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志》
位于韩城金城隍庙巷东端。坐北向南,占地15499.32平方米。始建于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主要建筑分布在从大门向内的中轴线上。有扶化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和含光殿。
含光殿为寝殿,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悬山顶,有脊鸱吻,琉璃筒瓦,高台,抬梁式,四檐袱。外檐为五铺作,双抄重拱,计心造。道光九年(1829)重修。灵佑殿为正殿,德馨殿为献殿,又有广荐殿在最前。东西两侧,原各有戏楼一座,现仅存西楼,系十字歇山顶,重檐两滴水,二层。四边角脊饰有刀、马、人象,台内正中悬挂有“歌舞台”木匾1方。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曾重修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再次进行修缮。
庙门外有九龙琉璃照墙,砖上刻“明万历四十四年南社创建”和“清道光元年八月北五社五常会重建”。
1957年被列为韩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韩城市城关中学所占用。
出处: 《韩城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