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商洛>丹凤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商洛县令会邵雍

《丹凤县志》


  章惇,字子厚,北宋建州(今福建)人。进士出身,曾在京任王安石僚佐。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贬商州任商洛县令(县治在今丹凤城西十五里之商洛镇)。 
  一日,章令接到请柬,原是知州宋郎中请他到商州城北金凤山卧牛台饮宴并赏牡丹。章令和宋州牧不仅是僚属关系,且有文字缘,相交甚笃。宋州牧每逢宴请上司大僚或名人雅士饮酒赋诗,总少不了章令作陪。章令也的确谈锋极好,特别是他装着满肚子花儿经、花的故事,且达到言必及花地步。常常因有他在场而使得宴会气氛十分活跃而和谐。
  这天赏花饮酒,必以花为话题。因之,前一晚,他曾在灯下悉心研读唐代《事物纪原》。并对书中所述武则天于天授二年腊月,宣诏百花开放,“牡丹仙子”因严守“花信”抗旨未开,遂被贬洛阳等掌故再次作了考证。在他策马来州的路上,手中还拿着《群芳谱》、《花木记》等。
  宴会开始,酒过三巡,宋州牧起身说道:“今日赏花必须人人品评……”还未等州牧将话说完,章令的话匣子像冰消雪解的春水哗哗啦啦溢了出来。他议论纵横,谈笑风生、才华毕露,无视他人在座,大谈什么叫“姚黄”、什么叫“魏紫”、什么是“花王”、什么是“花妃”,单是牡丹的品种就背了一大串。并眉飞色舞地说道:“无论是什么品种的牡丹,吾但见花蕾即知其品种矣!”这时,在座的那位仙风道骨的布衣长者,接口说道:“洛阳善识牡丹者有三,见蕾而辨其品种者为下,见叶而辨其品种者为次,见根而辨其品种者为上。如公所言,知花之下耳”。并从辨花引伸到“天人理数之学”,指出看事物要看根本,当事物尚处萌芽状态时即能预知未来。
  原来,这位布衣长者,正是自洛阳来商山隐居的大名鼎鼎的理学家邵雍,字尧夫,祖籍范阳,后迁居洛阳。他不仅好学,而且爱花成癖,曾亲手在洛阳桥南的“安乐窝”中培植出一株开二十四朵花的牡丹,并写了这样一首诗:“牡丹一株开绝伦,二十四朵娇娥颦。天下唯洛十分春,邵家独得七八分。”
  听了邵子一席话,顿使章令面红耳赤,愧服不已。今天,“六百商於地”的牡丹,多是那时传下来的。(商洛县县令章子厚后升为尚书左仆射)
  

出处: 《丹凤县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