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池春秋》
太平天子李隆基晚年不但放纵杨门靡衣媮食,肆意挥霍享受,而且自己以身作则,带头游豫,肉山脯林,围转后宫,通宵达旦,纵情声色。
唐玄宗后宫嫔妃成群,娥眉无数。能叫得上官职名称的有皇后、贵、淑、德、贤四妃;昭仪、昭容、昭嫒、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嫔。另外还有九婕妤、九美人、九才人、二十七宝林、二十七御女、二十七采女及分管乘舆、服御的小官和不知名姓的三千佳丽。唐玄宗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风流皇帝和历代封建皇帝一样,整天就在这群芳争艳的万花丛中游弋,采蜜探香。
玄宗每年十月游历骊山华清宫,除文武百官重臣、王子王孙、公主驸马、内外命妇随侍外,再用庞大的车队载送嫔妃宫娃同行。浩浩荡荡的车队在禁卫军保护下,一路金鼓喧天,繁管急弦,和伴着宫娃的柔声娇嗔,围观百姓的钦慕赞美声,护卫军*(左足右必)跋的马蹄声和刀枪撞击声,合奏出了别开生面的游幸进行曲。
宫娃们纯粹是皇帝游幸取乐的玩物。她们来到华清宫,陪同玄宗游山玩水,服侍观看斗鸡舞马。有的和玄宗驰骋球场,汗流浃背,挥杖击球;有的为玄宗抱琴鼓瑟,轻拢慢捻弦乐;有的扭动柳腰,轻舒广袖,翩翩起舞。其中有念奴、张云容、谢阿蛮等桂林一枝的舞蹈家。特别是念奴,最得玄宗钟爱。念奴“有姿色,善歌唱”,同玄宗形影不离。玄宗曾亲口对贵妃说:“此女妖丽,眼色媚人。”念奴“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遏”,难怪玄宗宠之不衰。
玄宗和贵妃有时宴娱方酣难罢之际,玄宗带领小宦官一百多人,贵妃统帅宫娃一百多人,排列两阵于后宫掖廷之中,剑拔弩张,鏖战格斗,取名曰“风流阵”。两阵用丝绸锦被为旗帜,手持刀枪棍棒,相互攻击。宫娃常年幽居深宫掖廷,手无缚鸡之力,弱不胜簪,未及几回合,一个个香汗淋沥,胭脂污面,气喘嘘嘘,披头散发,煞是滑稽,逗得玄宗捧腹大笑。对阵前双方还约定,胜家用巨觥罚败者饮酒,借以嬉笑取乐,鼓舞士气。宫娃们往往不胜酒力,被灌得酩酊大醉,酒盾失德,胡言乱语,娇态百出。
玄宗为了酬谢这些为他牺牲青春年华,含泪奉献个人幸福的妙龄宫娃,专门在华清宫笋殿以北,十圣殿以南修建汤池,供宫娃沐浴,定名长汤十六所。
长汤的规模形制和宫内其他汤池不同,殿宇雕丽,宏大宽畅,坚固耐用。内用精镌细琢,阴刻各种水中祥瑞动物图案的青石,砌筑成形状像莲花一样的汤池。池中间安置错彩镂金的玉石莲花喷水头,为汤池喷水。
玄宗皇帝不愧为寻欢作乐的大家,连赐宫娃沐浴的长汤也能派上用场,别出心裁地存长汤内垒瑟瑟琪琳等奇珍异石和沉香为仙山,象征东海蓬莱瀛洲方丈,放置用绫罗绸缎缝制的游龙、飞鱼、凫雁、寿龟巨鳌等水中精灵烘托环境;再令宫中能工巧匠铭勒银镂小船和白檀木小船,用冬贵珠玉装缀划船用的楫棹和木船四周,然后与嫔妃宫娃纵情地嬉游其间,终日忘倦。每当“宫中退水,出于金沟,其中珠缨宝络流出街渠,贫民日有所得焉。”
唐人郑嵎《津阳门》诗描写这段奇闻趣事时写道:
暖山度腊东风微,宫娃赐浴长汤池。
刻成玉莲喷香液,漱回烟浪深逶迤。
犀屏象荐杂罗列,锦凫绣雁相追随。
破簪碎钿不足拾,金沟残留和缨绥。
通过这段精彩的描述,入木三分地再现了华丽脱俗的长汤池和唐玄宗晚年在华清宫与嫔妃宫娃沉湎于浆酒霍肉生活的情景。
出处: 《华清池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