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渭南>韩城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早麻糊馍与司马迁

党佩精 史鉴


  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号称“文史之乡”。民间蒸食非常丰富多采。不仅有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的“馄饨馍”;有纪念给宋真宗治过病被封为“法王”的房寅的“法王馍”;更有纪念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早麻糊”馍。难怪日本友人看了赞叹说:“文史之乡的馍上也有文化”。
  “早麻糊”馍是用优质的小麦面粉,起酵面蒸成,一定不用碱面发酵,而用老曲发酵。老曲发酵熬的馍又大又虚,又软又甜。一斤水面只蒸一个。这种馍,老年人最爱吃。
  “早麻糊”馍圆圆的,大大的。象丰收的圆仓。“早麻糊”馍的上方,是面捏的白菊花或白梅花。恰如后人献给先烈的沽白素花。司马迁故乡人给这种馍起了“早麻糊”这个耐人深思的名字。
  早,就是早早的,黎明时分;麻糊,这里人把天将黑的黄昏时候叫“天麻糊糊”了。起这个名字,是专为那时候秘密敬献司马迁的。
  司马迁被迫害致死后,朝延一直不准夏阳人祭祀他。但“道德光天地,文章贯古今”的司马迁以著《史记》而名垂千秋,夏阳人自然引以为荣,不仅同、冯两姓的司马迁后裔敬仰他,而且韩民都怀念他。逢年过节,乡民们就朝着出生司马迁的高门原,献上蒸食,来宽慰司马迁的在天之灵。后来这种祭祀活动被官府勒令禁止了。乡民们悲愤万分,纷纷向司马迁后裔住的徐村老人请教。徐村老人说:“早年听逃回夏阳的司马迁夫人柳倩娘说过,司马迁下狱后,奸贼李广利不让家属去送饭,多亏了一个好心的老看守让司马迁夫人或是早早,或是天麻糊糊的时候送馍来,由老看守趁狱吏不在时,转送给司马迁。
  听了徐村老人的讲述,乡民们从司马夫人给狱中送馍的事受到启发,于是就想出了能瞒过官家的巧妙办法丁。大伙不约而问,每逢年节,就在先一天的麻糊糊时,向司马迁英灵献上蒸食馍。第二天不等天明就收拾得不留一点儿痕迹。
  自从采取这个巧妙方法以来,官府一直没发明。为了叫后代牢牢记住献馍的时间,乡民们特意把这种敬献司马迁的蒸食馍叫“早麻糊”。献过后,又由晚辈敬送给老辈人!以表孝敬之意。后来,乡民们也用这种“早麻糊”来祭祀祖先。这种风俗习惯,今天仍在乡间流行,并载入“韩城市志。”
  

出处: 《陕西土特产的传说》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