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云峰
解放前,每年除夕黄昏时,家家户户,在院中放一小长桌或小方桌,将“天地三界十方神位”置于桌上,摆上献供,香炉,香炉下压有表黄或小表,桌的右上角缚以六、七尺长的竹竿,竿上由上而下缀上柏枝、芝麻杆各一束,木炭、红枣、核桃各一个(块);另外用一根线绳绑在杆上,下端系一小笼似的面食名叫“元宝”(俗名“银子锞”)。据老农说:杆上的柏枝象征长寿,芝麻杆象征节节高,木炭、红枣、核桃是生活日用品的代表,目的是希望年丰人长寿,生活美好不缺衣食;银子锞是希望一年四季有钱花。这和解放前饼铺供奉“赵公元帅”是一个用意:发财致富。这一民俗不知起于何时?我想,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劳苦大众在封建社会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苦难岁月中的一种善良愿望,是年年盼望有个饱暖安定的和平日子的心理表现吧!
出处: 《韩城文史资料·韩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