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商洛>丹凤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商山四皓”墓

《丹凤县志》


  “四皓”墓,在龙驹寨镇西7.5公里处的商山之阴,商镇街西南隅。《商州八景》有“四皓古陵冲北斗”。
  “四皓”,即李白咏商诗中之“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的秦末四老——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他们皆为秦博士,因逃避“焚书坑儒”隐居商山。
  “四皓”墓,共占地1848平方米。上伊国道横穿墓区,路北三墓为正冢,百米之内的路南二墓为陪冢。(今正冢所缺一人,经查《直隶商州总志》一谓甪里,一谓缚里季,究缺何人?尚待考证。)其墓冢均为圆形土堆,旧日规模无考。今冢各约直径7米、高5米。冢土与当地上色迥异,略逞粉白,团粒结构较为细密。相传,汉惠帝曾令三千御林军每人自长安携土十斤,来商山为“四皓”墓培土。据《续修商志》及《陕西通志》载,惠帝亲为“四皓”树碑于隐处,并有“文官下桥,武将下马”碑石。唐代柳宗元,宋代王禹偁亦为“四皓”撰碑。明代商州州官为“四皓”各镌—线刻画像碑,然旧日之诸多珍贵碑碣多已荡然无存。今墓区仅存明代“商山四皓墓碑”一座且筑有碑楼。旧日之墓区,松暖桂香,古柏老槐,森列环绕。到1949年,尚余古柏13株。“文化大革命”后,实存古柏8株,直径各约0.7米;古槐1株,0.8米。1983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拨专款整修墓区、增建围墙、门楼。“四皓”墓,除丹凤县商镇外,商县城西金鸡塬亦有四冢。经查清乾隆罗文思《续商州志》谓“州东者真”。商州城西郊之“四皓”墓,系前代州官为祭祀方便而堆起的“衣冠冢”。
  由于“四皓”知“行止进退”,“岩居穴处,紫芝疗饥”,安贪乐道,浮云富贵,历代封建统治者为颂扬其“高风亮节”而广筑祠庙。不仅蓝田、丹凤、商县有“四皓”庙,西安市有“四皓”庄,洛南县有“四皓”乡,商南有“里洞”,而且江苏省苏州市洞庭西山及河南济源均有“四皓”祠,北京故宫国画院尚存有“四皓”墓画轴。日本国汉学爱好者亦有“四皓”诗:“紫芝”产商山,“四皓”采而餐。自上刘家屋,入诗入画卷。”(刘家屋:指“四皓”进谒刘邦。县政协副主席周志斌提供。)历代讴歌“四皓”的诗赋文章约二百余首(篇),著名诗人陶渊明、李白、元稹、白居易、贾岛、杜牧、柳宗元、王维、岑参、李商隐、王禹偁、李梦阳、郑板桥等多以“四皓”墓和“四皓”祠为题材,写了不少著名诗篇。其中李白写有《四皓墓》、《过四皓墓》、《山人劝酒歌》等多篇。
  “四皓”墓,于1982年6月7日公布列入丹凤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陕西名胜》。 1992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 《丹凤县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