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临潼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忠嗣虎口逃生

《华清池春秋》


  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十一月,唐玄宗为了发泄私愤,在骊山华清宫促成了王忠嗣阻挠军机冤案。
  王忠嗣是太原祁县人,九岁时因父为国捐躯,袭封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养于深宫,常与忠王(后唐肃宗)游玩。及年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王为兵家后裔,与其论兵法战阵、运筹韬略。王纵横博引,应对如流。玄宗不由得连声称赞说:“你日后定能成为一代名将啊!”
  王忠嗣以后的成长果不出玄宗所料,驰骋沙场,身经百战,功绩卓著。开元二十一年,大败吐番。天宝元年三败奚怒皆于桑干河,赶走米施可汗,杀毗伽可敦部落数千人,再破突厥骑兵。“自是塞外晏然,虏不敢入”。天宝四载,王忠嗣佩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节度使帅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
  天宝年间,唐王朝国富民阜,兵强马壮,玄宗有合并八方,鲸吞四夷的野心,鼓励边将四处挑衅,轻开边陲争端。天宝五载,下诏王忠嗣,名曰征询攻取吐番石堡城的策略,实际是纵恿王忠嗣诉诸武力。王忠嗣不理玄宗那一套,回奏说:“石堡城地势险要,吐番举国全力以赴防守,固若金汤,不死数万精兵锐士,难克坚城。我认为强攻一定得不偿失。请暂时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用计谋夺取才是上策。”王忠嗣持重安边,不愿挑起事端而趁机立功的策略和玄宗开边拓疆的计划方针发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天宝六载,董延光献计夺取石堡城,玄宗命令王忠嗣分兵接应。王忠嗣迫不得已而为之,但行动并不积极,使董延光大为不满。河西兵马使李光弼见情况危急,连忙求见王忠嗣说:“丈人您为了士兵的生命安全,不愿帮助董延光,表面上服从命令,实际是釜底抽薪,阻挠军机。原因就在于大人将数万兵马交给董延光,却不悬赏奖励,三军怎肯舍生忘死去亲冒矢石呢?您这里财帛盈库,为什么不拿出万段帛锦作为奖赏,以杜绝日后的诽谤谗言?如果不这样做,延光兵败,必然归罪于您!”“李将军,人生的最大愿望,不过就是攀龙附凤,功名富贵罢了。今天争夺石堡城,得到了也不能完全控制敌国,得不到也无损我邦,我怎么能用数万人的生命和鲜血为自己换取功名富贵呢?皇上要是责备,大不了褫爵解职,最坏也不过是发配远方而已。若真的这样,我也心甘情愿。”王忠嗣解释说。“我以前担心您受牵连,才如实相告。您今天能仿效古代圣贤行事,我是望尘莫及啊!”李光弼深受感动地叹道。”
  董延光逾期未能攻克石堡城,上诉说是由于王忠嗣从中作祟,才导致出师无功。朝中丞相李林甫夙早就忌讳王忠嗣名声日隆,担心回朝取代他的相位,早就虎视眈眈地想除掉心腹大患,如今天赐良机,马上借题发挥,唆使以前任朔州刺史、现为济阳别驾的魏林诬告王忠嗣在任河东节度使时曾亲口对他说:“我早年与忠王同养深宫,风虎云龙。我将永远忠心侍奉太子。”这话在今天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在等级森严的君主社会,正好犯了在位皇帝之大忌,是要以谋反罪论处的。再说玄宗对王忠嗣上次未秉承旨意早就心里不悦,李林甫一帮人又落井下石,不由十分震怒,立即召王忠嗣回京,“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性命危在旦夕。
  王忠嗣被押,玄宗在骊山华清宫召见善使金枪、使敌人闻风丧胆的突厥人哥舒翰,与其论对,非常投机,立即任命为鸿胪卿、兼西平郡太守、摄御史中丞,取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使。
  哥舒翰谢过皇恩,极言王忠嗣一心为国,忠于朝廷,结党谋反,纯属子虚乌有的不实之词。玄宗面有怒色,起身拂袖回官。哥舒翰不愧是一条好汉,老虎嘴里敢拔牙,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紧随玄宗身后,一步一拜,叩头上前,慷慨陈词,语言真挚,声泪俱下,并愿以自己的官爵为王忠嗣赎罪,用生命担保其不反。
  玄宗被哥舒翰义薄云天的行为所感动,良知再现,免了王忠嗣的死罪,贬为汉阳太守,王忠嗣才得以虎口逃生。

出处: 《华清池春秋》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