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采风》
大荔井渠是西汉汉武帝时,劳动人民在修建龙首渠时发明的地下水工程。当时任地方官的庄熊罴,向汉武帝建议:“临晋县(今大荔东朝邑)的老百姓要求挖渠引洛河水,来浇灌重泉(今蒲城东南洛河畔)以东的一万多顷盐碱地,如果引水成功,可使临晋县土地每亩产粮十石”。汉武帝同意后,调集了一万多军民挖渠,从(今澄城西南)引洛河水,一直挖到商颜山下。由于渠岸易垮,就在渠道上改挖了很多竖井,深的四十多丈,每隔一段打一竖井,各井底挖通连成暗渠通水,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坎儿井。
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了新疆,大规模兴修水利,汉朝官兵就把包括井渠在内的灌溉技术传到了新疆,这就有了新疆的坎儿井,古老而奇特的坎儿井把火州戈壁变成绿州良田,长出硕果累累的吐鲁番葡萄,哈密甜瓜,这应归功于陕西的发明。
出处: 《三秦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