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名胜古迹》
汉挟荔宫遗址,在韩城市芝川镇南门外约300米的司马坡下,群众把这地方叫北寨。
此地是一个高起的丘陵地,东临黄河、 涺水,西依梁山,负山临水,环境优美,红陶片到处可见。这处汉代遗址的整个面积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300米,在遗迹方面,主要发现有夯土层,位置在遗址的东面第一层梯田的断崖上,夯土共四段,露出外面的高度约1.6米,距地表约1.4米,长度2.5—2.6米不等,其次有陶质圆形地下水管,管径约0.3米,外饰绳纹,已残破。在遗物方面,四周断面都有瓦片暴露,以东方为最显著,其中发现最大残板瓦长约0.4米,宽0.1米,厚0.01米。另外发现瓦当类型很多,计有半圆形和圆形“宫”字瓦当,和“与天无极”、“居室”等不同形状的无纹瓦当。砖分空心砖、方块砖等。空心砖有素面砖和带几何纹两种,均残破。大砖残长0.42米,宽0.22米,厚0.05米,两面有细绳纹,侧为素面。带字纹方砖见方0.3米,厚0.04米,一面有“夏阳挟荔宫令壁与天地无极”十二个阳纹篆字,其中荔字残半共为六块残砖拼凑起来的,为该遗址中最珍贵的发现。其次还有半面是字,半面为几何纹的方形砖残块等。豆器残块也发现不少,如豆盘、豆柄和豆座等,均为深灰色,质坚硬;豆盘为轮制,沿外撇腹浅,豆柄较短。
据《三辅黄图》说:“挟荔宫,在上林苑中。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挟荔宫(宫以荔子得名),以植所得奇草异木……”又《长安志》内引,《关中记》说,挟荔宫在冯翊。以上记载均不够具体,因为据《长安志》载:“武帝广开上林苑,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而东……。”又:“冯翊属,县二十四”。通过这些带字纹方砖的发现,不但纠正了挟荔宫在上林苑中的错误记载,而且补充和明确了挟荔宫在冯翊夏阳县的确凿说法。
这处遗址,遗迹显著,遗物丰富,时代明确。这处遗址的发掘,将为我国西汉考古工作提供大量新的可靠资料。
出处: 《陕西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