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风采》
隋唐时期,麟游曾因修筑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帝王避暑离宫——仁寿宫、九成宫,而被誉为离宫之冠;隋唐两朝,四帝21次驾幸驻跸,每次都是春来秋返,最多的一次达一年零七个月,这里曾一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堪称陪都。
《九成宫醴泉铭碑》是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首次驾幸九成宫时,因发现醴泉而钦命勒石的。碑文是唐朝名相魏征撰文,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加上碑文歌颂的是唐太宗文治武功,被世人誉为“三绝古碑”。魏征在碑文中引经据典,歌颂了唐太宗文治武功,同时在文章结束时,向太宗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溢”的忠告,至今仍放射着真理的光芒。九成宫醴泉铭碑的书法艺术更是精妙绝伦,世人无不叹服。欧阳询书写这通碑石时已七十五岁高龄了,此刻他的书法技艺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笔力刚劲险峻,法度严谨,笔墨丰腴,意态精密,形神俱妙。碑文从问世以来,文人学土为拓碑贴,接踵而至,“叮咚之声,昼夜不息”。这一杰作是后世钻习楷书书法的代表作,在国内和日本、东南亚享有盛名。
这通碑石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不但是唐代历史的见证和研究唐代文化的宝贵资料,更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珍品,也是麟游人民的光荣和骄傲。《九成宫醴泉铭碑》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一九七九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已公布为国家级重点名碑之一,一九九六年六月又被确定为“国宝”级文物。改革开放以来,慕名前来临摩研习楷书书法艺术的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络绎不绝,特别是日本、东南亚等国书道艺术团,每年都要来几批。三绝古碑,闻名中外,影响深远。与此碑同立一处的还有一通碑石,叫“万年宫铭碑”,是唐高宗李治御治御书的,书法艺术风流飘洒,碑阴有随从高宗到九成宫来的三品以上48位文武官员的亲笔签名,为研究唐代官制和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出处: 《三秦风采》