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志》
(一)三彩器
褐釉高足盖罐:通高23.8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22厘米。由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盖隆顶,尖锥圆纽子口。罐敛口,平肩,鼓腹,圆底,喇叭状弦纹高足。1986年,出土于城区黄堡镇下马村唐墓。系耀州窑低温釉产品。唐代明器,现存耀州窑博物馆。
三彩骑马俑:通高30厘米,长30厘米。通体施红、黄、黑三彩。马昂首立于长方形底座上,四蹄矫健,肌肉丰隆,尾较粗短。背部障泥上置鞍,鞍上坐一妇人,双髻,面相端庄,内着圆领长裙,外披短袖袍,腰束带。1988年,王石凹煤矿附近唐墓出土。唐代明器。存郊区文化馆。
三彩轿车:长22厘米,宽19.5厘米,通高18厘米。由车顶、厢、辕、轮组成。木质车轴已朽。车顶为卷棚式.车厢方形,施棕、黄、绿三色釉。车辕用桔红和黑色彩绘,车轮绘黑色,车门开在车厢后右下部,上安装格子窗棂六条,间施黄绿二色釉,轮辐一边6条,一边9条。1987年出土于耀县柳沟。唐代明器。存药王山博物馆。
(二)瓷器
黑釉塔式罐:通高57.5厘米,口径7.4厘米。罐盖为七级宝塔形,顶塑一小猴,曲腿直身,作舒目远眺状。罐翻沿,圆唇,短颈,腹下堆贴蕉叶纹一周,底座为不规则多边形。四周置壁龛,座塑有佛像、力士及瑞鸟等。1972年出上于黄堡镇新村唐墓。为唐代葬器,耀州窑产品。国家一级文物,曾作为中国珍贵文物到日本、瑞典、西德、英、法等国展出。现存耀州窑博物馆。
双耳白瓷罂:通高31.2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15.3厘米。喇叭口,斜平沿,束短颈,广肩。肩附桥形双曲扁平双系,并饰三组凹弦纹,每组三道,深弧腹下鼓,饼足外撇。釉下施化妆土,白釉乳蚀发黄。1972年出土于黄堡新村唐墓。为唐代盛水器,耀州窑产品。存耀州窑博物馆。
青釉雕花牡丹纹壶:通高17.1厘米,口径4.3厘米,底径9.3厘米。直口,长颈,丰肩,鼓腹。扁平柄,高圈足,流嘴已残缺。壶腹雕缠枝牡丹,釉呈天青色,温润如玉。五代酒器,耀州窑产品。1975年出土于市灯炮厂。存耀州窑博物馆。
青釉印花粉盒:通高4.7厘米,口径11.8厘米,底径7厘米。扁圆状,窄平沿,子口高直。折腹圜底,短宽圈足。外壁印一周破式牡丹纹,青釉色灰,透明见胎,口沿外壁折腹及足露胎。五代化妆用品。1983年山土于耀州窑遗址。存耀州窑博物馆。
青釉印花三足炉:通高12.2厘米,口径14.8厘米,直口,平沿。束颈,鼓腹,圜底。颈部印一周圆珠纹,肩印卷叶坟,腹壁饰转枝牡丹叶纹,模印兽足。釉色翠绿,造型典雅。装饰繁而下缛。宋代祭器。1983年出土于耀州窑遗址,存耀州窑博物馆。
青釉水波三鱼碗:通高4.8厘米,口径11.9厘米。敞口,弧壁,内底呈尖圆状,圈足。内壁印刻三条游鱼,篦状水波作衬底纹,花纹生动,形象逼真。北宋中期食器。耀州窑遗址出土,存耀州窑博物馆。
酱釉花口碗:通高5.5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4.2厘米,口沿呈六瓣花,弧壁,圜底圈足,内外酱釉,釉色仿漆器装饰,色调别具一格。宋代日用器,耀州窑遗址出土。存耀川窑博物馆。
