两千名侦探,到全国各地去打听读书人对焚书的反应。如发现哪个读书人有异议,立即捉拿,押赴咸阳正法。不到一月时间,从全国各地陆续押来四百六十余名反对焚书的读书人。一时间,整个朝野,人人缄默不语。
秦始皇为了达到儆诫其他人的目的,命兵士将这一批读书人押解到咸阳东九十里处的原下,活埋以后,皆露头颅,用犁耙反复拉磨,被活埋的人个个血肉模糊,血流成河,染红了尸坑周围的土地——现在临潼县城西二十里处的洪泾堡,相传就是秦始皇坑儒的地方,过去叫洪坑,久而久之,人们叫转了音,读成了“洪泾”。
秦始皇梦想把皇帝宝座传给子孙万世,不惜采取高压政策和严刑竣法,愚蠢地焚书和坑杀天下读书人。但是,他哪里想到,自己的尸骨未寒,二世宝座还未坐稳,秦王朝就被农民起义的浪潮淹没了。
出处: 《西安风物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