青釉子母盒:通向3.5厘米,口径9.6厘米。直口,微敛,弧腹下收,圜底圈足,盒内心贴塑莲蕾,条形莲秆分别射向盒壁。莲秆三端分塑莲花、莲蓬。莲秆之间粘贴三个小盒,通体施青釉。北宋晚期化妆用器。耀州窑遗址出土,存耀州窑博物馆。
青釉香熏:通高6.8厘米,口径5.5厘米。直口,卷沿,斜平肩,弧壁下收,刻双层仰莲。上层莲瓣宽圆肥厚,有脊,莲尖超出沿口,下层莲瓣包至腹底,束腰。圈足呈覆盘状。通体施青釉。北宋晚期卫生用器。1984年出土于耀州窑遗址。存耀州窑博物馆。
青釉摩竭印花碗:通高5.8厘米,口径13.6厘米,底径4厘米。敞口,矮圈足。内壁印两条摩竭。体呈“s”形;底印飞转火珠。一摩竭盆口大张,撩牙外露,另一摩竭合口相望,悠闲自得,均作戏珠状。圆弧状海水布满碗壁,作衬底纹,外壁刻放射性斜线纹。为北宋晚期“贡瓷”食器。1984年于耀州窑遗址出土。存耀州窑博物馆。
青釉双鹤穿莲印花碗:通高6.5厘米,口径18.5厘米,底径5.1厘米。敞口斜壁, 圜底,圈足。内印双鹤穿莲纹。鹤颈细长,尖嘴。一鹤口衔莲枝,尾下垂,回首望背,另一昂首,口衔莲实,尾上翘覆羽。通体施青釉,底涩圃。金代食器。耀州窑遗址出土。存耀州窑博物物馆。
酱釉描金孔雀牡丹纹瓷执壶:通高20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8.8厘米。壶身为喇叭口,直唇,细长圆颈,扁腹,圈足,颈与腰间安有对称的细长流和扁把,盖有子口,顶部隆起,盖纽为一蹲坐小兽。作回首张望状。执壶外通体以酱釉作底,金彩饰纹样。扁腹两侧饰形状相同的桃形开光,开光内饰孔雀牡丹纹。扁腹具余部分饰两组对称的折枝牡丹纹。壶颈饰叶纹。流和把分别饰连孤纹与花卉带纹。壶内壁与圈烂内施青白釉,圈足内心书青花“富贵佳品”四字,明代酒器。1959年,于耀县寺沟出土。存药王山博物馆。
青花大盘:通高7.5厘米,口径37.2厘米,足径23.5厘米。敞口,斜板沿,弧壁,坦底,矮圈足。沿饰青花海水,内外壁均饰青花缠枝花卉,内底饰青花缠枝葡萄。圈足露胎,纹饰色泽斑斓鲜艳,器形规正硕大。明宣德年间景德镇窑产品。食器。原臧故宫博物院,1974年调入市博物馆。
(三)制瓷工具
贴花范模:长10厘米,宽7厘米。通高2厘米。扁平长方形,阴刻椭圆形闭菊。胎土粉红,质地疏松。烧结度差。唐代陶瓷印花模具。1984年于耀州窑遗址出土。存耀州窑博物馆。
印花牡丹纹碗范:通高6.8厘米,底径17厘米。馒头状,隆顶,平底,中空,面刻三朵折枝楼台牡丹纹。胎质呈粉白。北宋中期瓷器印花模具。1984年耀州窑遗址出土。存耀州窑博物馆。
印花盏范:通高5.6厘米,底柱10.3厘米。尖圆顶,喇叭状,斜直腹,弧底,中空。面刻鸳鸯戏莲纹。莲蓬、莲实、莲花等距对称。一对鸳鸯游其中间,弧状水波作衬底纹。北宋晚期瓷器印花模具。耀州窑遗址出土。存耀州窑博物馆。
印花分格缠枝菊纹盘范:通高6.8厘米,底径17厘米。圆平顶,斜腹,弧底,中空。面饰六格缠枝菊花纹。顶刻鸭子戏水,蓖状水波作衬底。金代瓷器印花模具。耀州窑遗址出土。存耀州窑博物馆。
出处: 《铜川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